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转身,划算吗?

文摘   2025-01-17 09:00   河北  
相关政策待遇梳理专栏(点击即可查看)


趁年轻转业,是很多人的梦想。


在大家看来,能够趁年轻转业,那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一是早走能够免去两地分居之苦。


要是满足最低服役条件6+3就能转业,22岁毕业,28岁就可以回到地方。


很多人28岁可能还没结婚,早转业回去结婚,根本都不用过分居生活,陪着爱人三餐四季,陪着孩子慢慢长大,简直不要太幸福。


二是早走就能早适应地方生活。


很多人过了35岁转业回去,思维习惯、生活习惯都已经固化,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地方的工作与生活。


而年轻的时候,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趁着年轻回去,思维还没有固化,能够更好地接受地方的一切。


三是早走就能不错过地方的发展机遇。


人生一半靠努力,一半靠机遇,有时候机遇占的比例比努力还要大。


等到过了事业黄金期再转业,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发展机遇了。


趁年轻回去,有什么发展机遇都不会错过,万一抓住了,人生不就能改写了吗?



细数起来,早走的好处还是很多的。所以,大家才都想要趁着年轻回去。


但早走也并不是100%划算的,弊端也是存在的。


弊端一:级别低、待遇低。


众所周知,转业安置是按照级别来的。


虽然营以下都差不多都是安置科员,但享受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级别越高、服役时间越长,所享受的待遇越好。


年轻人因为级别低,服役时间短,安置后所享受的待遇并不是很高。相比级别高、服役时间长的战友,待遇方面差的可能有点多。


弊端二:不一定能够选到好单位。


众所周知,军官转业安置选岗是要看排名的,排名靠前的能够拥有优先选岗的机会。


而排名主要看量化评分与考试分数,其中,量化评分是与个人服役时间息息相关的。


一般服役时间越长,贡献越大的量化评分越高,服役时间短,贡献少的量化评分越低。


年轻人因为服役时间短,量化评分往往都不高,排名未必能靠前。选岗的时候,未必能够选择到好的岗位,可能只能选择去乡镇的基层单位。


众所周知,一旦去了乡镇,想要回区市,难度还是很大的。


弊端三:未必能够得到晋升。


这几年虽然部队的晋升比较慢,但相比地方,还是容易一些的。


很多人在地方干了一辈子科员,都没有得到晋升。而在部队,再不济干到少校还是有希望的,基本问题不大。


也就是说,可能趁年轻回去也没有好的发展,还不如在部队晋升到一定级别再转业。


弊端四:收入方面未必满意。


虽然说公务员的待遇不差,但也不是非常高,尤其是小城市,工资待遇更是低。


而部队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目前看还是不错的,在小城市里是有一定优势的。



由上述几点可以看出,趁年轻转业,其实也不划算。


最主要的是,趁年轻走不了。


所以,安心长期服役才是正道。



防失联,及时关注!
▼▼▼

三班长
我是三班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