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探文明》 中华农耕文明与大食物观的时代回响——《中国粮食经济》访谈纪录片背后的故事

文摘   2024-12-17 17:26   北京  

编者按:大型系列纪录片《农耕探文明》近期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节目通过系统展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和创新成果,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的功能价值,生动呈现农耕文明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和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与精神追求。一经播出,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引发观众热烈反响。近日,《中国粮食经济》期刊编辑部采访了该纪录片的总导演崔娟。




央视综合频道为什么会策划《农耕探文明》这样一组大型系列纪录片?


向上滑动阅读

崔娟:大型系列纪录片《农耕探文明》,是综合频道在学习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的贺信时策划的选题。我们知道,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截至目前,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居世界首位。博大精深的农耕文明孕育了分布广泛、形态多样、内涵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国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认知的精神世界。

过去提起农业,聚焦的往往是丰收、农业技术以及特色物产,并没有一套节目去系统梳理、深度挖掘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因此,紧扣文化传承的时代意义,全方位、多角度、深挖农耕文明的根与魂,为农业文化遗产打造一部生动的影像册,推动农耕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我们做这套节目的指导思想。





在拍摄过程中如何挖掘中国人坚持古为今用的农耕文明生动案例,实现古今对话?


向上滑动阅读

崔娟:“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形成了独特的大食物观。这一观念,从古至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首次系统梳理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精品力作,《农耕探文明》以农耕文化为根基,架设起“古今对话”的桥梁。节目通过“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展示了中国作为世界最早驯化野生稻的国家,如何为全人类农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通过讲述延续8000年耕作传奇的“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今天依然在为小米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展现了中国为世界提供了旱作农业的“全球减贫”优秀案例;“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作为典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凸显了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如今在非洲、南美洲大放异彩,为全球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样本。节目通过深挖农业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展示农耕智慧在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优秀成果,生动展现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向世界传递发掘保护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的中国方案与中国经验。





您如何看待粮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关系?


向上滑动阅读

崔娟:我觉得,中国的农耕文化和粮食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中国人的粮食观念不仅仅是指物质层面的粮食生产,更包含了精神层面的价值观。这种观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规律,注重可持续发展,而这些恰恰就是农耕文明的核心。

农耕文化为粮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传统的农耕技术和经验,如精耕细作、轮作复种等,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也塑造了人们关于粮食的认知和态度,而粮食文化反过来也影响着农耕文化的发展,“食为政首”的重农思想,强调了粮食的重要性,又促使人们不断改进农耕技术,以确保粮食安全。





《农耕探文明》于2023、2024年先后开播,其中有5-6集都从不同角度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了稻作文化,请谈谈您是如何理解稻作文化对农耕文化的重大贡献?


向上滑动阅读

崔娟:稻作文化不仅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全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在“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中,有着1.2万年的水稻进化史的江西万年县,存有完整的水稻驯化链,可以看到中国人如何将野生稻驯化,变为养活全球约一半人口主粮的全过程。在“北京京西稻作文化系统”中,我们在俗语“一亩三分地”出处的先农坛,看到了古代中国“以农为本”的重要思想。从“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到“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在中华大地上,我们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稻作系统、稻作文化,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稳定的食物保障,还催生出了一系列农业技术的创新,如灌溉系统、农具改良等等,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还对整个东亚乃至世界的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纪录片从哪些视角能够引导观众践行大食物观?


向上滑动阅读

崔娟:《农耕探文明》通过农耕文明中的科学内涵、鲜活事例和生产实践等内容,多角度地阐释了食物来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倡导绿色生态理念的同时,深入浅出地阐释大食物观所蕴含的科学智慧。让观众了解并养成节约减损、绿色环保的食物消费习惯。

农耕文明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生产、生活的实践积累。蕴藏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农耕文明,至今仍对现代农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在“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中,我们通过展示当地人与自然共处共生的生态理念,让高原生态脆弱区的自然环境得以永续发展的同时,又为乡村振兴发展旅游提供了重要基础。在“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中,透过剁花法、段木法到代料法的香菇种植演化过程,可以清晰窥见古老农业文化的技术迭代,以及香菇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何有效地推动乡村振兴。《农耕探文明》以农业文化遗产的独有特征为切口,以悠久农业文化遗产对今天以及未来的农业发展指引为出口,将历史与当下巧妙串联,引发观众共鸣。





为讲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故事,在策划和拍摄过程中,如何实现“思想+艺术+技术”的深度融合?


向上滑动阅读

崔娟:通过对内容挖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延续千年,不仅蕴含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更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可以说农耕文明从来不缺活态性,但缺乏对其立体化的呈现。因此,怎样让农业文化遗产的影像进行“活化”展现,如何巧用技术赋能农耕智慧的具象表达,就是《农耕探文明》传承农耕文明的创新方向。

为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阐释农业文化遗产的运作原理,让农业文化遗产背后的科学技术和农业智慧立体可感,我们在节目中大量使用延时摄影、微观摄影等极致的镜头语言,从一个个细微之处展现中国人对田野的热爱,对作物的珍视,以及对万物生灵的敬畏、尊重与保护。比如,通过延时镜头的表达,突出季节更替和万物生长。通过大量微观镜头的拍摄,我们从一朵茉莉花的绽放到一枚鱼卵孵化生命的精彩一刻,从一个个细微之处展现中国人对田野的热爱,将中华民族脚踏实地的躬耕精神,予以具象化展现。

通过让技术“炫”内容的方式,立体化阐释了农业文化遗产的运作原理。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内容,节目巧妙运用动画包装设计,通过相机追踪技术与手绘技法结合的方式,将数字技术“融化”于内容之中。比如,将水资源、石堰梯田、保水植物等梳理于同一场景,并利用数字技术让画面更丰富、更接地气,诙谐生动地构建出山地雨养农业系统的精髓所在,浅显易懂地使观众了解农耕系统运作原理。





立足新时代,传承并发扬农耕文明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崔娟:以古人之智慧,唤今人之情怀。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探文明》紧扣文化传承的时代意义和历史认同,深挖农耕文明的根与魂,不仅能充分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还能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让大国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传播得更宽更广。


图文来源:2024年第12期《中国粮食经济》
视频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


↓↓扫码订阅《中国粮食经济》↓↓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宣教中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宣传教育中心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