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机驾驶员潘景寅的结局,为何如同过山车一样?邓公只说他是“好人”

职场   2024-11-18 00:01   广西  




对潘景寅的死亡性质,只按“病故”对待,也算是一种奇特的说法。

对于三叉戟飞行员潘景寅与林彪的关系,也是“九一三事件”的重要谜团之一。

坠机死亡后,潘景寅曾被定为林彪“死党”,家属作为“反革命家属”对待。“九一三事件”后,在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上,周恩来说:

“林彪飞机强行起飞后,是在京山航线飞行的,空军的雷达看得很清楚。但到了接近承德时飞机徐徐下降,到了承德上空雷达搜索到一次,飞机掉头向北去了。”

从林彪专机起飞后在空中的缓慢飞行看,潘景寅并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1980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右下角刊登新华社电: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昨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总编辑厄尔费尔和夫人,回答了客人提出的问题。

11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邓小平答美国记者问”。当时,正值中国审判“两案”之际,厄尔费尔问:

“根据调查,飞机失事是自然的事故,是由于飞机维修不好呢?还是别的原因?”



邓小平回答:

“据我个人判断,飞行员是个好人。因为有同样一架飞机带了大量的党和国家机密材料准备飞到苏联去。就是这架飞机的飞行员发现问题后,经过搏斗,飞机被迫降,但这个飞行员被打死了。”

邓小平答非所问,问飞机失事原因,却答“飞行员是个好人”。后来,潘景寅的家属凭着邓小平的“好人”说,上访了一年。

1981年12月22日,解放军总政治部向潘景寅的家属发了《革命军人病故证明书》,上面写道:

“潘景寅同志于1971年9月13日在蒙古温都尔汗飞机坠毁死亡,特向各位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希望化悲痛为力量,为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而努力奋斗。”

对潘景寅的死亡性质虽改变了原来的“反革命”的定性,却又不算“烈士”,只按“病故”对待,也算是一种奇特的说法。




当然,这样的处理方式也能理解,毕竟没有真凭实据。

“九・一三事件” 是一起震惊中外的重大政治事件,影响极其深远。潘景寅驾驶的飞机与这起事件紧密相关,事件本身的政治性质和复杂背景使得对机组人员的定性变得极为谨慎和困难。

在这样的重大政治事件中,对于相关人员的认定需要经过深入的调查和严肃的考量,不能轻易地将其评定为烈士。

虽然有观点认为潘景寅等机组人员是被迫强行起飞,可能是被林立果胁迫,但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具体发生的事情经过难以完全准确地还原和证实。

由于没有黑匣子,缺乏确凿的证据能够明确证明潘景寅在整个事件中完全是被动参与、没有任何主动或不当的行为。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无法按照烈士的标准对他进行评定。

对于潘景寅是否评定为烈士,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权衡。




在 “九・一三事件” 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决策部门需要从政治影响、事件的本质、当事人的具体行为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

出于对事件的严肃对待和谨慎处理,最终没有将潘景寅评定为烈士,而是将其定性为随飞机坠毁死亡。

所以,当年邓小平曾指出 “飞行员是个好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潘景寅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澄清,恢复了他的名誉。

1981 年 12 月 2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向潘景寅家属签发了《革命军人病故证明书》,并按照其生前的副师级待遇补发了抚恤金。

更多的信息,推荐阅读《红墙》系列

张树德《红墙大事》

顾保孜《红墙图志》

 推荐《红墙大事》 


作者张树德是军事科学院首席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有着多年从事党史和军史研究的经历,接触了大量当年的档案文献及当事人。这使得他在撰写书籍时能够掌握丰富的一手资料,保证了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书中所涉及的事件都是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且很多是不为人所共知的真相和来龙去脉。这些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深入了解历史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

从新中国成立到重要历史人物的经历,从重大决策的制定到历史事件的演变,这本书都进行了详细的记述,让你看到历史的另一面。

无论是国内的政治斗争,还是国际舞台上的外交风云,《红墙大事》都有精彩的呈现,让你对那段历史有更全面的认识。

文字通俗易懂,即使对于没有深厚历史知识背景的读者来说,也能够轻松理解和阅读。不像一些历史著作那样晦涩难懂,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和知识的收获。

《红墙大事》中的历史事件和经验教训,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例如,“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阅读《红墙大事》,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智慧,更好地理解当前国家的政策和发展方向”。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历史的兴趣日益浓厚,《红墙大事》正好满足了大家对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好奇,让你解开心中的疑惑。



 相关林彪的红墙文章 



 

林彪坠机后,苏联为何如此迅速坠机现场取走黑匣子?是在掩盖什么吗

在林彪小群体里,谁是毛主席的“内线”?

林豆豆为何大义灭亲,举报自己的母亲和弟弟?

周总理的电话,让叶群误以为要来抓自己,从而上演仓惶出逃

毛主席平安回京,叶群立马采用第二套方案,为何被总理一个电话打乱方寸?

林彪制订了上中下哪三策?林立果姐弟俩意见不合已经决定了结局

庐山会议上为何要批陈伯达,林彪为何对此迟迟不表态?

林立果此事曾经轰动一时,这场闹剧谁是导演?

林立果是如何被吹捧成“超天才”的?

除了“联合舰队”之外,林立果的“上海小组”又是怎么回事?

揭开林立果的“联合舰队”的结构秘密,为何说该组织毁灭也是必然的?

林彪与粟裕惺惺相惜,林彪是如何评价粟裕?





春秋文史
本号聚集古今历史、文化爱好者和理工科人士,喜欢读书之人,从理工科角度看世界,或许会有所不同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