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千岛之城,绵延的海岸线上,万吨巨轮穿梭其间。“世界修船看中国,中国修船看舟山。”作为国际最大船舶修理改装基地,浙江舟山拥有年造船700万载重吨、年修理万吨级以上各类船舶3000艘的生产能力。
众所周知,修船运用的传统喷砂工艺会带来比较大的污染,如何在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近年来,舟山着力破解修船企业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收集处置难题,深化修造船行业治理,首创绿色船舶修理企业规范管理标准、推广绿色修船核心技术、严格行业环境监管,瞄准高端、智能、绿色发展方向,打造船舶修造业绿色标杆,助力浙江海洋经济。
先行先试 创新行业规范标准
前不久,40万吨级散货船“苏哈”轮缓缓靠泊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6号泊位。该轮全长360米、宽65米,是该公司成立以来承修的最大吨位船舶。此次“苏哈”轮到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主要进行5个37.8米高折叠式船用转子帆的加装,该轮成为全球安装转子帆的最大吨位船舶。“转子帆安装在船舶甲板上,利用海上风能产生辅助推力,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公司修船管理部副经理孙明凯介绍说。
这意味着舟山绿色修船改装领域将迎来新的突破。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舟山创新行业规范标准的先行先试。2018年,舟山在国内首创推出《舟山绿色修船企业规范》,树立绿色修船示范样板企业,持续开展市级“绿色修船”认定及动态管理。
在此基础上,舟山龙头船企因地制宜编制实施《船舶修造企业机电工区6S车间管理标准》《船舶超高压水喷射处理工艺标准》《船舶修造企业钢材利用技术规范》等绿色修船具体技术规范标准,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聚力破解修造船企业VOCs治理难题,舟山率先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整治,编制专项研究项目,实施“一厂一策”精准减排,大力推广封闭式清洁高效喷漆设施,推动行业喷漆工艺升级,实现从传统露天喷漆向封闭式喷漆转变。
此外,舟山稳妥有序推进修船业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关停、整治了一批不合规企业。同时,深化环保精细化管理,出台《企业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标准》,推行多项创新制度,如“环境监督员”“一企一档”及环保信息公开二维码等,并定期组织“环保体检”,确保环境问题得到专业解决。
开展质量认证也成为提升船舶修造业发展的关键一招。为提升国际绿色服务认证方面的话语权,舟山积极争取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建设,探索成立了中国(舟山)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联盟。该联盟吸纳修船企业、国际船东、绿色材料供应商、科研机构、行业协会、认证机构等成员,明晰修船及上下游产业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
加强创新 打造绿色修船样本
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绿色修船正成为全球船舶修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提起绿色修船,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船企名字——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
走进公司一线工作场地,既无浓重的柴油机味,也没有传统机电车间杂乱的景象、嘈杂的声音,更不见漫天的扬砂、粉尘。从电机拆解、清洗、维修、改造,再到最后的组装,每一道工序都有自动化设施助力。
“这要是以前,在船坞几百米外都能感受除锈产生的砂尘。”该公司副总经理汪文贵告诉记者,修船运用的传统喷砂工艺会带来比较大的污染。为改善并解决这个问题,2013年,公司提出“释放我们的能量,创建技术主导型绿色船舶企业”理念,首个目标就是攻克超高压水除锈技术在船舶修造业的全面系统应用难题。
为此,汪文贵与同事们经常通宵达旦奋战在现场,到2017年,实现了坞修船舶超高压水真空射流除锈的全覆盖,完全取代了高污染的传统喷砂工艺。数据显示,相比于传统喷砂,超高压水真空射流技术装备,不仅让修船效率提升了30%以上,还可实现矿砂粉尘年度减排10万吨,相当于每修一艘船减少700吨矿砂粉尘。这样的改变不仅为中国,也为国际修船企业的绿色发展打开了通路。
“企业的绿色转型离不开科技创新。”汪文贵介绍说,公司先后研发制造了“船坞勇士”、“船坞蓝鲸”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修船设备,“船舶维修科学研发中心”和“绿色修船装备制造基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也致力于分享绿色、低碳、数字修船新技术,为世界修船业的绿色发展作出中国贡献。”汪文贵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船坞蓝鲸”已成功出口新加坡,实现浙江省绿色修船高端装备的“境外首单”。
从一企,观全域。近年来舟山船舶修造企业持续加强创新,产业“含绿量”持续上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等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强化船舶修造企业新材料创新和新工艺提升;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和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修船示范企业”,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成为中国船舶修理企业中的首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修船,正成为舟山的金字招牌。
智能转型 船企获得实在利好
如何让船舶修造业乘势而上、向新而行?近年来,舟山聚焦船企提质增效,推动船舶修造从“制”造到“智”造,建设全省首个“船舶修造行业产业大脑”,并且“船舶智造e建通”应用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
智能转型为船企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比如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定制远程质检装备后,企业可实现专家团队“远程会诊”,质检费用降低90%、时间缩减50%。眼下,该公司正全力推进向数字化转型迈进,新建船坞将使用“修船生产指挥系统”、“5G+船舶工业AR”、“5G+远程检验”等技术,实现船坞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生产运营。建成后,船坞以新能源、高技术、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修造业务为主,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色。
再比如,由舟山市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研发的数智综合运管平台,建立以“动态数字模型”为中心的数字化修船模式,使项目管理更标准化、精细化、可视化,进而达到人力成本、修船成本的有效管控。
向“绿”而行,向“新”发力。以绿色发展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船舶修造业得到印证。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份,舟山规上船舶工业实现产值244.3亿元,同比增长27.0%。其中,舟山修船2663艘,实现产值124.4亿元,同比增长21.5%,占全国修船产值的35%以上,约占全球修船产值的20%,成为世界级船舶修理改装基地。
当下,舟山船舶修造企业产品结构逐步趋向高端,目前已有16项产品被认定为国家或浙江省首台(套),高端船海产品修理改装比例较两年前增长10%。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15.4万吨穿梭油轮获评中国十大创新船舶;舟山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11500TEU 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开工;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完成国际首艘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动力改装交付……
下一步,舟山继续瞄准高端、智能、绿色发展方向,优化船舶修造产业发展生态,全面提升自主研发设计、绿色智能修造能力,持续巩固国际最大船舶修理改装基地地位,为浙江发展海洋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 | 中国环境APP
作者 | 钱慧慧
审核 | 杨贡江
签发 | 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