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在行动|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全学科阅读活动主题暨送教下乡活动在莆田十八中举行

乐活   2024-12-02 09:28   福建  




数学阅读活动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慧启智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提升学科阅读教学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其实效性,11月28日下午,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数学阅读活动主题教研暨送教下乡活动在莆田第十八中学如期举行。

     此次活动的核心目标是为教师们搭建一个深入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作为活动的重要一环,老师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帮助学生看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魅力。此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学课堂观摩,第二阶段是研讨交流。







课例展示 汇聚精彩




第一节课由莆田第十八中学肖丽霞老师带来观摩课《探究函数y=x+1/x的图象与性质解》。本节课采用实际问题为背景来引入探究主题,带领学生体会研究对勾函数的必要性,应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逻辑、有脉络地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获取知识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对函数图象的探究,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探究的过程。

第二节课是莆田哲理中学陈志为老师带来的一节阅读与探究课《探究函数y=x+1/x的图象与性质解》。陈老师从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入手,围绕“一个问题”的解决为线索,以问题链的方式聚焦与深化该问题,并拓展其内涵,意在通过设置真实的、适切与高阶的问题来驱动深度课堂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循循展开,他通过引领学生自主探索,结合函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函数的整体性质,同时让学生领会到方法创新之美,感悟到数学思想演变发展之美。




聚焦素养 研思共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评课环节,首先由两位执教教师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教学反思。接着,听课教师进行了教学研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宝贵的教学建议。在老师们的热烈交流中,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

1


评课观点

     从 “极限思想”视角,肖丽霞老师根据函数的图象变化趋势,引导学生用无穷变化的眼光去看问题, 同时采用了理论推导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手段,由函数图象无穷逼近某条直线成功引出渐近线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变化趋势,帮助学生从有限认识无限,从不变认识变,从直线形认识曲线形,从近似认识精确,拓展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2


评课观点

     这节课陈志为老师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与发现、培养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实际应用与跨学科融合以及鼓励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设计理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函数本质和应用价值,提升了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3


评课观点

     肖老师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得到函数的图象,利用图象特征研究新函数,理解新函数的基本性质,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突出数形结合思想,通过让学生画图,多次观察图像,分析列表,发现规律,从数到形,从形到数,在反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肖老师的课是一堂优秀的探究活动课。

4


评课观点

     陈志为老师设计本节课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知识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最后,课堂氛围也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教师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更加自信、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5


评课观点

     肖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明白对勾函数的兴趣,指导学生通过列表法画出对勾函数的图象,进而探究对勾函数的性质。本节课深度挖掘教材,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和内容,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了新知,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领悟、在领悟中思考、在思考中再阅读。这样的循环往复,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更能够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读、悟、思能力,让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成长和进步。

供稿:沈雪燕

编辑:办公室

初审:柯美生

终审:陈玉同

莆田十八中
传递校园资讯,搭建沟通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