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永远幸医疗一样在华设立独资医院的时机到了?本田在华销量倒退至10年前

财富   财经   2024-09-15 11:50   广东  

2024年9月上半月,中文媒体较多涉及了大举投资车用动力电池的日本车企、在华设立独资医院的永远幸医疗集团、本田、川崎重工。


作者:研究院专稿

图源:图虫创意

2024年9月上半月,中文媒体报道和评论较多涉及的中日经济关系内容及日本企业主要如下。

日企投资万亿日元发展动力电池,舆论认为不足为中方虑

9月初,据媒体消息,丰田汽车、日产汽车、松下、斯巴鲁、马自达等日企计划投资总计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95亿元)将日本电池的生产能力扩大约50%,投资将主要用于生产汽车电池。日本经济产业省将提供3500亿日元(约174亿元人民币)的援助。但中方舆论认为,日企仍然将难以挑战中国动力电池的领先位置。

分析认为,从产能来看,松下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日本,相比宁德时代等中国企业全球范围配套能力较弱;从技术来看,松下坚持三元锂电池,成本较高,用来破局的4680电池也一度陷入难产。假使松下实现了量产,但最终装车量为多少,目前还不好确定,毕竟从成本来看,难以与磷酸铁锂等同台竞争。

丰田全固态电动汽车电池目前定的基调是在2030年左右量产,但工艺、成本问题的攻克并不顺利。

日产投建成本更优的磷酸铁锂电池工厂,但与中国企业相比没有成本优势。

而中国动力电池发展的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今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榜单中,有六家来自中国,日本只有松下一家。中国企业的合计市占率达65.3%,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4个百分点。松下市占率仅为4.3%,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像永远幸医疗一样在中国设立独资医院的时机到了吗?

9月8日中国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这为外资在中国设立医院打开了一扇大门。

事实上,早在2014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上海自贸试验区开设外商医疗机构,但最终能落地的极少,目前上海有十几家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其中外商独资医疗机构仅有一家,即日资的上海永远幸妇科医院。这家医院属于日本永远幸医疗集团第17家连锁医疗机构,专门从事辅助生殖相关治疗。

2015年上海永远幸妇科医院落户上海自贸区外高桥保税区,于2016年5月正式营业。据了解,医院开业三年后即开始盈利纳税,累计服务16万余人次。2020年医院成为上海市首批国际医疗旅游试点机构之一。

相比于中国的医院,永远幸妇科医院的费用、技术与服务体验与其他医院形成了“错位竞争”。医院引入日本的先进技术与服务模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特别受到中高收入人群的欢迎。据了解,近日,永远幸(海南)医院作为集团第18家连锁医疗机构也刚开诊。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外资医院诸多落地细则仍需填补完善,比如,中国对干细胞疗法、基因诊断等先进技术对本土企业尚未完全放开,是否对外资医院开放?外资医院的收费定价、是否进入医保机构等重要问题都还没有明确。

本田在华销量倒退至10年前

根据本田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今年8月本田在华销量同比下降44%,降至5.69万辆,连续7个月低于上年同期。今年1-8月,本田累计在华销量同比下降27%,降至52.54万辆,倒退到10年前的水平。

面临市场急剧变化,近期本田在华已经迎来重大调整,继今年5月广汽本田在其生产员工中征集自愿离职人员后,东风本田从8月底已向2,000多名员工提出了裁员方案。东风本田发表声明称,这一人员优化措施是为了确保公司的可持续运营,并加快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战略步伐。本田还计划关闭或停产在中国的7家汽车工厂中的2家。

长期以来,本田的思域、飞度、CR-V、雅阁是经典且持续热销的燃油车车型,但这些车型却在今年销售严重受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被年轻人“抛弃”。

一名本田4S店销售经理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客户回访,我们店里四分之一的客源都被新势力或者是新能源品牌抢走了。”新能源品牌无论在外观、内饰、智能化以及电动车使用成本,政策鼓励等多方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们更加契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即使在本田粉丝看来,本田也让人失望。中国车企可以每年推出两三款造型新颖别致、科技感强的新车型,在人机交互系统到智驾系统,均处于全球领先。但像CR-V、雅阁这样的车型卖了这么多年,无论外观设计、科技感和智能化方面均缺乏亮点,但售价却很高。

本田也意识到这点,去年7月本田中国宣布,2025年前电动化比例达到50%以上,2027年后不再投放燃油新车。今年4月,本田中国发布全新电动品牌“烨”。但从目前来看,正在大幅调整产能的本田还没有功夫将烨S7和烨P7的量产提上议程。未来即使量产了,如何面对中国企业强有力的价格竞争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川崎重工与中国企业结盟应对中国的竞争对手

9月8日,川崎重工与中国企业艾迪精密合资成立的艾崎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典礼,合资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高端液压泵、液压阀和液压回转马达。

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近些年迅猛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液压行业第二大市场,但高端液压件长期依赖外资品牌,进口额居高不下,而且还经常供需紧张,交付期延迟,艾迪精密看到了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但国内新兴的替代企业迅速崛起,如恒立液压公司,其销售额是艾迪精密的4倍多,净利是8倍多,艾迪精密希望能够通过与国外品牌合资,在技术、产品和规模上能够快速提升。

同样,对川崎重工而言,近年来以恒立液压为代表的中国液压系统供应商的快速成长,其在中高端液压系统配套领域的发展,给川崎重工业务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据川崎重工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在中国液压系统销售额约20亿人民币,和巅峰时期独占鳌头的局面相比下滑幅度剧烈。

面对共同的竞争对手,川崎重工与艾迪精密组建合资公司,借助中国合作伙伴的建厂优势和成本优势,不失为明智之举。



更多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

深度文章,欢迎关注↓↓

言谈霓虹
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负责观察典型日企在中国的成功与失败,探究其经验和教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