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复榘原配夫人高艺珍,在韩复榘被杀后,争取新中国给他公正评价

百科   2024-11-12 21:36   浙江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里,“妻”的地位极其崇高。甭管这老婆多不讨老公喜欢,妻就是妻,容不得妾室的侵犯。无论是当上皇帝的袁世凯,还是土匪出身的张作霖,抑或是“狗腿将军”张宗昌,无一例外,理由很简单——她们都陪着夫君走过最艰难的岁月。


山东军阀韩复榘的原配高艺珍更是其中善始善终的典范。

这位高艺珍之所以成为这里的典范,实在是因为少年不肖的韩复榘有幸娶到这样一位贤德的太太,正是这位太太无论是韩复榘发迹前,还是战争年代韩复榘领兵征战,抑或是在韩复榘48岁被蒋介石枪杀后,始终都保持着掌家太太的范儿,悉心抚养韩复榘的子女,鞠躬尽瘁。


韩复榘的儿子们手里都保留着父亲写给母亲高艺珍的最后一封信的副本——

大姐:我部这次与日寇浴血奋战,伤亡惨重,为我从军以来历次战斗所未有。眼见官兵如此伤亡,我心中十分沉重。今后战斗必更加严重,生死存亡,难以预卜。请大姐再勿为我操心,只要把孩子们照顾好,教育好,我即感激之至。现派人送去伍千元作为今后之家用,望查收。

致安好。向方

仓促写就的信,很短,却倾注了34年的情感。这位被韩复榘终身称为“大姐”的高艺珍论家世比韩复榘可是要高出很多。

韩复榘的父亲虽是前清的秀才,但到韩复榘这一辈没落了;高艺珍则是民国时就已经声名远播的考据学大家高步瀛的侄女。


1904年,少年任性顽劣的韩复榘迎娶长他两岁的高艺珍,成亲那天,就遇上有人跑到韩家来讨债,是韩复榘平常在村里喝酒赌钱欠下的,还没掀盖头的高小姐二话没说,拿出自己带到夫家的私房银子、撸下自己的首饰替丈夫还了债。小两口的婚姻就这样蹒跚起步。

婚后不久,为了躲避债主骚扰,韩复榘决定来个“人走债没”——闯关东!高氏也真不愧是大家子出来的闺女,没有丝毫的慌乱,坚决要跟随丈夫。两口子从此远走天涯,在辽宁新民县里找个地方隐姓埋名生活下来。这段经历,让韩复榘对这位明理大度的夫人,终生都心存感激。有她高艺珍在的地方,就是韩复榘的家。

1916年,韩复榘终于得到西北军冯玉祥的提拔,成为连长。他第一件要做的,就是把高艺珍接到当时驻扎的廊坊随军。此后,韩复榘带着部队到处攻城略地、成为山东省主席、率领山东军民抗击日军,高艺珍始终跟随左右不曾分离。对高艺珍而言,大约即便是韩复榘领兵南征北战、东奔西跑,也是好的,总好过夫君就此一别,只剩了白云千载空悠悠吧。可是,该来的,最终都得来。


日本人在中国大陆开打,韩复榘的山东正处在日本人南上北下的路当中,要害之地,这一仗决然躲不过去了。韩复榘也不可能再像军阀大战时期那样,为了保存实力朝秦暮楚。在韩复榘坚持下,高艺珍只好暂离丈夫,前往山东、河南两省交界处的曹县。然而,这一别就成了永诀。

山东的战事那个惨烈啊!几乎每一块阵地都几次易手,为了阻止北方日军南进,韩复榘不得已炸毁了黄河大铁桥。眼看济南即将不保,韩复榘给妻子写下了那封情真意切的家书。这封家书一直都由高艺珍贴身收藏,仿佛这样,她可以从字里行间获得些许温暖和支撑。

韩复榘的仗打得实在不顺利,日军骄狂,背后的蒋介石又不守信用,原本允诺调往前线的大炮也成了传说。血战德州,韩所部三个师损失过半,迫不得已,韩复榘撤了,直接把把柄送到了蒋介石手里。

1938年1月,蒋介石借口到开封开作战会议将韩复榘扣押,并押往武汉。此时的高艺珍还带着孩子辗转于逃难途中。在河南漯河时,她听说丈夫被押往武汉,心里一阵绞痛——丈夫此一去是凶多吉少了。无奈时局紧张,她独自带着几个孩子只能先前往西安暂避。日本人攻打潼关时,她终于找到机会,举家前往武汉,但已经无缘再与丈夫见面了。1938年1月,韩复榘以临阵退缩的罪名被枪决,此后的高艺珍独自一人带着四子一女,头顶着“逃兵家属”的罪名颠沛流离。

1938年以后,韩家的天空就只属于高艺珍了,二太太纪甘青从1937年底被送往宁夏躲避,只是在丈夫被枪决后前往武汉收尸,此后只对高艺珍母子几人时有探望;三太太李玉卿则直接决定“净身出户”,把自己生的韩嗣煌也留给“大姐”抚养。

韩复榘的四个儿子里,前三个是高艺珍所生,第四子是“娱乐夫人”李玉卿所生。长子韩嗣燮因父亲被枪杀受到刺激,后来病逝于精神病院;二子韩嗣燠幼年在山东就读于私立教会中学,后曾在武汉大学就读,解放后考入军政大学,并参加抗美援朝,复员后在兰州电力技工学校教书;三子韩嗣烽随全家转移到武汉,考入了当时已经搬到四川的国民党中央军校,解放后便在西安运输公司工作;最小的儿子韩嗣煌考进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奥地利,后回国定居。高艺珍把余生的精力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


1949年,北平解放,高艺珍在北京灯市西口的富强胡同租房居住。当时,家里经济苦难,为了节省租房子的钱,高艺珍想到张学良曾送给韩复榘一套宅子。日据时期,日本人把那套宅院当“敌产”没收了。出于试试看的想法,高艺珍给当时的北京市敌产处理委员会写信,陈明因由,希望人民政府能够将那套房子发还。当时负责该委员会工作的是董必武。一两个星期后,董必武批示,房子发还,发还依据是:韩复榘不属奸逆,亦非战犯,其财产应予发还。这个定论仿佛掀掉了压在高艺珍身上十一年的大山。


1957年,67岁的高艺珍在北京病故。高艺珍这一生,实在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情史可言。与后来进门的“外交夫人”纪甘青相比,高艺珍实在不会那些外场的应酬,但她出身于国学之家,耳濡目染,传统文化学了个十足;与最后进门的“娱乐夫人”李玉卿相比,高艺珍显然是半老徐娘,风姿不可比拟,但她有的是稳定的心态、相夫教子的责任感和丈夫给她的信任与依赖。

高艺珍就是高艺珍!


世界通史
知天下事,博古通今,感悟历史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