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芦台五小特开设【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通过优秀教师教育教学事迹介绍,引领教师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丰富内涵、自觉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推动芦台五小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第三期推出芦台五小资深语文教师李淑娟老师的教学自述。
优秀教师介绍
李淑娟,小学一级语文教师,从教三十五年,始终坚守在一线讲台。虽临近退休,对工作仍保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态度。
三十五年的教育生涯自己饱经风霜,在教学工作期间,我始终在教学第一线。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可谓酸甜苦辣,忙忙碌碌。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有欢乐,也有苦恼。回想这三十五年走过的路,回首三十五年教书育人的我:用爱心去塑造,用真诚去感召,用人格去熏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鞭策自我的座右铭。我1990年毕业于宁河师范学校,同年分配在丰台镇小学任教,2006年调入芦台街第五小学任教至今。2011年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2004年评为一级教师。
工作中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热爱学校,甘于奉献,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勇于承担工作,任劳任怨,待人热情,关心团体,处事公正,团结同事。
教学中我根据学校教学指导文件,依据学生特点,认真研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准确把握教材、正确理解教材、合理安排复习资料的使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各种教学方法,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进取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严格要求自我,在教学中切实抓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备课、上课、辅导环节上下功夫,花气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还注意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注重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只有塑造好自身的形象,才能成为学生人格的榜样。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重视思想品德学科的情感因素和审美因素,追求智育和情育、美育的和谐统一;善于创造情境,营造简便、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乐学、会学。历年来,在评教评学中都获得了很高、很突出的评价。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教研中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改善教法、钻研教材、大纲以及新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实际,共同探讨教研教改工作。按照教研组计划进行听课、评课,以事实为依据,鼓励为主,客观评价,促进了我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指导青年教师搞好课堂教学。
参加工作以来,我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坚持出满勤,在工作中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我分内及分外的工作,出色的完成了各项教学任务。不计个人得失,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言传身教,一丝不苟,履行了育人的职责,赢得了领导、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独特培养,并且也是一种相当人文的特殊凝聚。无论是艺术还是哲学,似乎都难以勾勒出教育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特性。由此,教育也就背负上了一个永远不能消解的神秘使命。作为教师,也就注定要走一条艰辛而多磨砺的路。但我,在这条路上,我要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我会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昨日,创造明天!
END
供稿:李淑娟
编辑:李 焕
初审:杨丽静
终审:冯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