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5】共做湿地守护者 擦亮生态新名片——芦台街第五小学七里海湿地研学活动

教育   2024-11-09 18:15   天津  

擦亮生态新名片

共做湿地守护者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湿地不仅是生态系统的守护者,也是人类福祉的源泉。为提高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积极参与到七里海湿地的保护活动中,我校组织了七里海湿地研学活动,以研促学、以学助研,研学相长,共创未来。


带着期待——出发







2024年11月8日是阳光明媚的一天,芦台五小的同学们在冯哥群校长、陶得明副校长、孙加伟主任和杨树梅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兴高采烈的乘坐大巴车前往目的地——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在车上,教师们为学生们讲解了我区七里海的历史背景与意义,七里海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自然资源让学生们对即将到来的研学之旅充满期待。

带着目的——学习

鸟类博物馆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全体师生分组进行互动体验活动。学生们通过笔记、绘画等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了解到家乡七里海是全球八大鸟类迁徙路线之一,鸟类往返于东亚——澳大利西亚之间的重要驿站,是众多鸟类重要栖息地、繁衍地和觅食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东方白鹳、白鹤、大鸨、乌雕、白尾海雕等 1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鸿雁等46种,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秋日研学



植物博物馆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七里海其他野生动植物也非常丰富,野生植物有42科162种,占天津滨海地区湿地植物的93%。芦苇、香蒲等野生水生植物,具有净化水质、消除水污染的特殊功能。同时,大面积天然湿地制造出大量新鲜氧气因此七里海湿地被誉为津京唐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和“京津绿肺”



研学

户外实践

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与心得体会。老师们则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与指导。

成果展示

回来的路上冯哥群校长耐心的引导孩子们开展本次活动反思和交流,帮助同学们撰写研学实践手册。对他们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护环境的教育。最后校长还和同学们同唱一首歌,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研学手册展示


带着知识——返航

平时非常严肃的冯校长今天和同学们一起欢笑、一起歌唱,还和同学们一同分享了此次研学的所见所闻,让同学们懂得了七里海湿地是海水后退逐渐形成陆地过程中遗留的众多潟湖洼地中的一个,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瑰宝,也是京津唐三角地带最大的天然湿地,在京津冀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次研学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七里海的历史与文化,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在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展现出了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团队精神。同时,本次活动也让学生们认识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与敬意。

-END-



供稿|德育处

编辑|冯帆

初审|孙加伟

复审|杨丽静

终审|冯哥群





天津市宁河区芦台街第五小学
展现五小风采,关注五小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