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十二中学创办于1957年,坐落于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为省二级达标学校。几十年来,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毕业生,涌现出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洪茂椿、留德卫星测控专家许国昌、留法博士林青龙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福建省平安校园”“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示范校”“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单位”“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莆田市文明校园”“ 莆田市高中教育教学优质管理奖”“ 莆田市高中教育教学管理进步奖”“ 莆田市初中教育教学管理进步奖”等荣誉称号。学校现有55个教学班,教职工216人,学生2704人。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办学目标,聚焦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新课程改革,全力提升师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机制。
学校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规范议事规则,强化思想引领,夯实信仰基石;聚焦高质量发展,彰显党建领航力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治理体系架构;发挥党组织与党员作用,助推中心工作稳步前行;坚持党建引领,树立党员先锋旗帜;健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整洁、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
围绕党的教育方针,整体规划、系统设计校园文化,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特色文化品牌,赋予师生强烈的情感认同和明确的价值引领。新建办学思想体系墙体一面、一图看懂十二中展板、学校发展简史展板等,凝聚“团结、勤奋、进取、奉献”的学校精神,成为引领学校师生团结向上的独特文化印记。
学校重视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建立校园报警点,完善警校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安全主题教育,开展消防、地震等安全演练,校园环境安全。
校园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了“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每一棵花草都在启智”,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意蕴。(图片6)
师生同心致力于节约型校园、绿色校园建设,节粮、节水、节电活动有部署、有措施、有成效,形成了良好风尚。
探索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改革,注重真实情境下的学科知识应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提升学生学习信心,最后进行课堂巩固训练,检验教学的有效性。
开展多样化的校本教研活动与校际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每年定期开展教学技能比赛,考查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与应用,主要考核项目包括板书设计、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片段教学等内容,推选优秀教师参加区市比赛。今年我校教师获得区级一等奖1人、区级二等奖4人、区级三等奖4人的优异成绩,进一步激发我校教师参与教学技能提升活动的积极性。
莆田市进修学院学科中心组定期开展挂校帮扶活动与教学视导,学科组组织教师培训,城厢区进修学校组织“送培下乡”“送教下乡”活动;我校与长乐一中、莆田五中、莆田三中、莆田十八中、九华学校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外派部分教师前往宁夏、新疆进行支教服务。
近五年来,在教学改革的强劲东风吹拂下,教师们如同茁壮成长的树苗,专业素养得到了卓越的提升: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区骨干教师36人,区兼职教研员7人,市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1人,区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2人,市区名师工作室成员20余人;参加技能大赛,获得市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4人,区一等奖12人,二等奖12人,三等奖16人;共有6个省级课题,14个市级课题,33个区级课题结题;在CN刊物上发表论文136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
聚焦培根铸魂,着眼润心泽行。学校始终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办校理念、办学特色和学校发展等内容相结合,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开展师德师风动员大会,签订师德师风责任状, 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高法治素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师德内涵,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带动让全校师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知四史、明大德、立大志,开启新征程。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系列化的升旗仪式及班队会,是师生的每周思政课,成为了全体学生学会爱国、学会做人、坚定成长信念,励志全面发展的首要体验阵地。语文节中的经典诵读、课本剧展示,体育节中的集体拔河比赛、耐力长跑比赛,高三成人仪式等则是全体师生的每月思政课,同时各类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多方位驱动,行成我校的系列思政课程阵地。
学校一直致力于链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各类主题实践、传统节日活动围绕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核心素养目标,设计项目化任务清单,从出发到返回,任务明确,评价追踪,形成行走的思政课资源。
学校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升旗仪式、讲座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教育、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法纪安全教育等特色德育活动,促进了校风、教风、学风的显著提升,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张鑫、陈燕晶获得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全国一等奖,徐心怡、林博智、林智炫获得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全国三等奖,颜仪、郑亮亮获得第二十一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三等奖,许鑫获得2023年大梦杯福建省青少年数学水平测试三等奖。
开展丰富多彩的拓展课程和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共开设了压花、涂鸦、舞蹈、绘画、书法、音乐、无人机等20余个社团活动课,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蔡金灼获得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福建省赛二等奖,冯泰涵、詹逸强、方冠杰获得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福建省赛三等奖。
积极探索推进体育美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严格落实体育“阳光运动1小时”,打造校园“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科技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社团展示等活动样板,通过融合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团建设、赛事训练、艺术展演等多元育人场域,让学生站在更多更优质的赛场(舞台)最中央。王伊琳获得福建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书法类省级一等奖,林钰获得第七届福建省“小小消防员”儿童绘画比赛一等奖,朱凯涵获得福建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书法类省级二等奖,王伊琳获得“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软笔中学组省级三等奖。
通过班级校园值周、劳动融合课、劳动教育基地、劳动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以体验式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唤起学生从心灵深处对美的追求。陈丽群老师的劳动教育课程案例获得莆田市三等奖。
1.开设小语种课程:全市首家招聘专职日语教师,开设日语课程,满足英语偏科学生的需求,获得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目前高二年级还开设了俄语课程,有44名学生参与,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选择。
2.开设艺体班:高三艺体生专业考试结束后,进行独立编班,语数固定组合,其他学科实行走班,夯实基础,效果良好。
3. 压花艺术:学校入选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开设压花校本课程、成立压花工坊和社团,压花艺术先后获得莆田市教学成果奖三等奖、莆田市中小学美术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等奖项,曾获邀参加莆田市中小学艺术展演、莆田市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演展示、莆田市博物馆拾月市集展演展示活动,以美育人,极大促进了五育融合。
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十二中将继续高举改革的大旗,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铸就更加辉煌的教育未来!
来源:城厢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