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书报文摘原创,欢迎转载
文|ZHL绥萍
-书报文摘签约作者-
人到中年,感觉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有的人主动离开了你,有的人被你疏远。其实,友情本就是阶段性的,大部分人只是与你偶遇,陪你走上一段路而已。不必强求别人与你同频,更不要执意改变对方,任其自然,一切都刚刚好。成年人的世界,想保持彼此舒服的关系,必须学会“舍弃”。“不要把钱放在微信里,存到银行才是最安全的,听我的,这是为你好。”“听我的,不要让孩子上这个补习班,没用还浪费钱,我真的为了你好!”总有一些人喜欢用一句“我是为你好”,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岂不知没有人愿意被说教。我的前同事李敏,最擅长的就是给新人传授生活经验,大到结婚生子,小到家庭琐事,没有她不“精通”的。别人聊天,她会马上凑上来高谈阔论,别人无论说什么,她都会有一番说教。记得我刚进公司时,她就不停地“指导”我,说我说话方式不对,交的朋友有问题……但她却不断对别人说:“小张(我)这娃不行,听不进去我的建议,最后肯定会吃亏的。”慢慢地,我远离了她,躲不了的工作接触,我都会直入主题,说完马上走人。她的退休欢送会上,只有领导和几个新人到场,面对寥寥几人,她一度哭了几次,场面相当尴尬。试图去改变别人,不但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反而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讨厌鬼”,费力不讨好。日本著名心理医生恒子奶奶在《人间值得》中写道:“不要试图通过改变他人来获得快乐。只是稍微做了些努力,就不要指望别人的想法和行动会发生改变。用尽千方百计,耗费几年或几十年想要改变他人,只会让自己陷入麻烦之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习惯与个性早已贯穿了几十年,岂是你用一两句话就能改变的。没有谁的生活需要指正,因为你喜欢的,未必是他喜欢的;你追求的,也未必是他想要的。与其费尽心思地为别人考虑,不如将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调整心态,改变自己,彼此关系才会稳固。与人相处,克服改变别人的欲望,是一种智慧,更是吸引朋友的法则。在与人交往中,有人总喜欢执拗于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别人稍有相反的建议,就心生不满,甚至情绪失控。殊不知,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你和别人思想不同,立场不同,看法自然相差甚远。文友姚和一位朋友合伙开了一家读书会,有好多喜欢读书的朋友慕名而来。姚在读书分享或是指导会员们写作时,这位合伙人时不时会打断她,发表不同的观点。姚私下给她说了好几次:“在会员面前,你不要打断我,有不同的想法,咱们下来说。”没想到,这位合伙人非但不听,反而理直气壮地说:“我只是表达我的想法而已。”姚很无奈,只要合伙人在场就小心翼翼,直接影响了她的正常发挥,会员越来越少,读会书不得不解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的是相互理解与认同,将心比心,方可长久。正如汪国真所说:“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凡事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肯定与欣赏他人,他人也必将回报给你同样的善意。用对待他人的严格标准要求自己,用对待自己的宽容心态谅解他人,天地宽了,关系自然和谐融洽。人生海海,无论与谁交往都要学会用理性的心态看待不同意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不要因固执己见而成为孤家寡人。与人相处,学会换位思考,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法宝。一年,学校来了一位支教的大学生,无处安身。迟爸爸好心将这个大学生安置在自己家中,管吃管住。这个大学生一点也不见外,不但不交伙食费,还提出让迟爸爸将自己的未婚妻调到学校来。当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大学生结婚成家后就会搬出迟家。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夫妻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一住就是两年。最让人气愤的是,因为迟爸爸没有把涨工资的名额给他,这个大学生就冲着迟爸爸一顿数落,直接翻了脸。你的掏心掏肺,不是所有人都会领情,最后受伤的只有你自己。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随便遇到一个人就对他掏心掏肺的。在你看来,他是朋友,而在他看来,这一切只是你的自作多情罢了。”不懂得感恩的人,你十次对他好,他欣然接受,哪怕只有一次没让他满意,他就会肆意指责你。以前你所有的牺牲,他压根没放在心上。与其一味地暖一个只知索取的人,不如多关心关心身边真正的朋友,彼此取暖,一起向前。与人相处,不要跟谁都掏心掏肺,保持边界感,留点心眼,让友情细水长流。麦家在《人生海海》里说:“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努力,但是只有人与人之间不行。”人到中年,不必强求所有人都留在朋友圈里,更不必渴望被所有人认同。与其在担忧朋友离去中焦虑,不如学会放弃,看淡一些,顺其自然,给彼此自如呼吸的空间,友谊自会长青。点个【在看】,愿你我都拥有结交朋友的能力,尽情享受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
欢迎转发朋友圈~
有什么想法和意见,请给我们留言!
转载请联系后台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
《书报文摘》是《书报文摘》报专门打造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好看的人,都在看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