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组硕士生戴一华、陈沛媛、龚炳华和张笑颜顺利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学术   2024-05-23 22:25   北京  

2024522日上午,北师大景观可持续科学与地理设计团队2021级硕士生戴一华、陈沛媛、龚炳华和张笑颜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三层第五会议室顺利举行。4名毕业生分别以《基于水源地的中国城市水资源短缺评估研究》、《官厅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关系——基于客观和主观双视角的研究》、《绿洲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和《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青藏高原城镇景观格局优化模拟研究——以雅鲁藏布江中游为例》为题,参加并通过答辩。

会议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于德永教授担任答辩主席,与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邬建国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的余强毅研究员,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何春阳教授、黄庆旭副教授、刘志锋副教授和沈石讲师共同组成了答辩委员会。2022级硕士生吕彩凤和段晓宇共同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共有二十多名师生参加了此次答辩会。

答辩委员会认为,论文《基于水源地的中国城市水资源短缺评估研究》基于水源地和城市之间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对中国91座人口超过100万的研究城市开展了水资源短缺评估。该研究是对已有城市水资源短缺评估的补充,能够为识别缺水城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措施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目前面临比较严重的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并且多数城市的缺水程度正在增长,城市人口和水源地内水资源量变化均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论文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写作规范、结论可信。戴一华在答辩过程中汇报流畅、表达清晰,展现出良好的科研素养。

戴一华答辩现场

论文《官厅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关系——基于客观和主观双视角的研究》结合生物物理模型、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官厅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定量对比分析了模型测量和居民感知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与居民福祉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发现生态系统服务感知值与其模型测量值有一半在不同人群间存在显著差异,两种视角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对主观福祉的影响路径具有高度相似性,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该论文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数据翔实、方法得当、写作规范、结论可信。陈沛媛在答辩过程中汇报流畅,回答问题准确清晰。

陈沛媛答辩现场

论文《绿洲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从规模和空间形态两方面,使用情景分析、城市扩展模拟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为绿洲城市划定了增长边界。划定的绿洲城市增长边界减少了城市扩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为未来区域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参考,对于实现绿洲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思路清晰、数据详实、方法得当、写作规范。龚炳华答辩充分,展现出了优秀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龚炳华答辩现场

论文《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青藏高原城镇景观格局优化模拟研究——以雅鲁藏布江中游为例》量化模拟了雅鲁藏布江中游历史和未来城镇景观格局与动态,分析了生境质量、碳储量和粮食产量三种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评估了历史与未来城镇景观动态对这三种服务的影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优化了雅鲁藏布江中游未来城镇景观格局,对比分析了不同情景下未来城镇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可能造成的影响,对促进青藏高原城镇景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数据可靠,结论正确。张笑颜在答辩过程中陈述清楚、逻辑清晰、回答问题准确,表明该生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张笑颜答辩现场

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表决,一致同意戴一华、陈沛媛、龚炳华和张笑颜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并建议学校授予上述4名毕业生理学硕士学位。

4名硕士毕业生与导师及答辩委员会成员合


景观可持续科学与地理设计团队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景观可持续科学与地理设计
在何春阳教授带领下,北京师范大学“景观可持续科学与地理设计”研究小组坚持可持续科学理念,聚焦人与环境/土地系统,开展不同尺度的景观/区域可持续性研究。自2024年1月起,本号同时发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的相关通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