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岁!不吸烟不喝酒突然确诊“癌王”!原来是这个吃饭习惯害了他

文摘   2024-10-24 20:00   北京  

生活中许多人都听说过“胰腺癌”,由于其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容易扩散转移,因此也被称为“癌症之王”。

在传统观念中,患癌症的人可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但据报道,今年30岁的赵磊(化名)平时不抽烟、不喝酒,除了平时喜欢美食外,也没有特殊的兴趣爱好,却被诊断为——“胰腺癌”。


最近半年来,赵磊经常肚子痛,除了发现有脂肪肝,还有慢性胰腺炎,胰管内还有结石。
在手术取石检查时,主治医师发现了“意外”,核磁、病理穿刺等各项检查指向了同一个结果——“胰腺癌”。
医生在进一步了解赵磊情况后,发现了原因所在。
虽然赵磊没有家族史,也不抽烟喝酒,不接触化学物品,但唯独喜爱美食,经常暴饮暴食。
有时候为了缓解精神压力,热爱美食的赵磊会选择用“吃”,来满足口腹之欲。
红烧肉、炸鸡、火锅、烧烤、榴莲、蛋糕……全都是他的最爱,大快朵颐后总能带来超强的精神满足。
然而,这个看上去没啥“危害”的爱好,偏偏就是最大的问题。
医生表示,胰腺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它分泌的胰液含有各种各样的酶,可以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但暴饮暴食会刺激胰液的大量分泌,使胰管内的压力突然增高,引起胰腺腺泡破裂。

这些消化酶进入胰腺和周围组织,可以消化自身组织,进而导致胰腺损害和炎症反应。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就可能导致胰腺癌的发生。


经常吃得太饱,除了短期的痛苦和不适,更严重的是身体的长期负担,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


胰腺的位置大概在胃的下方,胰腺癌早期的症状非常不显眼,有数据显示,超过60%的患者存在误诊,都以为是胃病、胆囊炎、胆结石。
所以对于胰腺癌,大家一定要有防备心理,出现这 4 种症状,就要小心了:



胰腺癌在早期没有特有症状,容易和其他疾病相混淆。不过,虽然胰腺癌擅长“伪装”,但也会露出“马脚”。

有三种情况要早点排查,早筛查早发现比什么都关键。


临床上,不少胰腺癌患者一开始以为自己只是得了胃病,也有一部分患者通过胃镜检查时确实发现有浅表性胃炎。但这些患者吃药治疗后,“胃病”还是进一步加重,拖到病灶已侵蚀到周围的血管时才发现是胰腺癌。
经常出现类似“胃病”症状,当作“胃病”久治不见效时,一定要到医院仔细检查,以排除胰腺癌的可能。特别是存在以下症状者,更要尽早到医院做排查: 


有别于1型、2型糖尿病,和胰腺癌相关的糖尿病有以下显著特点——血糖突然升到很高、病人年龄偏大(一般四五十岁)、突然暴瘦、没有糖尿病家族史,且用胰岛素和降糖药治疗往往不见效。
统计研究发现,50岁以上的新发糖尿病患者中,约1%的患者在3年内被诊断为胰腺癌。
为什么糖尿病可能和胰腺癌相关?
这是因为,这两种疾病同出一源,即胰腺。糖尿病是胰腺内分泌细胞胰岛素出了问题所致,而胰腺癌多因胰腺外分泌结构恶变而来。

早期胰腺癌之所以会出现一些类似糖尿病的症状,是因为癌细胞破坏了胰腺组织,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患者从而出现一系列糖尿病症状。


节假日是胰腺炎急性发作高发期,往往多是患者在饱餐或酗酒后1-2小时,或者过度劳累后突然“被袭击”。
急性胰腺炎首要症状就是剧烈腹痛,伴随着显著又持久的恶心、呕吐、中度发热。严重者如果未能立即实施抢救,胰腺坏死,危及生命。
如果长期暴食、酗酒,可引起胰液、胰酶分泌亢进,高浓度的胰酶可使胰腺组织破坏,引起炎症、纤维化,这样8-10年便可引起慢性胰腺炎。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慢性胰腺炎发生胰腺癌比例在不断增高,慢性胰腺炎发病年龄后10-20年,属于癌变好发期,要特别注意。

胰腺作为人体的重要消化器官

不应该被忽视

胰腺癌更是号称“癌中之王”

恶性程度高、生存几率低

一定要及时排查

欢迎添加ECS小助手咨询

ECS早癌筛查专家团

亲自评估、检查和解读

关注ECS早癌筛查视频号

了解更多早癌筛查信息
- End -

本文综合自:人民网科普、健康时报、广州日报



ECS早癌筛查,传播科学的早癌筛查理念,寻找规范的早癌筛查机构,与全国知名的三甲医院肿瘤专家合作,为团体和个人提供个体化定制早癌筛查一站式服务,专家全程把控评估筛查及报告解读。



戳“阅读原文”获得最靠谱早癌筛查资讯

ECS早癌筛查
ECS早癌筛查平台,传播科学的早癌筛查理念,寻找规范的早癌筛查机构,与全国知名的三甲医院肿瘤专家合作,为团体和个人提供个体化定制早癌筛查一站式咨询服务。是集肿瘤防治科普宣传、肿瘤早筛咨询、健康管理、学术交流、刊物出版于一体的专业多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