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铁兼并美国钢铁前途恐凶多吉少
财富
财经
2024-03-21 01:15
云南
美国工会和政治家均反对。以往日企并购美企也多收获苦果。
作者:研究院专稿
图源:图虫创意
2024年3月15日,为了能够顺利并购美国钢铁公司,日本制铁(日铁)在2万亿日元(约140亿美元)基础上,再追加2000亿日元(约14亿美元)投资,决意拿下此项目。
半个月前的2月28日,日铁公开说,在并购美国钢铁一事上,已经与全美钢铁工会(USW)签订了保密协定(NDA=non-disclosure agreement)。当然全美钢铁工会对来自日本的并购一直持反对意见,但签订保密协定后,双方均可根据各自的需求就协商过的内容对外发布信息,各自去争取舆论、政治家的支持。对日铁来说,更愿意在这个基础上较多地获得美国舆论及政治家的支持。
不过,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年,日铁的算盘似乎不那么容易达成。3月14日,现任总统拜登公开说“美国钢铁一直是家美国企业,这点不可或缺”,表明了反对来自日本并购的态度。与拜登争夺下任总统的特朗普,早在1月底就已经公开说“我会立即阻止(来自日铁的并购)。”两位争夺下任总统的候选人均已经表明了态度。日铁能做的也只是再度追加10%的投资,拿出2万2000亿日元的投资,争取成功实现并购。从钢铁企业的规模看,到2022年为止,日铁的钢产量为4437万吨,居世界第4位,美国钢铁则为1449万吨,居第27位。2月底,美国钢铁的股价为每股45.59美元,日铁则要以每股55美元的价格收购市面上的股票。并购一家著名的美国企业,没有事先对政治家的游说,没有本国政治家出面沟通,自然会非常艰难。日铁在宣布与全美钢铁工会签订保密协定之前,应该已经做了美国方面的工作。2024年4月,岸田文雄首相作为国宾访问美国时,日本非常希望美国能够在日铁的并购事项上给日本一个巨大的回赠礼品。不过现在看起来,不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似都难以改变态度。日铁并购的政治大关,看来很难逾越。为何日铁如此热心?为何在3月13日,美国钢铁的股价已经跌倒每股40.86美元的时候,在一点不收缩原先的每股55美元报价(每股溢价25.70%)情况下,再度追加10%的投资?尤其在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期的收益只有9269亿日元的情况下,拿出比两整年还要多的收益去并购一家十年中七年亏损的企业,日铁这个账是怎么算的,费人琢磨。日本(针对中国)的“经济安保”,美国(与中国的)“脱钩”或者“去风险”政策,让日企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不论是谁当选为下任美国总统,对中国的“脱钩”或者“去风险”政策不会发生转变,尤其特朗普那样的人当选后会更加提升美国对国外产品的关税。在美国一年使用1亿吨钢铁,国内只能生产8000万吨的时候,美国不仅不会从中国进口钢铁,甚至对从日本等同盟国进口的钢铁也会课相当高的关税。此时到美国本土去生产钢铁,市场前景应该不错。日铁高管在回答日本媒体采访时,强调了这两年美国钢铁的盈利能力。2023年大致一年获利10亿美元,折算成日元大致为1500亿日元,大致14年时间能够回收并购成本。按日本媒体的说法,目前亚洲(主要是中国)一吨钢的价格为600美元左右,美国则为1100美元,美国已经比中国高出了将近一倍,今后如果美国一直执行高关税政策保护国内市场,国内钢铁又需求旺盛,钢铁涨价空间较大,回收并购投资的时间也许能够更短。在资源和技术层面,日铁更看好北美的铁矿资源及美国钢铁的电炉技术。2023年11月14日,日铁向加拿大的矿山企业Teck Resources(泰克资源)出资2000亿日元,获取了该公司20%的股份,这样一来,该公司已经能够在北美获得稳定的铁矿资源。在冶炼技术上,美国企业更擅长电炉炼钢,而电动车等新产业需要的电磁钢板相对不足。日铁的相关技术正好能够填补美国市场。“外国企业想在美国从事绿地项目,有不少困难。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并购。”日铁桥本英二总裁回答日本媒体采访时说。日企看好的正是这种由“经济安保”、“去风险”所保证的今后数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内良好的商业条件,感觉企业去美国投资能赚到钱。在日铁以背水一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态势进军美国市场的时候,人们也许会想到2006年东芝公司出资54亿美元(当时约6370亿日元)巨资,并购美国核电企业西屋公司的往事。从日本媒体的报道看,当时东芝准备用17年到18年时间回收并购投资,后来随着世界各国大干快上,纷纷准备上核电站的后,东芝回收投资的时间缩短到了13年到14年左右。但天公不作美,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东京电力公司核电站因天灾人祸,发生世界最高级别的7级核电事故,受此震慑,数年时间内,世界几乎所有核电站的新建及扩建计划基本都停顿了下来,东芝不仅没有回收任何并购的投资,反而背上了西屋这个巨大的亏损包袱,最后落到退市、重组的地步。上个世纪80年代,日铁的前身新日铁、住友金属工业均去美国做过投资,到了90年代以后,日企纷纷从美国撤退。投资美国钢铁行业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是21世纪以后这段往事几乎不太被人提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