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城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更是一座英雄征战的城市。唐城、宋城、元城、明城、清城,直至抗战铁血军城,无数次的城市攻防,多少英雄为之血战。风萧萧兮漓水寒,英名远去兮不复还。
元至正年间,也儿吉尼建石城,独保桂林十五年。桂林石城虽然高墙坚壁,但哪怕是铁铸的城池也阻挡不了历史的进程,落日挥戈,城破无法阻挡。元末明初的石城攻防之战,为守城付出生命代价的正是石城的建造者,广西行省平章也儿吉尼。
世道有轮回,历史再重演。遥想当年宋末元初,南宋也曾建城墙。德祐二年 (1276年) ,元军阿里海牙率部攻打桂林城。桂林城池形势险要,宋军守将马塈率部据城拼死抵抗,元军攻城三月不能下。元军筑堰断水,城破,马塈率众巷战,受伤被俘,不屈而死。马暨部将娄钤 “犹以二百五十人守月城不下”。弹尽粮绝十天后,“娄乃令所部入拥一火炮然之,声如雷霆,震城城皆崩,烟气涨天外,兵多惊死者。火熄入视之,灰烬无遗矣”。 宋军守城官兵视死如归,谱写壮怀激烈的历史篇章。
桂林城北月城地图
元军灭宋军,进占桂林城。百年后,攻城烽烟再起,这次前来攻城的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派来的大明军。皇帝朱元璋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兵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部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同年秋,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明朝皇帝朱元璋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派大将杨璟取粤西。杨璟,安徽合肥人,明朝开国名将、封营阳侯,能征善战,传说是杨家将的后裔。杨璟随朱元璋攻下南京后,再率师出征,攻常州,取镇江、下江阴、克九江、镇江陵。朱元璋以军功任命杨璟为征南将军,升行省平章政事,命杨璟继续率军南下,南征广西。
明朝开国名将杨璟
平章杨璟统帅明军攻永州、克全州、平梧州、定浔州,合围桂林。明军兵临城下,打破了桂林城的平静,元军兵少将寡,城中人心惶惶。为解困局,也儿吉尼四处招兵买马以守静江,“使副使王暹乘驿至梧州,募兵无应者”。天下大局几定,大元灭在旦夕。
洪武元年(1368年)六月,杨璟率大军围攻桂林城,大军压境,也儿吉尼只得据城固守。在桂林被围的二个月里,也儿吉尼日夜巡查城防 “吉尼未尝归私第”。平章公身先士卒,元军上下面对强敌毫不畏惧,士气高昂,依托坚固的石城,鸣炮铳、放弓弩,挥刀戈,打退明军一次又一次云梯扑城。
面对久攻不下的石头城,杨璟先改用水攻,决西濠水灌城中,无济于事。杨璟再用土攻,在护城河里筑起堪与城齐的土堤,派兵登堤猛扑城头,“尽决濠水,筑土堤五道,傅于城,城中犹固守”。石城坚固,元兵骁勇,桂林城岿然不动。
也儿吉尼一面坚守,一面又派儿子不花帖木儿突围前往粤东,“复遣其子不花帖木儿至肇庆,告急于普颜帖木儿”,求肇庆元军发兵相救。肇庆守将自顾不暇,只能“馈以银五千两,使先归” 。此时桂梧水路通道已被明军切断,明军“朱亮祖亦自平乐率众来会”攻桂林。不花帖木儿返回桂林途中遇明军阻截,力战不敌,被明军将士生擒,连同救急的五千银两一并落入杨璟手中。
杨璟曾多次招降也儿吉尼无果,如今捉到其爱子不花帖木儿,可以此逼降。杨璟将不花帖木儿五花大绑,“缚至城下,招其父降”,也儿吉尼得报,慌忙登上城楼,果见爱子已沦为俘虏,成为明军人质。也儿吉尼心如刀绞却面不改色,仰天长啸,下令守城官兵放箭,大吼一声 “有能射杀吾子者,赏五十金。”城头元兵弓弩手不敢违令,千箭齐发却“无中者”。
杨璟身经百战,无往不胜,却在桂林碰上死硬的也儿吉尼。强攻石城不能取胜,杨璟改为智取,派降将皮彦高贿赂守城的把水元帅张荣以为内应。张荣派部将裴观从城墙上索降城外,与杨璟约降,密告城中已弹尽粮绝,“言诸积空虚,人无斗志”,杨璟大喜,交给裴观百余只白皮帽作为内应标识。
张荣得了好处要卖城,乘夜打开宝贤门。铁桶般的静江城一经开口,明军蜂拥而入,桂林城破。
大元广西行省都事陈瑜追随平章多年,“事之甚谨,城破以佩刀自刎”;陈瑜同事刘永锡“率妻子溺于白龙池死之”;义兵千户曾尚宾“守西城,及城陷。身中数枪,犹力战不衰,后众寡不敌,自焚其家死之”。城中大小官员武将兵卒等见大势已去,或被杀或自杀或投降。也儿吉尼于城破之际,乘乱拼力杀出城外,无奈势单力薄,奔逃路上被明军俘获。杨璟擒之不杀,命手下将也儿吉尼“送于金陵”。朱元璋劝降也儿吉尼,但也儿吉尼宁死不肯叛元,最后不屈而死。
《粤西文载》也儿吉尼传
杨璟历经二月苦战终于打下桂林城。杨璟部下张彬负责攻南城,攻城之战死伤累累而坚城不下,还屡屡遭到守城兵民辱骂,“张彬攻南关,为守城者所诟,怒欲屠其民”。张彬怀恨欲屠城,杨璟入城见况“立下令禁止,民乃安” 。历代战乱,不降之城多遭屠杀,多亏平章杨璟宽厚,善待苍生,城中百姓免于荼毒。元末明初战乱,前有元平章仁爱,后有明平章仁义,桂林有幸。
元末明初时期,战将杨璟功勋卓著,为创建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而朱元璋统一天下后,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功臣多遭杀害,以保朱家天下太平。朱元璋借故命燕王朱棣将在北京练兵的杨璟诛杀,忠臣良将,后事也不过如此。
大明战将杨璟全家福
自古沧桑过往,不以生死成败论英雄。也儿吉尼作为元末广西地方最高官吏,其为元廷所付出的奋斗不可能改变元朝亡国弊端,在行省平章的职权范围内,能做的都做了,但无法挽救一个王朝的覆灭。到了最后时刻,也儿吉尼依然忠于为之卖命的王朝,拒不变节,毫不畏死,从容殉元,不失为铁骨铮铮的英雄豪杰!
也儿吉尼建功在桂林,殉难在金陵,而他从哪里来,故乡在哪里,至今查不到信息。有人以为他是蒙古族,后来有学者考证《平乐府学碑记》,发现他应该是西夏后裔。西夏的主体民族是党项族。汉文中也有称呼党项为“唐兀”,故史志记也儿吉尼为“唐兀氏”。因此,也儿吉尼应该就是西夏国的后裔。也儿吉尼先辈创建的西夏国亡于元,而也儿吉尼为之尽忠的大元朝又亡于明,国运自有天定。
也儿吉尼有何学历,有何著作,史籍无载。最后只在《广西通志》找到一首也儿吉尼的《过鬼门关》诗作:
《广西通志》也儿吉尼鬼门关诗
中国只有北流有鬼门关,鬼门关又名天门关,是传说通往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辞海》条目载:鬼门关,古关名。在今广西北流县西,介于北流、玉林两县间,双峰对峙,中成关门。古时候这里瘴气滋生,白雾笼罩,鸦雀悲鸣,甚是可怕。不知也儿吉尼为什么要写这不吉利的鬼门关,也许他预知命运的安排,最终还是要走过这座关隘,去和他的西夏先辈团聚。
广西北流鬼门关
至正年间,湖南茶陵人刘三吾任广西静江路副提举,曾撰有记载也儿吉尼兴学业绩的《重修府学碑记》,也儿吉尼殉元后,刘三吾题诗:
共谓城亡不即亡,宁知一死系纲常。
文山不用留燕狱,许远安能活睢阳。
此日赤心天地白,万年青史姓名香。
桂林无限思贤泪,举目皆为召伯棠。
这是所见唯一一首怀念也儿吉尼的悼诗。再赋:往事当年记平章,一代英雄应还乡。石城犹有残垣在,神庙曾燃火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