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不改导致了他们的覆亡

时事   2024-12-17 17:03   日本  

面对内忧外患,清末中国进行了三次改革尝试。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清末新政,每一次改革都彰显着统治者在"改"与"不改"之间的纠结与徘徊。

洋务运动看似轰轰烈烈,从创办军工企业到培养新式人才,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它抱着“中体西用”的先天固执,没有触及任何政治体制的一根毫毛。即使在经济领域,也只允许搞一些官办或官督商办企业。统治者想把西方的技术嫁接到皇权专制之上,无异于把跑车引擎装在马车上,注定徒劳无功。

戊戌变法想借助一个儿皇帝走得更远,却死得更快。维新派拿出了触及制度的改革,但他们低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扑力度。短短百余日的变法,犹如昙花一现,却暴露出统治集团最敏感的神经:任何触及制度根基的改革,都会遭遇最严厉的镇压。戊戌喋血,不仅是守旧派对维新派的胜利,更是专制统治对现代化改革的全面拒绝。

到了清末新政,改革已经带上了末路狂奔的色彩。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看似给了臣民一些基本权利,实则是用立宪的外衣来包装绝对君权的实质。1911年成立的皇族内阁,更是暴露出统治者的真实意图:他们宁可让半数以上的内阁成员由皇族把持,也不愿意真正放权。这种虚与委蛇的改革,不过是垂死挣扎的清王朝给自己画的最后一个妆。

三次改革的表与里,勾勒出一幅令人深思的历史图景:表面上,统治者在释放改革意愿,实质上,他们始终在守护着那个不能触碰的核心——皇权制度。

慈禧太后有个"四不变"宣言:三纲五常不能变,祖宗之法不能变,大清朝的统治不能变,自己的最高皇权不能变。这个“四不变”昭示的顽固心理是:任凭时局如何波诡云谲,他们宁可葬送江山,也要死扛到底。

清王朝的"不改"清单,以满汉分治为基本国策,表面上是在维护满族统治的合法性,实则是在自我割裂,将自己推向与时代潮流对立的境地。官僚集团的特权更是被奉若神明,任何触及这一利益集团的改革,都会遭遇雷霆万钧的反扑。

在经济领域,他们的固守同样令人窒息,任何试图打破官方垄断的举措都会遭到强力阻挠。满族八旗的经济特权成为沉重包袱,他们享受着朝廷的优渥供养,成为改革的最大阻力。对私人资本的戒备和压制,更是把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萌芽弄得奇形怪状。

文化观念的僵化则是更顽固的堡垒。根深蒂固的天朝上国优越感,使统治者始终无法正视世界格局的变化。他们只想要西方的船坚炮利,却对制度文明唯恐避之不及。这种文化上的自我封闭,使得清王朝只能透出一股坐井观天的晦气。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统治者越是想要牢牢把控权力,权力就越是从指缝中悄然流失。洋务运动带来的权力下沉,使得地方督抚的势力不断壮大。各地督抚掌握着可观的财权和军权,与中央形成了微妙的制衡。

新式知识分子的崛起成为无法阻挡的潮流,维新思潮的影响所及,已经远远超出了统治者的想象。留学生群体的形成,更是在社会各个层面播下了变革的种子。这些接受新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成为了冲击传统体制的先锋力量。

当他们沾沾自喜于《钦定宪法大纲》的绝妙设计时,整个帝国的根基已在摇摇欲坠;当他们在皇族内阁的构架中自我陶醉时,革命的火种已在地方遍地开花;当他们把召开国会拉长到九年之后时,新式知识分子的思想早已跨越了君主立宪的藩篱。

结果,哪里还有九年时间让你来虚耗?仅仅几个月,武昌有事。

历史已经证明,所谓"坚决不改"的东西,往往就是最该改的地方。慈禧太后的"四不变",与其说是一份守成宣言,不如说是一份自我判决书。当他们把皇权的稳固置于国家前途之上,把满族利益置于民族复兴之上,覆亡的种子就已种下。

中西ABC
在中西比较中探寻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共识路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