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腹腔置管(胃肠)引流术与护理措施

健康   2024-10-11 00:01   中国  


发展历史

      腹腔引流技术的历史与外科手术同样悠久,19世纪英国外科医生Lawson Tait有句名言:“when in doubt, drain”这句话对普外科的影响持续至今,使腹腔引流成为腹部手术中使用最多、争议也最多的一项操作。

腹腔引流术

腹腔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操作,它的主要目的是移除腹腔内的积液、血液或其他有害物质,以减少腹腔内压力,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腹腔引流管通常由引流管、连接管和引流袋等组成。

(来源:今日头条)


腹腔引流术的目的

1、引流腹腔积液:通过引流管将腹腔内的积液引流至体外,减少腹腔内液体积聚,防止或减少血肿、积液、积气等的形成。

2、防止或减少感染:腹腔内可能有残留的血液、分泌物、坏死组织等,引流管可以将这些物质排出,降低感染风险。

3、监测腹腔内情况:通过观察引流管排出的液体或气体的量、颜色、性质等,可以判断腹腔内是否有出血、感染、胆汁漏等并发症,以及手术效果。

4、观察术后出血和渗液:在外科手术如胃肠、肝胆疾病手术后,通过腹腔引流管可以有效观察有无再次出血和渗液,并将手术中积存的血液、渗液以及术后形成的出血、渗液引流至体外。

5、注入化疗药物:对于肿瘤患者,腹腔引流管还可以用于将化疗药物注入腹腔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腹腔引流的原则

腹腔引流术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英国外科医生Lawson Tait有句名言:“When in doubt, drain”(当有疑问时,引流)。这一观点对普外科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腹腔引流成为腹部手术中最常用的操作之一。


腹腔引流的分类

腹腔引流管主要分为负压引流管和重力引流管两种类型。
1、负压引流管:适用于需要持续引流的患者,可以通过负压泵或负压球来实现引流。
2、重力引流管:适用于引流量较小的患者,引流过程中需要保持引流管的下端低于引流袋,以利于积液的排出。


腹腔引流管的目的可分为治疗性和预防性引流管。

1、治疗性引流管:

a感染性疾病:如肝脓肿、腹腔/盆腔脓肿;

b肝胆疾病手术放置的胆道引流管:梗阻性黄疸时放置的暂时性或永久性胆道外引流管;胆石症或胆道狭窄放置的T管;

c胃肠道手术后用于肠内营养的胃肠造口管等。

2、预防性引流管:

腹部大手术如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肝切除术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术后放置于腹腔、盆腔或膈下引流,腹部严重创伤、感染等术后放置的引流管。目的是防止腹腔积液、减少腹腔感染的发生,同时可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如活动性出血、肠瘘、胆瘘、腹腔感染等,以利于早期处理。


适应症

1、腹部手术出血有继续渗血、渗液可能者。

2、腹腔或腹腔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放置引流,使伤口腔隙逐渐缩小而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有残余感染者。

4、肝、胆、胰手术后,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渗出和积聚时。

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有消化液渗漏者


禁忌症

1、严重肠胀气:可能导致穿刺过程中气体进入腹腔。

2、妊娠:可能增加流产或感染的风险。

3、既往手术或炎症导致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可能导致穿刺路径不明确或损伤周围组织。

4、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性脑病先兆者:可能无法配合操作或增加并发症风险。

5、巨大卵巢囊肿、棘球蚴病性囊性包块:可能导致穿刺困难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6、其他禁忌症:如严重电解质紊乱,放腹腔积液可能加速肝性脑病发作。



腹腔引流管的类型

腹腔引流管、胃造瘘管、空肠造瘘管、热灌注管、PTCD引流管(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T管、膈下引流管、盆腔引流管、胃肠减压管等。


腹腔引流管的材料选择

1、对引流管材料的要求:

(1)尽量较少的组织刺激性;

(2)柔软可弯曲,表面光滑;

(3)材质不易变质,抗压性强,不容易堵塞;

(4)X线不能穿透,临床常用的是乳胶管和硅胶管,后者应用较多。

2、腹腔引流管的分类
(1)根据材质分类:
A、乳胶管:即我们常说的心包引流管,要求管的侧孔大小需和管内径一致。这种管组织相容性较差,不容易形成窦道。容易与腹腔内组织形成粘连,拔管比较难。

B、硅胶管:临床常用的是日式引流管,常用8号或者6号管。这种管组织相容性较好,容易形成窦道,不易在腹腔形成粘连,拔管相对容易。

(2)根据作用目的分类:

A、治疗性引流:主要是对患者的腹腔积液、组织坏死、瘘、积血等引流;

B、预防性引流:其目的是对患者的内部脏器出血及后期吻合瘘等相关情况的监测,该类引流的初期预测很难,所以也给临床中术后的并发症提供了较大的发生几率,导致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风险性。


腹腔引流管操作流程

1、确定放置的必要性

在胃肠手术中,需要根据手术的类型、创面大小、吻合口的可靠性等因素来确定是否需要放置腹腔引流管。例如,胃切除术患者如果手术创面大、渗血多(治疗性目的),或者术者认为胃肠吻合口不可靠,术后产生吻合口瘘的风险稍高(预防性目的),则需要放置腹腔引流管。

2、选择合适的引流管

根据引流的目的、预计的引流量等选择合适的引流管。例如,对于可能有较多渗液或血液的情况,要选择管径合适、侧孔设计合理的引流管。

3、确定放置位置

一般放置在腹腔内的低位,因为此处易形成体液的潴留。同时,引流管不能屈曲且放置路径要短,引流管侧孔长度不宜过长。胃癌不同的术式,放置引流管的位置也有所区别,要选择有利于引流腹腔内液体(如渗液、脓液、吻合瘘所致的消化液等)的位置,以便能够及时排除积液、积血、积气、坏死组织和异物等。

4、放置操作

在手术结束关闭腹腔前,将引流管通过合适的切口或戳孔放入腹腔预定位置,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的组织器官。在主切口缝闭时,缝合筋膜时要注意勿缝住邻近的引流管。

5、固定引流管

将引流管妥善固定在皮肤上,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折叠及脱落,以确保引流管通畅。


腹腔引流管的并发症

1.感染:可因引流管道选用不当、留置时间过久或在引流管护理时无菌操作不严所致。

2.出血:多发生于术后、换药、换管和并发感染时。

3.慢性窦道形成:由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异物刺激、坏死组织或留有死腔、引流物放置时间过长而形成。

4.损伤:由于引流位置较深,解剖关系不清,临床经验不足而损伤周围组织和脏器,如损伤肠管、肝脏、膀胱等。

5.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拔管困难:因术中引流管固定不牢,多在病人活动时脱出,一般再次插管,否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物等可引起引流管阻塞;若固定缝线过紧,留管时间较长,可引起拔管困难。


拔管指征

1、引流管放置后需要严密监测其引流物的量、颜色、性状,如有异常需及时处理,常规每日更换引流袋以便较好的监测。一般待引流量少于每日10ml、非脓性、也无发热、无腹胀等可拔除。
2、记录引流管的置入时间,在停止使用引流管进行引流的24小时后,将引流管拔除,通常是手术2-3天后;
3、如果腹腔内有脓性液体,拔之前需要退管,待脓腔闭合后在将引流管拔除;
4、如果是预防性引流,则需要在拔管前观察7天左右,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在拔管之前做腹腔(积液)彩超以进行评估。


放置腹腔引流的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需要,腹腔内可能安置几种引流管,病人转入病房后必须点清,根据名称或作用做好标志,并接好引流袋,要妥善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折叠。

(2)接引流管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引流管应低于出口平面,防止逆行回流感染.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每30分钟挤捏管道一次,引流管如果无液体流出可能管道被堵塞,要根据实际情况,通知医生处理。

(3)分别观察引流液的量,色,质,正常色泽为淡红色,后期为黄色,清亮液,每日0----100ML,若每小时量大于50ML,持续3小时且呈红色则为异常,或血浆管引流液呈胆汁色,或颜色混浊均为异常,应立即告之医生。

(4)妥善固定导管,病人翻身、下床、排便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滑出者应重新更换新管插入。

(5)需要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注意维持负压状态。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时,负压可达20kpa,可减少腹腔内腔隙和清除积液。

(6)纱布和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若已稳定应在24-72小时内拔除,或更换新的纱布再填塞,腹腔内引流管如2-3天不能拔除者则2-3天转动皮管一次,以防长期固定造成继发性损伤。

(7)如果需要外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药物或作管腔冲洗,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8)若为双套管引流管,注意要保持排气管的通畅,不可将其折叠,外套一薄膜手套,留出孔不可扎紧,以利排气,防止管壁塌陷.
(9)观察引流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压迫组织坏死出血、肠瘘、继发感染、疼痛等及时拔除或换管。
(10)腹腔引流管拔除以后不需要进行缝合,因为腹腔引流管的伤口一般0.3~0.5cm左右,在拔除腹腔引流管之后,伤口一般都可以自行愈合。拔管后1~2天伤口可能有会有少许渗液,如渗液量过多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并换药。     

院前急救联盟
主要推送国际前沿院前医疗、护理急救,以及院内医疗、护理、药品及护理管理、健康管理等内容,为广大的医疗工作者提供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