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云南旅游,哪个乡村让你印象深刻?
走进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背倚苍山,面向洱海,一栋栋青瓦白墙的特色民居错落有致,让游人驻足拍摄的还有蓝白相间的布艺扎染,这里被誉为“白族扎染艺术之乡”;去过位于滇池西岸的百草村,这里有一个汉、白、彝等多个民族聚居的古村落,是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的故居所在地;在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自然风光秀美如画,村容村貌古朴典雅,这里是云南省内保存较完整的原生态传统村落,是“南铜北运”的第一站点和最重要的集散地……
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云南日报记者 秦蒙琳 实习生 沈星 供图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乡村,是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摇篮,反映了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去乡村旅游,许多人有了新体验:框进相机画面的乡村景色或许大同小异,印入心间的乡村文化和民风民俗却是独一无二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千万工程”,要正确处理保护历史文化与村庄建设的关系。要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和山水风光进行保护、整治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使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达到完美的结合。这些重要要求和各地的丰富实践充分说明,乡村文化反映了乡村的历史,承载着当代人追寻的乡愁,也是乡村未来发展的密码。
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百草村。云南日报记者 王琼梅 供图
近年来,各地乡村因地制宜盘活优势资源,加快发展步伐,呈现崭新面貌,乡村文化活力迸发。喜洲镇周城村的扎染技艺成为游客旅游的一个体验项目,滇池西岸的百草村因为旅游发展,新开了乡村咖啡馆,娜姑镇白雾村举办了“村跑”,把乡间田野变成了竞技跑道……这样的新发展,不仅促进了乡村的经济发展,也让人们重新认识乡村文化的丰富与多元。
乡村文化如何迸发新活力,要从文化的独特性上去做文章。曾经的传统手艺、民风民俗,如果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可以通过活态传承与发展文创等方式,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去探索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眼前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体现着一个地方的生态文化,可以通过举办节日和活动,创新研学游等方式,让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这既需要对本地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找到独特性,也需要对其属性进行深入分析,选择突破点,因地制宜,选对路子,才能为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现实条件。
山乡巨变,向美而行。每一朵花都不一样,期待多元的乡村文化为乡村发展赋能,让美丽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云岭时评”投稿邮箱:ynrb_pl@163.com
欢迎订阅
《社会主义论坛》杂志
《社会主义论坛》杂志于 1986 年创刊,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与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出版,是一本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在国内外发行的刊物。杂志以“创新理论前沿阵地,专家学者交流平台,干部群众学习之友”为办刊定位,以“讲好社会主义故事,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办刊宗旨,以“软”故事讲“硬”道理,注重融合传播,使理论宣传不失温度、理论阐释不失深度。
《社会主义论坛》杂志开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策划”“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视野”“云媒智库”“思政讲堂”“党校视窗”“实践与探索”等特色栏目,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社会主义论坛》杂志编辑部竭诚为作者、读者做好服务,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从编辑部直接订阅 ,可破季订阅。
联系人:李 辉 13330512345
张明忠 13808799876
从银行汇款至《社会主义论坛》编辑部,全年订价 360元。
邮编:650228
纳税人识别号:125300004312028354
银行户名: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昆明护国支行
银行账号:2502013009022112284
(备注:《社会主义论坛》杂志订阅)
地址 :昆明市西山区日新中路 516 号云报传媒广场《社会主义论坛》编辑部。
电话(传真):0871—64195021
邮箱:luntan@yndaily.com
《社会主义论坛》
编委会主任 何祖坤
编委会委员 田静 柴红飚 王廷尧 李绍明 王雪飞 刘祥元
主编 刘祥元
副主编 吴清泉 余国鹏
编辑 沈艳 李雯 龙敏飞 苏宇箫 朱婧 何嵘
制作 苏宇箫
通联 李辉 张明忠
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日新中路516号
邮编 650228
邮箱 luntan@yndaily.com
网址 云南理论网 llw.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