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家记忆》,一起长知识!
自古以来,兵贵神速。
1934年11月27日,红一军团先头部队已控制了湘江西岸的界首和脚山铺渡河点。第二天,红三军团先头部队也渡过湘江,进至界首以南的光华铺地区。这样,从脚山铺到界首间30公里的湘江两岸渡口都掌握在红军手中。
然而,这段看似不远的路程,红军战士们却走得异常艰辛。军委纵队正被大量的辎重物资严重拖累,平均每天只能走二三十公里。
01
1934年11月底,眼看红军先头部队就在自己眼皮底下过了江,“追剿军”总司令、湘军军阀何键气急败坏。为了拔掉红军插在湘江西岸的这颗“钉子”,何键马上安排兵力南下,目标直指脚山铺!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红一军团战士以最大的勇气和毅力抗击着湘军的进攻。
可在立体式的炮火网中,处于绝对弱势的红军只能死守。
这天深夜,当枪炮声终于停了下来,村民蒋忠太带着儿子到山中砍柴。途中,意外发现7名年轻红军的遗体。当时,掩埋红军遗体是“杀头大罪”。 但看着这些和自家儿子一般大小的孩子,蒋忠太还是偷偷将他们埋葬起来。
令蒋忠太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情很快被当地民团发现了。他也因此被关进大牢,患了重病。可正因目睹红军的牺牲,蒋忠太临终前交代家人,要世代守护好烈士的英魂。
蒋石林
广西全州县才湾村 村民
这些红军也就十五六岁,他们那么年轻就参军,离开自己的父母,离开自己的家乡,他们都是战士啊。
如今,昔日的小土堆已经修整成为庄严的烈士墓碑。蒋忠太之孙、今年80岁的蒋石林仍悉心守护着这座红军墓。他说,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鲜血浸山岭,青山埋忠骨。在那场残酷的激战中,红一军团损失惨重。
02
位于湘江江畔的三官堂,距离界首渡口只有几百米的距离。
1934年11月底,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带着部队匆匆进驻这里,正是因为他们接到了中央的电报:军委纵队定于30日前从界首渡口过江!
这是所有人都迫切期盼的好消息。根据部署,红三军团的阻击阵地就设在了离渡口最近的光华铺。
光华铺,地势宽广开阔,不利于红军防守。但彭德怀清楚,红三军团的任务是绝对保证渡口的安全。为了后续部队顺利过江,他们只有克服困难,背水一战!
刘发育(生前采访)
广西兴安县光华铺村民
前面的红军都退了,那边有四个红军没有退,后来被国民党军打死了。枪还在那里架起的,他还在那儿坐着,手还保持着打枪的姿势。
残酷的激战进行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苦苦支撑的红军终于得到了期盼已久的消息:军委纵队已进至江边!
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渡江开始了。
王道金 (生前采访)
时任红三军团第11团 警卫连连长
湘江渡口是最困难的,上面是国民党的飞机,下面是国民党的大炮,后面是国民党的追击。
漫天战火中,军委纵队终于通过湘江。
03
然而直到这天深夜,中央红军全军12个师,在湘江以西的竟然只有4个师。这样一来,红军就陷入了军事危局——首尾割裂,江两侧各有一部分。
湘江两岸,担任两翼掩护任务的红一军团、红三军团还在以血肉之躯维持着那条前进的通道。但他们究竟还能坚持多久?
12月1日凌晨三点半,十万火急的电报再次交到了红一、红三军团手中:“一日战斗,关系我野战军全部西进,胜利可开辟今后的发展前途,退则我野战军将被敌层层切断。”“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
“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这几个字反映了当时的紧急情况。枪林弹雨中,分分秒秒,都有红军战士在倒下。时间一刻也不能耽误了。
李清鸾
广西灌阳县枫树脚 村民
我太爷爷他们见他可怜就救他了。那小同志说,大爷,我身边有几件东西,带在身边不方便,我想托你们保管,等革命胜利后我再来取。
身体刚刚康复的小战士,急着去追赶部队。他担心随身携带的红旗受到损坏,便把它托付给村民保管。
在那个战乱年代,偷偷藏着这样一面红旗,无疑要经历无数个提心吊胆的日夜。李清鸾一家人专门制作了一个小木箱,将它悉心保存了40多年。但由于那位红军战士始终没有出现,与家人商量后,李清鸾将这面红旗上交给了国家,并复制了一件继续珍藏在小木箱里。
红旗,是革命精神的象征,更是老百姓为红军战士守护的一份信仰。我们无法得知当年那名小战士是否追上了部队。但我们知道,在那场战斗中,经过红军整日的浴血奋战,终于阻止住敌人的进攻。
一名红军战士倒下了,就会有另一名顶上来。正如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
12月1日晚,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渡过了湘江。随着担负断后和掩护任务的部队渡江,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相继离开阻击阵地,向莽莽的大山奔去。
当红军大部渡过湘江,向西转移的时候,还有一部分后卫部队仍处在湘江以东。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更为严酷的挑战!
敬请收看今天(11月21日)20: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