有故事的丫头。点击标题下蓝字“缄默人”免费关注,我们一起前行!
从自我中解放出来。
一个人只有从自我的小世界中走出来,朝着积极、向上的大众世界走来,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01
有一次,记者采访柴静:“你觉得什么是最重要的?”
柴静的回答很淡定:“从自我中解放出来,不再仅仅关注自我的或是个人的幸福,我认为比较重要。”
1976年,柴静生于山西。19岁的时候,她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那时的她浑身上下充满文艺的气息,喜欢三毛的文字。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发现了,于是一路北上,开启了一段与过去的自己挥手告别的旅程。
2001年担任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
2003年4月又成为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零距离”报道“非典”;
后有成为《新闻调查》出镜记者、主持人,以及《看见》栏目主持人。
十多年前在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她进入的是一个心理的情感的世界;
从报道“非典”开始,她进入广大的社会空间。
在推动社会进步这一庄严使命的驱动下,她始终冲向最逼近事件核心的地方,她让记者这一职业赢得了人们的敬意。
“以前,做电台的时候,我喜欢说,这是一个像流沙一样的世界。
那是非常文艺和情绪的字眼,而在2000年接近25岁的时候,我在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下:
现在是时候该蹲下来观察地面上的沙粒了,观察它们的湿度、密度、结构、流向和探究为什么这样流向的原因。
我庆幸,在迈入成年的门槛时,从自我的世界里走了出来,开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关心将自己和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
她感到庆幸,在自己迈入成年的门槛时,从自我的世界里走了出来,开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关心将自己和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
于是,她匍匐前进,把身体和心灵都贴在底层。
从问题青少年、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到流浪人群、精神病人,命运迥异的人们,随着她的寻访,真切地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甚至是宁愿沉浸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之中,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懦弱,就像《红楼梦》中的妙玉固执地守着自己的那一份净土,却不知外界的风云早已变幻,事实早已沧桑。
这份坚持自我的执着,最终伤害的只会是我们自己,只有走出自己的世界,我们才能勇敢地迎接风雨,获得新的力量。
02
奥巴马两岁时,黑人父亲离家而去,母亲和外祖父母将他抚养长大。
在远离美国本土大陆的夏威夷和印度尼西亚他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
那时的他虽然聪明,并未显出特别的过人之处。
他的同母异父妹妹马娅·索托罗·吴回忆道:“他没有紧迫感,也没有什么抱负,他那时不过是个操心与朋友游玩、打篮球、冲浪、还有吃吃喝喝的普通青年。”
曾有一段时间,奥巴马为自己的肤色和单亲家庭的出身而深感自卑,他甚至走了街头小混混,酗酒、吸毒。那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光。
他在自传《我父亲的梦想》中回忆说:“我在十几岁的时候是个瘾君子。当时,我与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
他曾在夏威夷海滩和印度尼西亚街头游荡逃学,“过了一段荒唐的日子,做了很多愚蠢的事”。
“中学时候的我,是每一个老师的噩梦,没人知道该拿我怎么办。”
但是后来,他醒悟过来了,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过这种生活了。
于是高中毕业回到美国后,他决定改头换面,在哥伦比亚大学时期,书籍是他最好的伴侣。
后来,他开始涉足政治,并在当时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集会上发表演说。
回顾自己的身世和历程,奥巴马觉得难以置信。
2004年,在上一届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发表主旨演讲时,初出茅庐的奥巴马自我介绍时自嘲说,他不过是一个有着奇怪名字和离奇身世的“瘦子”。
“在地球上任何其他国家,我的故事都不可能发生。”
奥巴马的故事使人民看到了美国梦的存在,而他的美国梦的实现,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从自我中解放出来。
当我们的目光仅仅局限于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的狭窄的个人空间之时,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也是狭窄的。
就像年轻时的奥巴马一样,仅仅看到自己的单亲家庭背景和黑色皮肤一样,于是他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
只有当他把眼光放在更远的地方之时,他才意识到,只要他敢做,他的世界将有无限可能。
03
十九岁的时候,为了挣钱上大学,居里夫人到一个有钱人家当了家庭教师。
不久这个有钱人家的大儿子喜欢上了她,而她也爱上了这个大男孩。
然而就在两人谈婚论嫁的时候,由于男孩的父母坚决反对,他的决心也跟着动摇了。
这让居里夫人十分的伤心,经历情感的低潮期之后,她终于意识到,他和自己在性格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终于,在理智的指引下,她认识到,只有科学才是她人生的永恒追求,于是她从个人的情感世界中走出来,远赴巴黎,全心全意地扑在科学研究上,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倘若居里夫人当初没能够从失恋的阴影中快速走出来,继续沉迷于自我的感情世界之中,那么今天,世界科学家名录中就会少去一位。
当然,从自我中解放出来,也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希特勒曾进过监狱,在狱中他百般磨砺,写出了《我的奋斗》,但是后来整个世界都被他带入灾难;
印度甘地也曾身陷囹圄,在狱中他为女儿完成了《简明世界史》,后来领导了印度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独立运动。
两人自我解放程度都很高,但意义截然不同。
这说明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目光放在为更多人谋取利益的角度上时,他的自我解放之路才是成功的。
当一棵树不再炫耀自己枝繁叶茂,而是深深扎根于泥土时,它才真正的拥有了深度。
温馨提示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点在看,看更多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