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永新电力中心位于越南平顺省随风县,一期项目由中国南方电网、中国电力国际公司和越煤电力公司共同投资,中国能建旗下中电工程广东院和广东火电公司联合总承包建设,建设两台62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每年可提供约8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
中国能建首席科学家、中电工程董事长罗必雄,当年是广东院院长助理。2006年9月,罗必雄带领一支20来人的队伍,奔赴越南开展电厂选址工作。他们以车为马、以脚丈量,走遍胡志明市周边的茶荣(Tra Vinh)、朔庄(Soc Trang)、隆安(Long An)、前江(Tien Giang)和平顺(BinhThuan)多个省份。那一年,他们在越南度过了中秋和国庆。
永新项目留下了一本《越南永新一期燃煤电厂BOT 项目完工总结报告(基建期) 》,报告由承担项目EPC的广东院、广东火电在2019年共同编撰完成。
这个报告非常值得一读。对有志于研究学习项目管理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当然这个阅读也是艰巨的考验,因为这是一部多达388页,24万字的大部头。堪称两个优秀企业的一部自述,是留给中越两国,留给这个时代伟大的“工程记录”。
广东火电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罗雄东,当年是广东火电在永新项目的项目经理。他说,“以锅炉焊接工艺为例,我们采取了高标准的‘三个双’的管理措施,争创了越南同类型、同时期机组建设的最高水平。”
这就是中国优秀的工程企业、工程师每天的工程故事,这样的故事既在越南,也在“一带一路”无数的山山水水上发生。
“共同期待被疫情耽搁了的重聚。那一天,我们‘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2020年3月17日,越南海阳公司给项目部职工们写了一封信,这句话是信的结尾。
郭跃宇说,“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通、民风相近,有类似处理问题的习惯和方法。海阳省电视台经常播出我们项目新闻,当地的市领导还带队现场看望慰问职工。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海阳电厂内,有个很有特色的文化场所——中国能建“中国馆”,这是中国能建党群系统海外文化建设的工作平台。海阳“中国馆”,是中国能建在境外建设的六个馆之一。
海阳电厂特许经营25年。中国能建投资公司对项目文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提出要求。海阳公司投入114万美元为当地村民建设防排洪设施、维修升级道路、配套建设排雨系统和路灯照明系统。他们高度重视中、马、越三方员工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策划实施“越南高校百名贫困学生助学活动”,向红星大学捐资设立“能建奖学金”。开办企业开放日活动,组织越籍员工到中国公司本部参观学习。
听完这些介绍,到访的广东院黄剑眉一行连连称赞,“以后广东院的海外项目也要借鉴。”
道别那一天,阮氏清娥带我们参观了越南河内文庙,还品尝了越南特色咖啡。或是她的无意,却让我们有心,看到不一样的越南。
(作者:中国能建党群工作部原主任 阚震)
来源: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微信公众号
发布:广东火电新闻中心
更多资讯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