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高岗如何盛极而衰,事发后他的家属结局如何?

职场   2024-11-20 09:44   广西  



“刀下留人,停止捕人”

听完汇报之后,毛主席当即下令,并派中央红军保卫局局长王守道代表中央前往瓦窑堡接管西北保卫局,防止事态恶化。毛主席的决策是及时的、果断的。他的这道命令挽救了高岗等数十位同志的性命。

不久后,中央赶到瓦窑堡,对西北局的工作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对西北保卫局局长戴继英、西北军委主席聂红军给予了严重警告处分。

1935年9月19日,红军来到哈达铺,缴获了一些书籍和报纸。在其中一张报纸上,刊登着徐海东率领的二十五军和陕北刘志丹红军汇合了消息。报社还贴心的附上了一张匪区略报。



中央随即召开了一次团以上的干部会决定:我们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

这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消息立刻传到吴起镇。

当时担任红26骑兵团政委龚逢春得到消息后,立马赶到吴起镇,向中央红军汇报陕甘边和陕北苏区的基本情况,尤其重点汇报了刘志丹、高岗等同志以及被捕的情况。

随即发生了开头所讲的一幕。

12月13日,毛主席从前线来到瓦尔堡后,接见了刘志丹、高岗等含冤入监狱的同志。

这就是高岗和毛主席的第一次见面,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刘志丹同志牺牲后,高岗成为主政一方的大员,为国家解放和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高岗在东北时期也有显著功绩,集东北的党、政、军大权于一身,被称为 “东北王”。1949 年高岗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2 年又担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其地位和权力显赫。当时有“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说法。

1953 年,党中央开始酝酿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着手考虑党和国家领导人员的人事安排。高岗、饶漱石出于个人野心和权力欲,认为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机会到了,开始进行一系列阴谋活动。


1953 年 6 月至 8 月的全国财经工作会议期间,高岗攻击薄一波和刘少奇,把薄一波在工作中的一些缺点错误上纲上线,进行批判,实际是借此打击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以抬高自己,为其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制造舆论。


9 月至 10 月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饶漱石与高岗配合默契,也进行了一些不利于党的团结的活动,再次对刘少奇等中央领导进行诬陷和攻击,进一步加剧了党内的分裂危险。


会后高岗还私下活动,要求由他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和政务院总理,公开向党要权要官,其分裂党的阴谋活动逐渐暴露。


 




1954年高岗事件发生后,毛主席指示中央组织部。高岗的子女由组织抚养,每人每月发放40元生活费,这比一般干部的工资都要高。

1970年冬天,毛主席指示周总理派人把高岗家属从某七干校接回北京,并按他的要求安排适当工作,有关东北王高岗更为详细的故事,都记录在《红墙大事》一书。

 推荐《红墙大事》 



《红墙大事》是张树德所著的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著作。


该书记录了从1949年到1997年间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涵盖了政治、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刘少奇秘密访问苏联、炮击金门、毛主席秘密回韶山、珍宝岛事件爆发后中央对可能爆发核战争的应对等,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作者通过对大量历史档案资料的研究以及当事人叙述的整合,深入挖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内幕,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


以中南海红墙为背景,聚焦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决策过程与重大事件的关联,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核心地带,感受决策层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的思考与抉择,这种独特视角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文字生动流畅、通俗易懂,避免了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和冗长复杂的表述,使普通读者也能够轻松阅读,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会因专业门槛而产生畏难情绪,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作为入门读物和进阶学习的参考书籍。


 作者接触了众多关于当年的档案和当事人,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书中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新中国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认识和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详细描述和分析,促使读者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对国家发展历程的认识和对当今社会的理解,使读者能够以史为鉴,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



 






春秋文史
本号聚集古今历史、文化爱好者和理工科人士,喜欢读书之人,从理工科角度看世界,或许会有所不同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