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21天的“见证与守望”——记山东港口青岛港董矿公司第27次刷新铁矿石接卸世界纪录

企业   2024-12-26 23:26   山东  


39.038万吨,31.05小时,时隔521天,我们再次见证新的世界纪录诞生。


2024年12月24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40万码头“明志”轮作业中,全船作业安全高效,整个运行设备未出现一次停机停时现象,董矿公司以单机卸率3167吨/小时的作业效率,第27次刷新铁矿石接卸世界纪录。



进入12月份,在全港上下锚定“全方位领先 事争一流”目标、全力冲刺“满堂红”的关键时刻,董家口港区本就喜事连连:40万码头单泊位年度作业量首次突破4000万吨,董矿公司累计作业量超4亿吨……


此次刷新铁矿石接卸世界纪录,更是喜上加喜。


据了解,“明志”轮为国际中转船舶,船长361.9米、宽65米,载重量为39.038万吨,是董家口港区40万码头接卸的第421条40万吨级大船,董矿公司结合船期、作业量进行专题研讨,决心要在该船作业中,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12月22日夜晚,40万码头灯火通明、夜色如昼,海风携着奋斗的气息吹拂着每一寸土地,现场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热气腾腾的氛围。“明志”轮在拖轮的护航下稳稳向码头靠近,岸边系缆人员早已就位,蓄势待发。


“抓好提前量,把活想在前面、干在前面,竭尽全力压缩非生产待时,这是我们创高效的有力支撑。”董矿公司调度室生产计划王刚不断提醒着。



等待船舶靠岸的过程中,装卸一队值班队长赵新皓再次带领当班人员逐个检查系缆平台、脱缆钩、登船梯以及靠泊工属具等,为靠泊做好准备。“我已经检查十多次了,船靠岸前就要不断确认,用最快速度系缆,为刷新纪录开个好头。”赵新皓讲道。


针对本次靠离泊作业,董矿公司装卸一队高度重视、下足功夫,组织班组长等管理人员召开专题会,分析研究作业前、中、后存在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


23日凌晨0:30,“明志”轮稳稳靠泊码头,早早做好准备的装卸一队兄弟们,18根缆绳仅用20分钟全部系缆到位,较计划足足提前了25分钟。


“本次创纪录得到‘一关三检’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引航站人员提前出海等待、登轮,压缩船舶锚地停时;海事部门专门设计通航路径,保证该船安全靠泊;边防检查站开通24小时绿色通道,手续审批实现‘零’等待,使得该船从靠泊到开工仅用时1小时,为刷新纪录奠定坚实基础。”董矿公司调度室主任安勇说道。



为顺利完成本次接卸任务,董矿公司以达成全年“满堂红”为奋进方向,全体员工以学习“人民工匠”许振超为动力,在拼搏之途勇当先锋,于攻坚之境善破难题:充分施展“解放四十万,激活二十万”的排泊作业模式优势,持续拓展40万泊位的接卸潜能,专项定制40万大矿效率进阶接卸工艺……


凌晨2点,40万码头人员、设备早已做好十足准备 、整装待发。当对讲机中传来“开始作业”指令时,四台卸船机齐声鸣笛,抓斗同时“飞”出料斗入舱,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征程正式拉开帷幕。


时间来到凌晨3点,船舶已经进行了1小时的作业。此时,调度室船舶调度员张明明正在统计作业数据,并对应船舱实际出货情况逐个确认。“40万吨级大船作业,我们现场每个人都要掌握各时段的舱时量,分析作业数据,随时调整设备分配,做到平衡出货,防止后期作业‘打架’。”张明明说,为确保“明志”轮接卸万无一失,董矿公司提前摸排船舶信息,精心制定创纪录行动方案,组织召开三次筹备会,对作业各个环节进行桌面推演,落实保障措施,并将前26次打破世界纪录过程中可以优化的地方逐一分析,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就为这一刻。”在船上指挥作业的固机一队队长助理付元鹏激动地说,作为卸船机管理使用的直接科队,固机一队立即行动,制定264项设备检查计划,对设备性能、各运转部件全面优化,对设备故障充分研判,制定保障措施,确保设备始终高效安全运行。


“4#机3700吨,5#机3500吨……总数9.04万吨,剩余29.99万吨,超计划1000吨。”整点对讲机中传来此起彼伏的报数声,一声声佳绩喜讯铿锵有力,一串串高效数字振奋人心。



时间悄悄来到12月23日,这个白班在整个作业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随着作业不断推进,船舱两嵌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起高,进而影响作业效率,因此平舱下挖、扩舱下斗,都要在这个班完成。”调度室主任安勇讲道。为提升机械吊装效率,保障设备作业效率最大化,固机一队、装卸一队采取“码头-船舱联动”模式,在吊装机械行程的各个环节都配备专人监护、配合,使各项吊装步骤有条不紊,在20分钟内完成首轮4台机械的吊装,创出机械吊装效率最好成绩。经过全线人员的通力合作,本班次共计吊装机械17次,完成船舶接卸16.09万吨,展现了强大的团队凝聚力与协同作业能力。


12月24日凌晨5点,舱内货物已经基本接卸完毕,到了卸船机与装载机配合的最关键时刻,在船上指挥作业的固机一队队长助理付元鹏目不转睛地盯着抓斗作业情况。本次创纪录,董矿公司综合运用全流程自动化作业技术,充分发挥4台世界最大卸船机的最大潜能,利用集成船舶调度、设备监控、货物管理等多系统的数字化作业平台强力保障,以港口鸿蒙系统为底座的设备智能运维系统作为技术支撑,实现了作业流程的智能优化与精准决策,为港口作业的持续提速提供了坚实保障。“我们码头工人真真切切享受到了智慧港口建设带来的红利。”付元鹏讲道。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12月24日上午9时,振奋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


随着最后一钩货物顺利出舱,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明志”轮顺利完船,山东港口青岛港以单机3167吨/小时的作业效率,第27次刷新铁矿石接卸世界纪录,再次展现了在干散货接卸领域的卓越实力与领先地位。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此次刷新世界纪录,不仅是数字的超越,更是对海港人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和一流的生产组织能力的充分印证,绘就了团结一心、无畏前行的最美好画卷。当前正是决胜“满堂红”的关键时刻,山东港口青岛港董矿公司将带着这份骄傲与自豪,携手共进,勇攀高峰,干出最优异业绩,为山东港口“三大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 | 董矿公司







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有限公司
业绩为王 效率为先 安全第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