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献:全球保护区抵御生境丧失的效果参差不齐

学术   2024-10-31 10:00   中国  
(2024年1031)

全球保护区内栖息地的丧失情况


科学问题

在“人类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保护区的扩展和新建是各国为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所采取的主要手段。然而,这些保护区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地减少生境丧失,进而保护生物多样性,一直存在争议。保护区边界内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在受人类活动影响严重的区域。


解决方法
本研究通过多种先进的分析方法,全面评估了保护区在减少栖息地丧失方面的效果。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1.采用合成差异中差异模型(SDID)评估时间维度上的效果
使用合成差异中差异(SDID)模型,结合了差异中差异(DID)和合成控制(SC)模型的优势,评估保护区在时间维度上抵抗栖息地丧失的效果。我们选择年均栖息地丧失比例和面积作为因变量,涵盖建成区、农田、牧场和森林丧失四种栖息地类型。SDID模型通过将处理组与合成控制组的预期结果进行对比,校正平行趋势假设的偏差,并采用50次引导法计算标准误差,确保结果的稳健性。
2.缓冲区分析法评估空间维度上的效果
在保护区边界内外设置1公里间隔的缓冲区,最大范围为5公里,分析了建成区、农田、牧场和森林等五种栖息地丧失的空间变化情况。通过这种缓冲区分析方法,我们能够识别保护区在边界附近减缓人类活动带来的栖息地丧失的空间分布差异。
3.反事实匹配模型解决位置选择偏差
为了解决保护区位置选择的非随机性问题,我们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方法,匹配保护区内1公里×1公里网格与未受保护区域的网格。匹配过程基于五个关键变量:海拔、坡度、1993年人类活动足迹、到城市的旅行时间以及2000年森林覆盖率。这一方法有效减少了由于环境差异而产生的偏差,提高了保护区效果评估的准确性。
4.识别保护区的主要栖息地丧失类型
使用ArcGIS Pro中的区域制表工具,识别每个保护区内2019年占比最大的栖息地丧失类型,并将其定义为主要威胁。同时,记录次要威胁,以帮助分析不同区域和生物群落中的保护区异质性及主要挑战。
5.全程耦合框架分析保护区的影响因素
采用全程耦合框架(metacoupling framework),分析保护区内部与外部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框架分为内部耦合(Intracoupling)、周边耦合(Pericoupling)和远程耦合(Telecoupling)三类。研究中考虑了保护区的建立时间、管理类型(如土著/社区管理与政府管理)、生物多样性重要性、与城市的距离及人类活动足迹等因素,并通过分位数分析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的影响。
6.机器学习模型量化影响因素
通过五种机器学习模型(包括广义线性模型、分布式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机、深度学习和XGBoost),量化不同因素对保护区有效性的影响。分析中使用梯度提升机(GBM)表现最佳,准确预测了栖息地丧失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数据集按75/25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以确保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合成差异中差异(Synthetic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SDID)模型原理

研究结果

2003年到2019年,全球保护区内的栖息地丧失情况显著增加。保守估计,栖息地丧失的面积已覆盖全球保护区总面积的5.55%,并且分布在118,002个保护区中。保护区内栖息地丧失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森林砍伐、农田扩展、牧场扩展以及城市建设,它们分别占总丧失面积的42%32%24%2%。相比之下,小型保护区的栖息地丧失比例显著高于大型保护区,这表明小型保护区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在管理中需给予特别关注,以减少未来的栖息地丧失风险。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保护区类型受主要驱动因素的影响情况,发现53%的保护区受到了森林砍伐的影响,38%因农田扩展而遭到破坏,24%则受到城市建设的影响,另有14%因牧场扩展而丧失部分栖息地。某些保护区内同时存在多种类型的栖息地丧失,其中6%的保护区同时经历了四种栖息地丧失类型,19%具有两种丧失类型,37%则仅表现出一种丧失类型。

图3 全球保护区内栖息地丧失的空间分布、变化和类型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栖息地丧失的“联动效应”,即在部分保护区内,不同类型的栖息地丧失往往会同时发生,进一步加剧了生境的破坏。这表明,不同类型的栖息地丧失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为保护区管理带来了更大挑战。
研究还探讨了保护区在其边界内外对抗栖息地丧失的效果。结果显示,虽然保护区内部也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栖息地丧失,但其丧失率仍显著低于保护区外部区域,从2003年的12.3%差异增加到2019年的13.67%这表明保护区在缓解人类活动压力方面起到了抑制作用。然而,栖息地丧失在保护区边界外2公里处达到峰值,显示该区域的人类活动压力最为显著,特别是由于城市建设、农田扩展和森林砍伐带来的影响。尽管如此,边界附近的高人类活动区域仍然是保护区管理中的主要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措施。

图4 跨越保护区边界的栖息地丧失

在时间维度上,研究发现保护区在遏制栖息地丧失方面存在16年的滞后效应。这表明保护区在设立后,其效果不会立即显现,而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显著的保护作用。具体而言,保护区在抑制城市建设扩展方面的效果较为迅速,通常在12年内便能产生显著效果。而在农田扩展方面,保护效果则滞后长达6年,这表明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有效遏制农业用地的扩张。此外,小型保护区在控制城市扩展方面表现优于大型保护区,而大型保护区在抑制农田扩展方面具有更大优势。这些发现表明,不同规模的保护区在应对栖息地丧失的不同类型时,其效果存在差异。

图5 指定保护区对延缓栖息地丧失的影响

在区域层面,北美洲的保护区在减少农田扩展方面效果显著。然而,尽管部分保护区在控制森林丧失方面表现良好,但森林砍伐仍然是许多保护区面临的重大问题,甚至在一些保护区内加速了丧失过程。南美洲和亚洲的保护区整体上表现优于大洋洲和北美洲,表明区域性因素对保护效果有重要影响。

管理方式对保护区的效果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研究发现,土著社区管理的保护区在减少栖息地丧失方面表现优于政府管理的保护区。土著社区丰富的传统知识及其可持续资源管理的方式在遏制栖息地丧失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优势。

图6 指定PA对延缓栖息地丧失的差异化影响


个人评价

这篇文献在全球保护区应对栖息地丧失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综合运用合成差异中差异模型、缓冲区分析和机器学习模型,系统性地分析了不同区域、栖息地类型和管理模式对保护区成效的影响。研究方法结合了遥感数据、空间分析和生态学模型等多学科手段,展示了较高的学术交叉性和创新性,尤其是在栖息地丧失的时间滞后效应分析和空间溢出效应方面,为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该研究在数据一致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虽然文中采用了多种机器学习模型来量化影响因素,但某些变量(如人类活动强度)由于数据的时间跨度和分辨率不一,可能影响结果的精确性。

原文
Title:
Mixed effectiveness of global protected areas in resisting habitat loss

Abstract

Protected areas are the cornerstones of conservation efforts to mitigate the anthropogenic pressures driving biodiversity loss. Nations aim to protect 30% of Earth’s land and water by 2030, yet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tected areas remains unclear. Here we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over 160,000 protected areas in resisting habitat loss at differ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using high-resolution data. We find that 1.14 million km2 of habitat, equivalent to three times the size of Japan, across 73% of protected areas, had been altered between 2003 and 2019. These protected areas experienced habitat loss due to the expansion of built-up land, cropland, pastureland, or deforestation. Larger and stricter protected areas generally had lower rates of habitat loss. While most protected areas effectively halted the expansion of built-up areas, they were less successful in preventing deforestation and agricultural conversion. Protected areas were 33% mo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habitat loss compared to unprotected areas, though their ability to mitigate nearby human pressures was limited and varied spatially.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eyond establishing new protected area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xisting ones to better prevent habitat loss and achieve the post-2020 global biodiversity goals.


Citation

Li, G., Fang, C., Watson, J.E.M. et al. Mixed effectiveness of global protected areas in resisting habitat loss. Nat Commun 15, 8389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2693-9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景观可持续科学与地理设计
在何春阳教授带领下,北京师范大学“景观可持续科学与地理设计”研究小组坚持可持续科学理念,聚焦人与环境/土地系统,开展不同尺度的景观/区域可持续性研究。自2024年1月起,本号同时发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的相关通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