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节选)丨第七期: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百科   2025-02-03 22:40   广东  



编者按



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简称《纲要》)一书共14章85条,6.8万字,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论述深刻、结构严谨,忠实原文原著、文风生动朴实,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权威辅助读物。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能建广东火电通过【《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节选)】专栏,学习宣传《纲要》,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奋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第七期,让我们一起学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提出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思想,后经历代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总体上为我国封建社会二千多年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提供了精神支撑。当今社会,各国都十分重视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力求保持自身价值理念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一些国家发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核心价值体系混乱了,核心价值观受到了怀疑和否定。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括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2)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这一重大命题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同“培养什么样的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抓住了价值观建设的根本。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是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方面同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绝不能是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是“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教育引导人民不断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以全新的时代风貌和精神状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3)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原则。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在我们党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无数共产党人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这种信仰,为的就是这个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全面蜕变,本事再大也担当不起民族复兴大任。” 
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要着眼补足精神之钙,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激发中国力量,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
(4)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集中体现。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探月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5)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和充沛养分。我们党历来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深入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6)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必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7)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将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准则和公民价值规范有机融入各方面、全过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我们的先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美德规范。如中国古代就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其中就有很多具有永恒价值的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融相通,成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
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是要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涵养道德操守,明礼诚信,怀德自重。要加强党性教育和道德建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8)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必须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着力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培育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要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9)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国各宗教,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要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宗教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宗教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民族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问题与矛盾。宗教与所处社会相适应,是世界各宗教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的必然要求。只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现了中国化的宗教,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稳定、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才能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用中华文化浸润我国各宗教,在宗教界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使我国各宗教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10)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在这方面,我国古代把道德教育渗透到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各个方面,通过各种礼仪、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当今时代,我们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科普、国防等教育基地建设,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1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抓好青少年这个重点人群。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要不断完善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阵地作用,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着眼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共产党员网


国际优先 两翼争先

巩固传统 多元发展

更多资讯点击“阅读原文”

中国能建广东火电
了解GPEC资讯,尽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官方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