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为什么要禁渔?

文化   2024-11-13 16:49   北京  

关注《国家记忆》,一起知识!

1980年1月,一个雨雪交加的夜晚,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一名水产收购站的人员语气急促,称他在江边发现了一头受伤的大型水生动物。这个动物全身呈灰白色,长着又尖又长的嘴,很可能是长江独有的珍稀保护动物——白鱀豚。

接听这通求助电话的,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研究室主任,时年53岁的陈佩薰。

检查后,陈佩薰发现,这头小白鱀豚头颈部,有两个鱼钩造成的伤口。

如何给白鱀豚疗伤,陈佩薰没有经验。她试着为小白鱀豚做了一件背心,将药物敷在伤口处。

在陈佩薰和同事们的悉心照料下,白鱀豚终于渐渐恢复了活力。看着它健康地在水池中嬉戏,大家欣喜万分,他们为小白鱀豚取了一个动听的名字——淇淇。

为了尝试对白鱀豚进行人工繁殖,研究小组打算给淇淇寻找一头雌性配偶。1986年3月31日,他们在长江湖北观音洲江段一个小小的港湾,获取了两头白鱀豚。

在对这两头白鱀豚进行检测之后,发现它们是一对父女,研究人员为成年雄性的白鱀豚取名联联,另一头幼年雌性白鱀豚取名珍珍,遗憾的是,珍珍还未与淇淇完成交配,就因生病而死亡。

20世纪90年代,长江中越来越难见到白鱀豚的身影。1992年,为了加强白鱀豚的保护,中国政府调拨数百万经费,在武汉建立了中国第一座鲸类动物饲养馆——白鱀豚馆。

2002年7月14日,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生活了长达22年185天的白鱀豚淇淇,永远停止了呼吸。


王丁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

当时有很多人跟我提到,淇淇白鱀豚没有了,你们这里只有长江江豚了,是不是馆的名字要改。我当时没有同意。正是因为白鱀豚没有了,名字一定要保留下来。这是给我们大家的一种警示。

白鱀豚是长江中独有的大型水生生物,处于长江食物链的顶端。它的种群数量下降反映了整个长江生态系统出现了问题。

2001年,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会同沿江各级渔政管理机构,组织各方力量,开始研究应对之策,并于当年正式向当时的农业部提出了一项重要举措——长江春季禁渔。

根据规定,长江春季禁渔在2002年首次公开试行,2003年起转为全面实施。

长江春季禁渔制度一经实施,就引起了曹文宣的关注。
今年90岁的曹文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他和鱼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作为鱼类生物学家,曹文宣大半生以山野为家,在他看来,做生物考察就要到野外去。早年间的野外科考,没有越野车,曹文宣就挽起裤腿,爬高山、下深涧。

从2003年长江实行为期三个月的春季禁渔开始,每年7月份,曹文宣都会带领他的学生们去洞庭湖、鄱阳湖进行实地调查。

曹文宣注意到,三个月的禁渔期的确可以让小鱼得以休养生息,种群数量也明显增多,但是禁渔期一结束,新一轮的捕捞又肆无忌惮地开始了。

2006年11月2日,在湖北宜昌召开的三峡工程科技论坛上,曹文宣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呼吁把阶段性的长江春季禁渔改为全面禁渔十年。 


曹文宣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就提出了呼吁,长江要休渔,不休渔没有办法,我希望真正能够做到休渔十年,把资源恢复回来。

曹文宣提出的长江十年禁渔倡议,在2016年迎来了转机。

2016年1月5日,一场旨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会议在重庆召开。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发展,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明确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随后,各地纷纷采取措施,长江生态保卫战正式打响。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自2021年1月1日起,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长江口禁捕管理区等重点水域实行暂定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其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万里长江,浩荡奔涌。从季节性禁捕转向十年禁捕,是党中央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做出的重要决策。长江十年禁渔充分体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初心使命,既利生态,又利民生,更利长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敬请收看今天(11月13)20:00

CCTV-4《国家记忆》

《长江十年禁渔》

《滥捕危机》


全网独家首发尽在央视频APP,
点击环球标签页,
搜索并关注《国家记忆》!
想【提前】收看最新一期节目
扫描下方二维码抢先看!



编   审:赵   斌 姜   
主   编:王依依
总导演:欧阳群 李   
导   演:苏   
编   辑:史佩仑 马爱杰

猜你喜欢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CCTV国家记忆
《国家记忆》是一档以记录讲述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飞跃史、改革开放进程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内容的日播纪录片栏目,引导社会大众和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厚植爱国情怀,培养浩然正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