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王健林和张近东还是笑谈风云的商业盟友,照片中的他们满脸春风,商量着动辄几百亿的大生意。
当时谁能想到,10年后,这俩前中国首富居然会为了区区50个“小目标”,撕破脸皮,闹到国际仲裁院。
要是放在当年,50亿不过是他们两杯茶的功夫,可如今,却成了撕得面红耳赤的导火索。
事情是这样的——苏宁突然官宣,要求万达回购2018年承诺的50亿股份。想必看到公告时,王健林的脑子里一时有点转不过弯来。
毕竟,他跟张近东的关系还算可以,逢年过节两人还互发短信,合作出问题,电话私聊一下不就行了?
张近东怎么突然不留情面,上来就公开讨债?这可是第一次啊!兄弟情呢?难道是过年没发红包吗?
当然,万达也不含糊,第二天就发了官方声明,干脆利落地表示:“我们万达可不欠你苏宁的钱。”
一句话,直接把苏宁的公告给顶了回去。
两大巨头的世纪撕逼正式登上热搜,吃瓜群众一边嗑瓜子一边感慨,曾经身价加起来近5000亿的两位首富,如今居然为了50亿上演对台戏,真是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风光不再来。”
张近东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背后其实另有隐情。
众所周知,苏宁易购今年已经是“ST帽子”戴上头的第三年,年底如果还交不出一份体面的财报,就要被迫退市。
为了不被A股市场扫地出门,张近东年初的时候就在公司内部发狠话:“谁都不准躺平!”全员绷紧神经,誓要扭亏为盈。
可现实总是比口号残酷。
苏宁线上商城业务大幅萎缩,线下门店几乎成了公司唯一的营收来源。
然而,现在的年轻人都习惯网上买家电,门店的日子也不好过。
张近东指望靠这点门店收入来填上几百亿的大坑,简直是痴人说梦。
为了自救,张近东也是豁出去了:他以几乎“白送”的价格卖掉了苏宁的快递业务,减债7个亿。
接着又祭出大幅降薪和裁员的手段,用员工的工资来粉饰财报,总算做出了一份盈利的半年报。
不过,稍微懂点财务的都能看出来,苏宁的盈利大多是靠节衣缩食、出售资产和剥离负债实现的。
这份报表就像一个ICU病人,靠着呼吸机维持着生命体征,内在造血功能早就停止了。
一旦供氧停止,后果不堪设想。
距离年底不到两个月,张近东心里清楚,缺口还在,这50亿显然是个重要的救命稻草。
即使王健林年底掏不出这笔钱,但只要仲裁判决万达欠苏宁50亿,张近东就能把这笔债务记入财报的“应收账款”,充作公司资产,给财报兜底,保住上市公司的资格。
不得不说,这算盘打得可谓“响亮清脆”。
可是王健林呢?显然不想这么轻易就掏钱。
要知道,2018年可是王健林最难熬的一年。
当时,国内突然对海外投资踩了急刹车,万达的债务危机暴露无遗,王健林为了解决2000亿的窟窿,四处卖资产救火。
正是在那个时候,张近东伸出援手,跟腾讯、融创、京东组成了“救火队”,以340亿的价格入股万达,帮老王渡过难关。
代价则是万达必须上市,否则就得按照约定回购股份。
可惜,万达的IPO之路实在坎坷不平。
王健林几次冲刺上市都以失败告终,期间又引入了新投资者,导致万达的股权结构变得复杂无比,新老股东之间的利益纠葛让局面雪上加霜。
王健林原本打算用第二批投资人的钱赎回包括苏宁在内的第一批股份,张近东也同意了。
可惜,万达缺钱的地方实在太多,王健林付了一次款就再也没能继续付款。
按理说,王健林这个时候应该打个电话给张近东,解释一下现状:“兄弟,再撑一下,等我有钱了立马还你。”
但张近东哪儿等得了?
我这边都快退市了,你还指望我等你上市来救我?
别搞笑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少谈感情,多讲还钱。
王健林也不是没有“帮朋友”这回事儿。
他曾经豪言,自己办公室抽屉里常备现金,老朋友老战友如果需要帮助,随手就可以掏出一些,也不打欠条,算是“接济一下”。
临近年关,如果张近东等不及了,建议去办公室找他要点,相信王首富不会让张首富空手而归的。
可如今这50亿的窟窿显然不是几张百元大钞能填上的,王健林就算掏空抽屉,恐怕也只能给张近东来个象征性的“红包”了。
眼看年关将至,张近东如果等不到这50亿,建议直接去找老王当面聊聊。
毕竟,这俩首富曾经的兄弟情还是有点分量的。至于王健林会不会真拿出50亿来解决这场世纪债务纠纷,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毕竟,兄弟归兄弟,钱归钱,情义面前,50亿可不是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