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县民族团结实验小学秉承“党建引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化强校”的发展理念,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制定并实施了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党建的引领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教学中的核心作用,引领学校健康发展。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主题党日等形式,提高党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同时,坚持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五育融合发展,努力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此外,坚持党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讲政治、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为工作内容,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有序推动学校工作的开展。最后,坚持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强化党组织的政治统领作用,确保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职责的落实。修订完善了学校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了议事决策程序,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学校以“团结”文化为核心,以“我的家在中国,我们有一个响亮的名称—中华民族,有一个自豪的名字—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宏伟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积极进行校园文化的构建。我们认真制定学校《章程》,对学校办学性质、办学宗旨、发展目标、培养目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出全面而规范的要求;精心提炼“一训三风”,对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作出明确的要求和阐释,通过教师、学生会议加强学习,逐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为;并结合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内容,对校园各楼宇进行命名,既传承先辈故事,又加强了思想文化的引领。
加强德育工作实效,促进育人任务落实
学校抓住“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作用,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的各环节。我们通过探索党建带动团建、队建工作方法,落实党组织带头抓德育、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重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由书记、校长带头上好思政课,班主任利用班会、队会强化德育教育,任课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有力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的形成;通过主题活动,突出育人实效。学校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民俗文化节暨红蛋美食节”“讲民族团结故事·扬民族团结精神演讲比赛”等活动;建立思政教育讲堂,创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小收信人宣讲团积极宣讲誓词碑故事、民族团结故事,遍及少数民族村寨、社区、中老铁路宁洱站、民族团结园、省城小学、省城大学等,让思政课走出教室、走进省城、走进生活,让德育教育渗透于活动之中。通过课后服务,丰盈兴趣爱好。积极践行“五育并举”融合发展,依托课后服务,以分学段、走班制形式开设足球、绘画、书法、舞蹈、手工、吉他、非洲鼓等21项兴趣班,打造“民族团结菜园子”劳动实践基地,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年内,1名学生获评“新时代宁洱好少年”,14名学生获评省、市、县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认真开展“万名党员联万家”活动,组织48名党员及教师走访了解了76名学生情况,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氛围。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必先强师”。学校坚持“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硬件”这一理念,聚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促进学校的发展。我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和师德师风承诺书签订活动,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学校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校本培训,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实施“青蓝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学校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加强教师考勤管理,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年内,1名教师获评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教师获评市级骨干教师,2名教师获评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名教师在县级课赛中获一等奖。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的教学思想;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我们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进行教学反思和交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在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开设了阅读、民族文化、艺术等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加强课程管理,建立课程评价机制,确保课程实施质量。精细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日常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教科处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督查室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认真对课堂教学、教学教育、教师备课、作业辅导等进行督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沟通交流。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学校以“续写好誓词碑故事,建民族团结示范校”为目标,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我们注重营造民族团结氛围。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班会、手抄报等形式,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在校园内设置了民族团结宣传栏,展示各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增进学生对各民族的了解和尊重。注重强化民族团结意识。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与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相结合。语文课深入讲解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道德与法治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美术、音乐、舞台剧等课程中鼓励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绘画、音乐等形式表达对民族团结的赞美之情。同时,学校积极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在一、二年级开展民族团结启蒙教育,三四年级普及民族团结常识,五六年级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并定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如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民族文化节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注重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校组建“小收信人宣讲团”,积极宣讲誓词碑故事、民族团结故事;组建“呀咪呀哟”童声合唱团,用歌声传递誓词碑故事和民族团结的音符,用歌声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开设“少年武术班”,通过中华武术的练习,深刻体会到中华传统武术的魅力;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民族文化调研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供稿:宁洱县教育体育局三年行动计划专班 县民族团结实验小学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