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刚去世,弟弟又查出晚期!医生朋友圈曝光戳心了:明明可以预防......

文摘   2024-11-07 20:02   北京  




近日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以下简称“中山六院”)
一名医护人员的一条朋友圈
令人痛心!

29岁,肠癌晚期
字字扎眼

这种疾病发病早、会遗传、能致命
近10年时间
数次“翻盘”的机会都错过了


01
29岁男子确诊肠癌晚期


该条朋友圈中提到的小儿子,即29岁的小秦(化姓),近日来到中山六院就医,由结直肠外科一区副主任医师周家铭接诊。小秦自述1月前大便不成形,每天排解大便1~2次,此前也有类似的情况。这在消化道疾病中是相对轻微的症状。周家铭继续询问家族史,听到一句话,他面色凝重。“我母亲患有结肠癌,我的亲姐姐因为结肠癌去世了。”

“高度怀疑是
家族性腺瘤型息肉病(FAP)
马上去做肠镜!”
在肠镜检查时
医生看着屏幕觉得“眼花缭乱”

密密麻麻的肠息肉有数百枚!

随后的病理结果提示,小秦确诊结直肠多发息肉病,其中多枚较大息肉已经进展为腺癌,且CT显示肝脏有异常结节,考虑癌细胞转移,已经到了晚期,仅切除肠道病变对生存意义不大。目前小秦在医院肿瘤科进行化疗,希望能将肿瘤缩小转化,创造手术机会。医护对此都感到很痛心。

医生介绍
家族性腺瘤型息肉病以胃肠道
特别是结直肠中出现大量腺瘤性息肉为特征
是由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的
胚系突变引起
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
男女患病几率相等
FAP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
几乎100%会在40岁之前
发展为结直肠癌
且每个FAP患者的子女
都具有50%的概率患病

02
同样的疾病不同命运
这个动作很关键


说到FAP,周家铭医生对另一个家族印象深刻。当时,正在就读临床医学专业的小陈(化姓)长期便血,开始以为是痔疮,用药后无改善,到中山六院做肠镜检查,发现肠内遍布息肉,经询问,家中父亲患结直肠癌,大概35岁就去世了。

比较幸运的是,因为发现得早,还没有癌变,小陈接受了手术治疗,已经完全恢复正常生活。他也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劝说家人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三年后,小陈的二姐确诊结直肠癌,但经历了手术和化疗后恢复健康,还生育了两个孩子,家庭幸福和乐。小陈的大姐至今无该方面的异常情况,仍坚持每年进行胃肠镜检查。

最近,小陈接受基因测序,果然APC基因结果提示存在突变周家铭表示,FAP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开始出现症状,大多数患者20~30岁之间确诊,预防性手术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早期接受预防性手术的患者通常有更好的预后。

数据显示,25岁前接受手术的患者,其70岁时的累积生存率为75%,而25岁后接受手术的患者这一比率降至50%。

所以,建议该类患者在成年后就可以进行手术一来这个时候的身体机能比较好,恢复得快,二来降低了癌变的风险。

03
结直肠癌会不会遗传


结直肠癌通常为散发,大部分的结直肠癌本身不是遗传性疾病,但家族聚集现象也常见,有一定遗传倾向。
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是父母基因本身的问题,遗传给子女,造成子女成为癌症易感人群,患癌风险比较大。
第二是家庭成员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或生活习惯,如高脂高蛋白饮食、抽烟喝酒等。
生活在一起的家人,生活习惯有重叠的部分,并且基因突变可能存在遗传性;每个人在成长、衰老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自体基因突变的可能性。
因此,只能简单得总结:

1.没有家族史不代表不会得结直肠癌,因为自身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2.有家族史不代表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只能说患结直肠癌的概率更高;

3.家族史如果是因为某些特定的基因突变引起的,那么可以说具有遗传性;


研究表明,遗传性结直肠癌占全部结直肠癌的15%。遗传性结直肠癌既包括已经研究比较清楚的遗传综合征,如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结直肠癌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遗传性疾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大概占所有结直肠癌的2%-5%;也包括那些有家族风险、但不符合临床综合征诊断标准的个体。


04
哪些算遗性结直肠癌呢?


我们称之为遗传综合征,发病原因是由于某些基因的突变,一般这一类的遗传性结直肠癌都需要通过基因检测才能确定。

1、林奇综合征( Lynch 综合征)

林奇综合征也叫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HNPCC),是遗传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结直肠癌的2%-4%左右;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由于MLH1、MSH2、MSH6基因遗传缺陷导致;


这个疾病的特点是:发病早,而且罹患其他系统癌症的可能性也很高,比如卵巢癌、胃癌、小肠癌、胰腺癌、肾癌、乳腺癌、输尿管癌、胆管癌等等;

林奇综合征患者终身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大约在50%左右,因此,一旦确诊为林奇综合征,或者具有林奇综合征家族史,那么这一群体越早筛查越好,筛查越频繁越好


2、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P)

FAP是第二大常见的遗传综合征,主要是由APC基因突变引起,约占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1%左右;

FAP的患者做肠镜可以发现肠道中有数百或数千个息肉密密麻麻

FAP患者发病比较早,通常从10-12岁开始发病,到20岁时这些息肉开始出现癌变

40岁时,几乎所有患有FAP的患者都会发病;

他们罹患其他癌症风险,诸如胃癌、小肠癌、胰腺癌、肝癌等风险也很高

FAP患者也是全结肠预防性切除术的适应征。


3、罕见遗传综合征

还有一些罕见的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综合征,比如黑斑息肉综合征,是由于STK11基因,也叫LKB1基因突变导致的,也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是消化道多发的错构瘤性息肉,这一类患者还有个特点就是身上很多斑,嘴唇上都有,黑斑息肉综合征的患者十分罕见,但是终身患癌风险高达93%,比如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等;

再比如MUTYH 相关息肉病,是由于MAP基因突变导致的,患者也有多发的息肉,癌变风险比较高,并且发病也早,同时患胃肠道肿瘤和甲状腺癌风险也会增加;

总的来说,比较常见的遗传综合征如上述,基因检测筛查的就是这一些疾病,如果有相关的家族史一定一定要早期筛查。

05
如何预防?


1、重视筛查

虽然结直肠癌有一定的遗传性,但其发生发展比较缓慢。几乎所有的结直肠癌,都是由结直肠腺瘤发育而来。从正常肠上皮到结直肠腺瘤,再到结直肠癌这一过程,通常需要10年时间左右。

换句话说,结直肠癌不像其他肿瘤发生的那么快,身体其实给了你 10 年以上的时间,让你去提早发现。因此它是可防可控的,越早发现疗效越好。
结直肠癌筛查首选肠镜和粪便潜血检测,其次为肿瘤标志物、基因检测。每5-10年进行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每年进行1次FIT检查;便潜血检查最好每年做1~2次。
一般人群
推荐4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评估为高风险的人群,建议4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筛查;中、低风险的人群可50岁接受筛查。

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
家族中有1个及以上一级亲属罹患结直肠癌,推荐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或比一级亲属中最年轻患者提前10岁。

遗传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父母患有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结直肠癌,推荐从少年时期进行基因检测和肠镜检查。


2、改善生活习惯

提倡多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蛋白低脂饮食;少吃高脂高蛋白、腌渍、油炸、烧烤食品。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要比普通人更重视饮食健康,少吃高盐油腻食物。多运动、多锻炼;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不久坐


早期结直肠癌一般没有典型症状,进展期肠癌的“信号”多是从排便习惯改变开始

1、长时间便秘或者腹泻

2、排不尽感,有的伴有粘液

3、便血(暗红色),血便混合

4、腹痛、甚至可以有贫血、肠梗阻以及穿孔。



90%的结肠癌,都是从结肠息肉演变来的因此在远离致癌因素、预防癌症发生的同时,还应该勤体检,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欢迎添加ECS小助手咨询
ECS早癌筛查专家
团亲自评估、检查和解读

关注ECS早癌筛查视频号

了解更多早癌筛查信息
- End -

本文综合自:新闻坊、 结直肠癌康复圈、 浙江省肿瘤医院健康体检中心


ECS早癌筛查,传播科学的早癌筛查理念,寻找规范的早癌筛查机构,与全国知名的三甲医院肿瘤专家合作,为团体和个人提供个体化定制早癌筛查一站式服务,专家全程把控评估筛查及报告解读。



戳“阅读原文”获得最靠谱早癌筛查资讯


ECS早癌筛查
ECS早癌筛查平台,传播科学的早癌筛查理念,寻找规范的早癌筛查机构,与全国知名的三甲医院肿瘤专家合作,为团体和个人提供个体化定制早癌筛查一站式咨询服务。是集肿瘤防治科普宣传、肿瘤早筛咨询、健康管理、学术交流、刊物出版于一体的专业多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