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影制片厂 - 保卫胜利果实

文摘   2025-01-22 09:02   陕西  

保卫胜利果实

电影《保卫胜利果实》,东北电影制片厂1951年摄制,根据立高原著改编,伊琳、李恩杰执导,刘春霖、车毅、苏里、李慧颖主演。

1946年的解放区,翻身农民梁永清和妻子春妮带着孩子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的朋友、同村青年侯玉成与未婚妻大俊经常到他们家玩。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议,进攻解放区,逃亡记者二阎王勾结匪军,抓走了梁永清。第二天,解放军救出了梁永清。
为了保卫胜利果实,梁永清、侯玉成报名参加了解放军。第一次上战场,梁永清与老战士张大牛去侦察地形。由于没有经验,梁永清暴露了目标,使一个战友受伤。第二次执行任务,梁永清和张大牛解决了敌人的一个地堡,俘虏了一些敌兵。梁永清也在战斗中逐渐成熟起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战士。在东山镇南黄土岭的阻击战中,妄图突围的国民党兵团司令下令焚烧老百姓的民房,逃难的老乡见到解放军,纷纷诉说蒋匪军的暴行。梁永清所在班负责守卫一座土山,敌人发动了多次进攻,大牛、永清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终于守住了阵地,为我军大兵团合围敌军争取了时间。接着,我军大举反攻,大牛在战斗中被敌人坦克炮火击伤,他忍受着伤痛,炸毁了敌坦克,扫清了我军前进的障碍。梁永清在攻占敌司令部的战斗中,也炸毁了敌人的大地堡,活捉了敌兵团司令。
在全中国解放后,为了建立强大的国防军,部队抽调了一些骨干分子到特种兵团学习,梁永清、张大牛、侯玉成都榜上有名,他们牢记着人民的重托,走上了新的岗位。



电影传奇-保卫胜利果实 红旗街1118号



配字幕




伊琳(1915-1979),原名许崇琪。1937年,加入上海救亡演剧第三队,进行抗日宣传。次年7月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后曾任山西晋东南太行山“鲁艺”分校戏剧系主任教员,八路军前方总部实验剧团团长,陕甘宁抗大总校文工团艺委会主任,《延边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延边话剧团团长。这期间,先后创作了《大保嫂》、《百团大战》等剧本。1946年10月,被派到东北电影制片厂任电影导演。1948年创作了小型电影文学剧本《留下他打老蒋》,并任导演。
1950年,和吕班合作导演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第一部故事片《吕梁英雄》,1952年,被调到中央电影局任艺术处处长。1956年,去越南帮助培训电影艺术创作人员。1958年,被调到珠江电影制片厂工作,导演了《接班人》,《慧眼丹心》、《大浪淘沙》等片,《大浪淘沙》是伊琳的重要代表作,在导演处理上独具匠心,塑造了一群性格鲜明,具有时代情感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表现出深厚的生活积累及其驾驭革命历史题材的能力。
1979年11月27日,伊琳去世,终年64岁。



李恩杰(1914-1974),生于江苏无锡。1938年2月到武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五期学生总队一大队二中队任司书。后考入“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攻读舞台设计和导演两系。1941年赴重庆,先后为中央青年剧社,中华剧艺社,怒吼剧社,神鹰剧团等演出的《秦良玉》、《边城故事》、《忠王李秀成》、《北京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大雷雨》、《芳草天涯》等中外剧目从事舞台美术设计,颇有影响。1946年到上海与重庆戏剧专科学校部分师生组织“上海观众演出公司”,担任《结婚进行曲》、《天国春秋》、《清宫外史》等剧的舞美设计。同时加入昆仑影业公司,为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任美术设计,1947年后又为《大团圆》等做美术设计。
1949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在影片《内蒙人民的胜利》中任美术设计兼副导演。1950年与伊琳合作导演了影片《保卫胜利果实》,1951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参加导演影片《一贯害人道》。后相继导演故事片《马兰花开》、《矿灯》,纪录片《红旗飘飘》、《北京的星期天》,杂技艺术片《春燕展翅》,并参与导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片《东方红》等。
1974年9月16日,李恩杰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岁。





END





关注“我们”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们
私人体验与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