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文速递 |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定量综述

学术   科学   2024-04-12 09:43   北京  

该文于202443日正式刊登于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杂志。文章第一作者为团队研究生周昱辰,通讯作者为黄庆旭副教授。论文合作人还包括何春阳教授,以及团队研究生陈沛媛、尹丹、周轶晗和白岩松。






研究背景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EA)首次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uman well-being, REH)进行全面的评估后,已有大量文献从不同角度对二者关系进行阐释。通常认为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 ES)对于人类福祉(Human well-being, HWB)具有促进作用,这一过程可能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MEA, 2005),通过改变ES的供给与需求,与之相关的福祉也可能产生复杂的变化(图1, a);反过来,也可以基于HWB通过其他要素对ES进行反馈(Leviston et al., 2018; 1, b)。社会经济因素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特定群体获取ES的能力,从而影响HWB水平(图1, c, d)。自然因素对REH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图1, e)。

1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概念框架

考虑到REH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综述将对全球范围内的REH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本综述将回答以下问题:1)具体案例中的ESHWB之间表现出怎样的关系?2)现有REH研究使用了哪些概念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未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3)我们基于综述结果总结出REH框架、研究方法和主题的进展。综述结果将补充已有综述未涉及的地区和REH类型,有助于未来研究建立新的理论-方法框架,并为新的研究领域提出展望。





研究方法

本综述基于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PRISMA)流程筛选文章。首先,我们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检索1997-2020年提及ESHWB的实证型文章,共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检索以“ecosystem service*” “human well-being”“case”为关键词,共得到276记录。然后根据标题和摘要排除与ESHWB无关的文章,初筛结果为85篇。

进行第二次检索时,我们增加“environmental service*”“landscape service*”作为ES关键词。HWB方面,我们加入了初筛中提及超过5次的福祉关键词,包括“health”、“income”、“earning”、“security”、“poverty”、“livelihood”、“earning”、“econom*”、“food”和“water” ,共检索6658篇文章。再次进行初筛,从中排除第一次检索的结果以及无关文章(n=6472),最后保留186篇。

合并两次初筛结果得到271篇文章,我们阅读这部分研究全文,排除综述和仅将ESHWB作为研究背景的文章(n=200),最终得到71篇关注REH的实证型论文。

2 基于PRISMA的文章筛选流程






研究结果
1 REH研究概况

关注REH的实证研究选择的研究区主要分布在欧洲(3930%),然后依次是亚洲(3527%)、北美洲(24, 18%)和非洲(21, 16%)、南美洲(8, 6%)和大洋洲(3, 2%)。其中11篇(17%)文章研究区包括多个区域。

从研究区数量看,所有文章中提及最多的是城市景观系统(20%),海岸与海洋系统(13%)、流域(9%)和森林(8%)也在研究中受到一定关注,然后是保护区(6%)和湿地(4%)。农业系统(2%)与山地(1%)的提及次数最少。另外,部分研究没有明确指出研究区的景观类型,仅介绍研究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在本文中归纳为其他类型(36%)。

3 研究区位置与景观类型

2 关系框架

约一半以上的文章(39篇,55%)使用了研究REH的概念框架,主要包括上文提到的MEA框架、生态系统级联框架(Ecosystem Cascade Framework)、SESSocial-Ecological System Framework)框架、DPSIRThe Driver-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框架、TEEB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 Framework The Economics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 FrameworkHWBIHuman Well‐Being Index)框架(表1)。另外,有24篇文章(34%)应用了原创或改编的框架。部分文章在REH实证研究之前首先确定了概念框架,也有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新的关系框架。

表1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框架
3 研究采用的方法

我们分类统计了ESHWB以及REH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将每类方法中的研究分为定性、定量和定性定量结合这三种(图4)。ES研究分为采访/调查、价值量评估、参与式方法等七种方法类型,HWB的研究分为五种方法类型,REH的研究相较于前两者,多了相关、回归等统计方法。采访/调查法多通过面对面访谈、问卷等直观形式来收集与ESHWB相关的信息。价值量评估以货币化的方式呈现结果,属于定量研究。参与式方法指的是利益相关者以参与性方式加入到ESHWB的识别过程中并表达偏好,从而为研究者提供不同信息(Burdon et al., 2019)。相关、回归等统计方法是在对ESHWB量化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学原理来定量描述二者间的关系(Maltitz et al., 2016; Jiao et al., 2019)。

4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方法
4 受关注的ES与HWB类型及关系

就生态系统服务而言,供给服务受到最多关注。在所有研究中共提到191次,包括13种服务类型,其中淡水、食物、木材和药物被提及超过20次。支持服务所受的关注最少,仅被提及38次,所属的服务类型包括生境、生物多样性、养分循环和土壤形成。调节服务提及116次,包括水量调节、气候调节与侵蚀调控等10种类型。文化服务被提及137次,包括休憩娱乐、教育科研以及旅游等9种类型。

人类福祉的五个维度中,良好生活的所需基本物质受到最多关注,共提及57次,包括生计、收入、食物、水、住所和其他基本物质。健康维度也受到较多关注,共提及31次,但其中19篇文章没有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行区分,仅笼统地归纳为良好的健康状态。社会关系维度被提及20次,其中有4篇文章关注家庭关系。安全维度中除了利益相关者自身的安全,资源安全也受到一定关注。另外,自由与选择、知识/技能以及决策能力也分别被研究1274次。

5 受关注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

6 受关注的人类福祉类型
研究共关注26ES14HWB之间的关系(表2)。二者主要表现为正向关系,约占总数的71%,仅4%ESHWB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另外25%的论文中ESHWB的关系较为复杂,在不同的研究中结论可能存在矛盾,或无法明确影响为正面或负面。

表2-1 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

表2-2 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

5 利益相关者影响

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REH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部分研究考虑利益相关者属性带来的影响。常见的属性包括年龄、社会地位、教育水平、种族、性别、收入/财富、生计活动/职业、地理位置和其他因素(图7)。总体而言,关注利益相关者之间差异的研究较少,即使是分析次数最多的生计活动/职业也仅被15%左右的文章提及(图7)。此外,性别和年龄的提及次数较多(图7),但主要作为参与研究的利益相关者背景介绍,而非主要的研究对象。生计活动与地理位置可能与ES直接相关,因此作为主要的研究属性。

7 影响利益相关者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福祉的属性(A: 年龄; C: 阶级; E1: 教育; E2: 种族; G: 性别; I: 收入/财富; L1: 生计活动/职业; L2: 地理位置: O: 其他)





结论
理解REH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梳理了REH实证研究的发展状况,结果发现,在MEA框架提出后REH受到广泛关注,年发文量与被引量逐年增加,但大部分文章仅以此作为研究背景,验证二者关系的文章数量仅71篇,年发文量在2017年之后维持在10篇左右,且发展滞后于框架性概念论文。另外,当前缺少对REH关系时间变化和大空间尺度的研究,大部分研究主题也局限于ES贡献的HWB类型、二者关系方向与关联程度。以上发现说明该研究领域尚存在许多局限和挑战。

为了突破当前的研究瓶颈,未来需要对研究框架、方法与主题进行改进与深化。在框架上,需要更具体地定义福祉类型,并阐述ESHWB的作用路径。在方法上,将参与式方法与定量研究结合,考虑利益相关者对REH的干预以及ES与不同群体福祉作用的差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在主题上,从关系方向与程度深入到机制研究与模拟,结合揭示二者作用机制的框架和系统动力学等方法,考虑ESHWB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过程,并基于影响因素的变化预测未来的HWBREH





摘要

Alth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uman well-being (REH)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policy-making,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is still lacking. To address this gap, we conducted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mpirical studies focusing on the REH based on the PRISMA framework. Our review highlighted the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terms of conceptual frameworks, methods, and major themes. We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consensus on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for human well-being, and only 35% of the empirical studies applied one of these systems. More than half (53%) of empirical studies on REH were qualitative, and the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were the most popular method. In terms of the typ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uman well-being, provisioning services and basic material for a good life received the most attention with 191 (out of 482) and 57 (out of 131) mentions, respectively. Future research must be more clearly framed in terms of defining types of human well-being. Methodologically, on the one hand, we should factor in stakeholder prefer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develop methods revealing the mechanisms and pathways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uman well-being.

文章引用:Zhou, Y., Huang, Q., He, C. et al. A bibliographic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uman well-being. Environ Dev Sustain (2024). https://doi.org/10.1007/s10668-024-04791-3

景观可持续科学与地理设计团队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景观可持续科学与地理设计
在何春阳教授带领下,北京师范大学“景观可持续科学与地理设计”研究小组坚持可持续科学理念,聚焦人与环境/土地系统,开展不同尺度的景观/区域可持续性研究。自2024年1月起,本号同时发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的相关通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