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闽江橘子红》,上海电影制片厂1955年摄制,张客执导,李玲君、张伐、戴耘、史久峰、张雁、白穆主演。影片讲述一个新中国成立初期闽江边白花洲一个橘农互助组成长的故事。
1950年代,福建闽江。白花洲互助组长李银花(李玲君 饰)和共青团员杨小龙(史久峰 饰)自幼青梅竹马,有着共同的志向。小龙的父亲杨才发(张伐 饰)是单干户,在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上父子俩有分歧。银花组里也有几个自私自利的人,他们因评工分不合理起过争执,后来银花主持公道,才化解了矛盾。小龙想借父亲生日让银花帮他做爸爸的工作,结果串门的安安(史原 饰)一通瞎说反而让杨才发更加生气。桔树闹起虫灾,杨才发想用独家“秘方”灭虫,结果失败。关健时刻,银花依靠上级党组织,从区上运来了杀虫剂和喷雾器,帮桔农们度过了难关......
浪下三吴起白烟
李玲君,生于1931年6月,山东人,1946年开始从事文艺工作。她曾因在《渡江侦察记》中成功地塑造了刘四姐,而荣获1949年-1955年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章一枚、影片获一等奖。她拍摄的影片还有《金银滩》(饰看茂)、《闽江橘子红》(饰李银花)、《不夜城》(饰沈银娣)、《钢人铁马》(饰张小妹)、《春苗》(饰阿芳嫂)、《第二个春天》(饰钱玉瑾)、《飞来的女婿》(饰小兰娘)、《清水湾淡水湾》(饰宁大婶)、《波斯猫在行动》(饰柳嫂)等。
早在五十年代中期,李玲君就把刘四姐(《渡江侦察记》)这位智勇双全的女游击队长形象深深地镌刻在观众记忆的屏幕上。八十年代,她又以扮演小兰娘(《飞来的女婿》)这一富有喜剧色彩人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笑声。
李玲君第一次上银幕,就是在解放后上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农家乐》中扮演一位不知名姓的农村姑娘。那时,她刚从驰骋在解放战争战场的华东军区文工团转到上影。
从《农家乐》开始,李玲君就把自己的艺术生命紧紧地和电影维系在一起了。她相继在《女司机》《金银滩》《渡江侦察记》《闽江桔子红》《不夜城》《蓝光闪过以后》以及《飞来的女婿》等十多部影片中扮演过角色。
数十年来,除了少数影片外,李玲君扮演的大都是配角;即使在“刘四姐”蜚声影坛后,他仍然十分谦恭地扮演一些不起眼的角色。她说过:“对一部影片来说,角色有主、配之分;但对一个演员来说,全都是创作。”她还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主角和配角一样都具有创作的天地,都具有开掘的深度,都一样能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因此扮演配角同样需要生活,需要对角色的深刻理解,需要动脑筋、下苦功。
李玲君刚踏上银幕的时候,还是一个十多岁的扎小辫子的解放军文艺战士,她感叹时间的匆匆流逝,更感叹自己对电影事业所做的工作太少。她说:“现在年纪大了,更觉得时间的宝贵,反而比青年时期更注重珍惜创作的机会,只要有适合我演的角色,哪怕只有一、二个镜头我都会积极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