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选: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分册-太庙和社稷坛

文化   2024-11-23 07:04   中国  


《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



      本套丛书按照中国古建筑的功能类型,分为宫殿建筑、陵寝建筑、园林建筑、坛庙建筑、庙学建筑、祠庙建筑、佛教建筑、民居建筑等类型,共22卷组成。每种类型均选取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国家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建筑的测绘图,是全面、翔实地记录和梳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数据信息和资料档案。通过这些成果,反映了中国古建筑在功能类型、地域分布等方面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为我国古建筑的科学保护和深入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设计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现代建筑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国的古建筑测绘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为创立我国自主的建筑史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作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贡献。正像梁思成先生早年强调的那样:我国“古物的命运在危险中,调查同破坏力量正好像在竞赛”,而古建筑测绘成果则正是对这些“古物”进行保护和研究的最重要的基础档案资料。这项伟业虽然历经80多年来的积累,相关测绘成果规模宏大,质量优秀,也曾赢得国内外相关学术权威高度评价,却由于各种原因,大多垒之高阁,系统出版的成果犹如凤毛麟角,显然不利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建筑史学的发展,不利于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以及面向世界的相关文化交流,不利于文化强国的建设。 


      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古建筑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的展开,建筑设计和研究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为后世子孙完整保存和完美呈现大批中国古建筑——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利于促进与其他地区建筑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向世界展示我国历史悠久的建筑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实现我国成为文化大国、文化强国的梦想书写重要的篇章。



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分册

《太庙和社稷坛》




太庙和社稷坛

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坛庙建筑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北京市中山公园管理处  合作编写

王其亨 主编    何捷 王其亨 编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2-1 



目录


导言


太庙与社稷坛作为北京都城的“左祖右社”,位于宫城南部,分列于中轴线东西两侧(图1、图2)。太庙与社稷坛始于明成祖营建北京宫殿,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一直沿用到清末。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礼制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6.9公顷(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划保护范围,不计世庙),主要由大戟门、三大殿及配殿组成的中心区、头道宫墙及内部建筑和外部周边区域组成,其中文物建筑基址占地面积约14710平方米。社稷坛是皇家祭祀土神和五谷神的场所,包括近现代中山公园突破原社稷坛扩建和额外划拨的地段,面积约23.8公顷。由中心建筑群及两道坛墙以内的附属建筑,以及近现代新建、迁建的建筑组成。太庙和社稷坛均于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1 明清北京城中紫禁城与太庙、社稷坛之关系(1. 紫禁城;2. 太庙;3. 社稷坛,引自:石柏林、等.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坛庙建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图2 北京太庙、社稷坛范围示意图(虚线范围内右为太庙,左为社稷坛;点划线范围内分别为太庙保护规划边界(右)及现中山公园界(左),底图来源为2002年2月11日QuickBird卫星全色影像)



一、明清北京太庙

社稷坛的建设


1、明代南京的太庙与社稷坛建设


北京太庙与社稷坛分别位于午门之左右两侧,是按照古代“左祖右社”的都城结构布局进行规划设计的。这一都城空间规划策略在早期文献中有大量记述。在都城建设实践中,隋文帝大兴城开始将“左祖右社”置于皇城之内。经过隋唐两京的营建,都城宫殿与坛庙格局基本定型。经过了宋辽金元的都城营造衰退期之后,明代洪武朝稽古创制,在恢复周、汉、唐之坛庙祀典仪轨的同时,在中都和南京有机组织包括太庙与社稷坛在内的宫城与城市空间,为后世北京的城市营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二月,朱元璋与群臣议定次年开始营建宗庙、社稷与宫室。同时在祀典方面,朱元璋命礼官和儒臣稽考故帝王之祭祀、拟定国朝坛庙之规制以及祭祀之仪轨,以垂鉴后世。吴元年(1367年)八月癸丑,社稷坛建成于南京宫城西南,北向,太稷分祀于同壝内的两坛(图3)。同年九月甲戌,太庙成,“庙在宫城东南,皆南向”,采用“都宫别殿”,奉安四祖庙(图4)。


▲图3 《大明集礼》中的《社稷坛图》


▲图4 重摹《永乐大典》中的《庙制图》


由于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中都停建,无法释怀的太祖朱元璋于七月即开始改南京太庙制度,“度地阙左”,重新选址于午门外左侧。洪武九年(1376年)十月,太庙成,承袭中都宗庙“同堂异室”之制,变为“前殿后寝”配以东西庑的格局,成为后继北京始建太庙的蓝本(图5)。其后,洪武十年(1377年)八月癸丑,朱元璋与礼臣考证“社稷”古制,新建社稷坛于午门外之右,与太庙隔街相对,形成更为理想的“左祖右社”格局(图6)。十月丙午朔,新建社稷坛成。社、稷共为一坛,罢勾龙、周弃配位,奉仁祖配享,社稷遂升为大祀。


▲图5 《明会典》中的《南京太庙图》


▲图6 《洪武京城图志》中的《皇城图》



2、北京太庙与社稷坛的初期建设


明成祖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营建北京宫殿,太庙、社稷坛均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依照南京的形制,分列于“皇城内南”阙之左右。北京太庙沿用南京太庙“同堂异室”制度,但对单体建筑形制进行了调整。太庙前正殿,后寝殿,各九间,每间辟一室,奉藏神主。各殿均有两配殿,前殿东西庑各十五间,寝殿东西庑各五间(图7)。社稷坛亦完全依照洪武十年的南京蓝本,但对社稷坛层数、高度、尺度进行了调整,祭、拜二殿的位置也移至外垣之内,同时对外围垣四门形制以及单体建筑的尺寸进行了调整(图8)。


▲图7 永乐十八年太庙平面示意图


▲图8 《明会典》中的《社稷坛旧图》


太庙建成后,正统十一年(1446年)及天顺元年(1457年)均有修缮。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己丑,明宪宗朱见深宾天。由于北京太庙的“九庙”已满(即德祖、懿祖、熙祖、仁祖、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故需要议定祧庙之仪。同年十一月,议定修建祧庙于北京太庙寝殿之后,制为“九室”。弘治四年(1491年)二月开工建设,次年五月建成,形成了享殿、寝殿与祧庙三殿的建筑格局(图9),并修建了东、西院墙以围合祧庙,通往祧庙则需经由寝殿后之东西角门。正德十五年(1520年)太庙修前后殿、两庑、神库、神厨,是为嘉靖改制前最后的修缮记录。


▲图9 弘治五年太庙平面示意图


社稷坛在永乐十八年建成之后,有明一代有多次修缮记录。嘉靖九年(1530年)调整祭祀制度,但格局与建筑一直延续未变,为清代所继承。



3、嘉靖改制和太庙建设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崩,因其无子嗣,其堂弟朱厚熜入京膺承大统,是为嘉靖帝。随后,嘉靖帝为了正宗统、孝皇考,在正德十六年至嘉靖十七年(1521-1538年)间展开了一场规模巨大、旷日持久的礼制争论和政治斗争,史称“大礼议”。经过这一时期对宗庙、郊坛、孔庙、社稷坛、先蚕坛、先农坛、帝王庙等祀典与建筑制度的复议礼与更旋,嘉靖朝的坛庙改制不仅导致了永乐朝北京坛庙初制的大规模调整,也选址新建了地坛、朝日坛、夕月坛、历代帝王庙、先蚕坛、帝社稷坛等大量坛庙组群。其中对太庙格局的变化影响最大。


嘉靖改制对太庙建设的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嘉靖皇帝为了能在北京宗祀其皇考兴献王朱佑杬(明孝宗朱佑樘异母弟),并最终使之称宗祔庙。从嘉靖三年(1524年)开始,先造“观德殿”以奉藏兴献帝神主。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起再于太庙东北修建世庙供奉。至嘉靖五年(1526年)六月,世庙工成(图10)。嘉靖六年(1527年)三月,完成新建观德殿于奉先殿之左方,赐名为“崇先殿”。


▲图10  嘉靖五年太庙与世庙平面示意图


兴献王虽然在京城世庙独享,但毕竟与太庙有别。嘉靖帝为使其父称宗入庙,在更定了郊祀制度之后,于嘉靖十年(1531年)开始宗庙分祀之议。但由于改制阻力大,直到十三年(1534年)六月,冀南京太庙焚毁的灾异之象重启庙制改革。同年八月,嘉靖帝正式宣布废祀南京太庙,祖宗祭祀一归京师。九月,复议北京太庙改行“都宫别殿”的方案。


嘉靖十四年(1535年)正月己亥,于太庙内、外围墙之内的东西空地开始新建太宗庙与三昭三穆共“七庙”,原正殿、寝殿仅为太祖之庙。又于都宫东南修建新世庙,改称“献皇帝庙”。次年(1536年)九月至十一月间,太庙、太宗庙、昭穆六庙与献皇帝庙相继竣工,由此形成了都宫之内八庙与都宫之外献皇帝庙共“九庙”的格局。原世庙遂更名,正殿改为景神殿。为了将献皇帝庙纳入宗庙区,故在沟渠以东修建了一道南北向隔墙,并将景神殿隔于宗庙区外以示分别,并修建了三座门与石桥相对。但由于此墙修建晚于原世庙,故形成了此墙与世庙西墙相错的情况(图11)。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嘉靖皇帝崇太宗为“成祖”,亦为万世不祧之主,并上献皇帝庙号为“睿宗”,祔享太庙,配享明堂。


▲图11 嘉靖改制时期的太庙平面示意图


嘉靖二十年(1541年)四月辛酉夜,北京太庙火灾,除都宫之外的睿庙独存之外,其他群庙皆焚毁。由于多年来北京坛庙、宫殿的大规模建设造成的财力消耗与材料局限,直至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十一月乙丑,新建太庙方正式兴工,至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六月庚申建成。其祀典制度改回为“同堂异室”,撤除睿庙(原献皇帝庙),睿宗升祔太庙。此次重建了前殿、寝殿及东西庑,改前殿为“九室”与东西夹室的十一间格局,寝殿仍为九间;拆改祧庙东、西、南三墙,改除角道,南墙设三间琉璃花门及左右角门,增设祧庙前部月台,重建祧庙九间,添建东西庑各五间。由于嘉靖二十年火灾并未蔓延到都宫之外的睿庙,戟门外的神厨库、井亭以及头道琉璃花门外的宰牲亭、治牲房、井亭等,作为永乐朝太庙遗存沿用至今(图12、图13)。


▲图12 万历重修本《明会典》中的《今太庙总图》


▲图13 嘉靖二十四年重建后太庙平面示意图


此后至明终世,嘉靖朝改建后的太庙建制未有改易,清代继续沿用。清代早期文献与图档中所体现的均是嘉靖朝重建后太庙的格局(图14)。


▲图14 康熙朝《大清会典》的《太庙总图》



4、清代的北京太庙与社稷坛


清朝入关以后,直接沿用了明代北京太庙和社稷坛,其间并无大规模的改建,只是进行了适当的修缮和调整。


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清军攻入北京城,同年八月自盛京迁都北京,九月甲辰顺治帝自正阳门入紫禁城,壬子即奉太祖帝、后和太宗神主于太庙。顺治五年(1648年)对太庙进行了修缮,清初太庙格局与明代相比并无改变(图15)。乾隆朝进行了多次修缮,特别是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引内金水河水入原为干沟的太庙筒子河,并添建汉白玉栏板及望柱。此后嘉庆、光绪等各朝均有修缮,但建筑本体与组群格局并无变化(图16、图17、图18)。


▲图15 康熙年间《皇城宫殿衙署图》中所绘太庙(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平图021601)


▲图16 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中所绘太庙都宫部分(引自:加摹乾隆京城全图,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


▲图17 《清会典图》中的光绪年间太庙


▲图18 清代太庙平面示意图


顺治元年(1644年)始确定社稷坛为大祀。乾隆五年(1740年)至三十八年(1773年)间记录有多次整修,咸丰、同治、光绪年间也有修缮记载。但北京社稷坛在永乐十八年建成后,历经明清两代建制一直完整保留至今,《钦定日下旧闻考》、《大清会典》等文献记载及图像印证了这一传承(图19)。


▲图19 康熙朝《大清会典》中的《社稷坛总图》



二、民国及之后的

太庙与社稷坛


1、民国政府接管后的社稷坛及太庙区域


辛亥革命后,清帝逊位,根据《清室优待条件》皇室应迁居颐和园,但实际并未履行。民国二年(1913年)经由民国政府与清室交涉,将除太庙之外的三大殿以南的宫城区域划归民国政府管理。同年秋,时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建议将社稷坛辟为公园,民国三年(1914年)10月10日国庆正式开园。


太庙仍由清室管理,直至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北洋政府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民国十四年(1925年)太庙归属故宫博物院。民国十五年(1926年)北洋政府曾将太庙命名为“和平公园”对外开放。民国十九年(1930年),太庙作为故宫博物院分院对外开放。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前后,故宫博物院对太庙庭院进行了整理、维修,增建办公用房,修筑道路,建造藤萝架,在东区堆垫土山(图20、图21)。


▲图20  1942年基泰工程司测绘太庙都宫部分总图


▲图21  1945年日据时期末的紫禁城及“左祖右社”区域(1945年1月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第21照相侦查中队摄影,由台湾“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提供图像.)



2、民国时期的中山公园及其建设


民国三年(1914年),社稷坛作为京都市内首个公共园林开放,定名为“中央公园”。是年起根据公园功能要求,开始一系列修缮、整理和新的建设。9月辟建公园南大门,并新建道路、土山、亭室、办公用房,近代公园格局开始呈现。民国七年(1928年)9月,奉令改名为“中山公园”。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军占领北平后,于9月改称“北平公园”,同年10月恢复“中央公园”原名。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北平光复后,于9月恢复“中山公园”名称。


直至民国初年,社稷坛虽因年久失修有破败之相,但依旧维持明清两代原有形制。中央公园成立之后,从民国三年(1914年)起,在坛垣之外开始增加了较多的园林建筑与景点,个别失修建筑与垣墙也有所拆除与改动。1910年代末期公共园林格局形成后(图22),除在坛垣中零星建设及日据时代于社稷坛东侧建“北京市音乐堂”外,直至1949年中山公园格局基本保持稳定。核心历史建筑中,社稷坛拜殿因停放过孙中山先生灵柩而于民国二十八年(1929年)改建为“中山纪念堂”,建筑主体则未有改建。戟门则于民国五年(1916年)改为殿堂,作为图书馆使用,形制修改较大,但大木结构及屋顶未变。


▲图22 中央公园1917年平面图(引自:中山公园管理处.中山公园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33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太庙与社稷坛


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将太庙拨给北京市,4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将太庙移交给北京市总工会,并改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对社会开放。为满足文化宫的功能需要,其后陆续对部分文物建筑、其内部装修及太庙墙垣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图23)。


▲图23 太庙现状总平面图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后,由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中山公园,1950年5月归属于新成立的北京市园林管理委员会。随着对公园功能要求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山公园(包括内垣之内)进行了大量新的建设与改造(图24),但主要历史建筑仍维持民国时期修缮或改建原貌。


▲图24 1991年中山公园平面图(引自:中山公园管理处.中山公园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340)


1988年1月,国务院颁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北京太庙和社稷坛同时在列。1987年北京故宫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但“左祖右社”并不在登录范围之内。对于明清太庙和社稷坛文物建筑的研究较为稀缺,在1932年张国瑞《太庙考略》和40年代初期的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之后,直至80年代才再次出现系统化的太庙研究,而社稷坛的系统研究直到2002年中山公园管理处出版的《中山公园志》方对空白有所填补。相关研究的缺失,对于“左祖右社”的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和认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自1996年至1998年对社稷坛和太庙历史建筑进行系统的测绘工作,并基于此项测绘工作于本世纪初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深化研究。2014年8月,由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参编的《北京太庙保护规划》完成。



三、太庙与社稷坛

文物建筑概述


1、太庙总体格局


北京太庙位于紫禁城外的东南方、午门至天安门间御道的东侧,隔御道和社稷坛遥遥相对。与御道连接从北至南分设太庙西侧午门前的“阙左门”、端门北的“庙右门”(又称神厨门)、以及天安门和端门之间御路东侧的“太庙街门”,三门均东西向布局。阙左门为通常出入之路径,太庙街门是由紫禁城前往太庙进行祭祀的行进路线之正门。


太庙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6.9公顷,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于中轴线上。太庙建筑群被三道黄琉璃瓦顶的红色墙垣分隔成三个封闭式的院落。第一层院落的外垣正南辟琉璃花门三道,左右旁门各一。垣外院落植满柏树,浓荫蔽日,枝繁叶茂,营造出一种凝重、庄严的气氛(图25、图26)。院落东南有宰牲亭三间,治牲房五间,均西向,垣一重,门一,西向。门外有六角井亭一。西南有奉祀署,面阔三间,东向,现已不存。左右房各三间,垣一重,门一,北向。


▲图25  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太庙全图画样》中所反映的树木栽植意向


▲图26 太庙历史航片(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


太庙的主要建筑集中于第二进院落中,墙垣南侧辟有大小戟门。大戟门南侧有单孔白石拱桥五座,桥北面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六角井亭,桥南左为神库,右为神厨。大戟门后为前殿(享殿),面阔十一间,重檐庑殿顶。台基须弥座三重,殿前月台宽阔,殿后台基与中殿台基相连。为更好地突出宗庙祭祀性建筑的特色与效果,前殿梁柱均为整料金丝楠木。明间和次间的殿顶、天花、四柱全部贴赤金花,不用彩画装饰,有意避开浓艳华丽的暖调,而以清淡雅致的冷调代替,凸显出宗庙祭祀的特殊氛围。前殿左右两厢有配殿各十五间,单檐歇山顶。东配殿祀配享王公,西配殿祀配享功臣。中殿(寝殿)九间,单檐庑殿顶,殿内供奉列圣、列后神龛。左右配殿各五间,单檐歇山顶,用以存贮祭器。后殿形制与中殿相似,作为祭祀远祖神主的祧庙,与中殿之间有墙垣相隔。墙正中辟琉璃花门三道,左右旁门各一。后殿后围墙正中辟琉璃花门三道。


祭祀之日,銮仪卫陈法驾卤簿于午门外,设金辇于太和门阶下。日出前四刻,皇帝御祭服乘礼舆自乾清门出宫,至太和门外,降礼舆换乘金辇。午门严鼓,法驾卤簿前导,不陪祀的王以下各官齐集朝服跪送。皇帝入太庙街门左门,至太庙南门外神路右降舆,赞引太常卿一人引导皇帝由太庙南门左门入,至戟门外东间幄次神主奉安完毕,太常寺卿奏请行礼,皇帝出幄次。盥冼,赞引太常卿引导皇帝由戟门左门入,升太庙左阶,入前殿左门,就拜位前,北向立。



2、太庙中轴线主要建筑


太庙大戟门为五间二进、分心槽九檩门殿式建筑,黄琉璃筒瓦,单檐庑殿顶屋面,庑殿顶不推山(图27)。草架为规整的抬梁式构架,三、五、七、九架梁依次叠架,楠木材质,柱有明显侧脚做法。大木构架及斗拱细节、现存彩画等具有明确的明代特征。两侧的小戟门为单开间分心槽,单檐歇山顶。从檐柱有侧脚及收分、以及斗拱、雀替、彩画等特点来看,亦应为明代原物。


▲图27  大戟门历史照片(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


太庙前殿(享殿)平面为分心槽用三柱,殿身九间四进加副阶周匝。为十一檩大型殿堂形制,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屋面,屋顶有推山(图28)。前殿的大木结构中,上檐屋盖层与柱框层是上下分开、自成整体构架的,反映出了明代殿阁式构架的特征。太庙前殿屋盖层从檐步、下金、中金、上金步直至脊步架深均不相等,与宋、清规定的各步架相等不同,而各步架进深不等的特点在明代官式建筑中又极为普遍。从屋面举折投影看,折线较为圆转,亦表现为与宋式接近而不同于清式之各步举折呈整数比,折点较明显之特征。同时前殿斗口取值约为12.5厘米,合4.0营造寸,是现存明清两代官式建筑中取值最大者。上檐斗栱做法也是明代重要殿堂建筑斗栱出跳较多时常用的一种方式。除去大木结构之外,在前殿草架明间脊檩及随檩枋上绘彩画是明代在一些等级特别高的庑殿顶殿堂建筑中的共同做法,太庙大戟门、前殿、中殿、后殿四座建筑均具备这一特点。其中前殿脊檩及随檩枋上的彩画等级可谓最高,草架中明次间脊檩彩画均反映明式风格。最后,从太庙前殿的用材来看,其下部柱框层均系整料楠木构件组成之巨构,如此规模的单体建筑建设清初开始已无力达成。且大木构件加工的工艺精致细腻,甚至在人眼平常难及之梁架草架部分,其加工仍十分细致。综合以上特点,太庙前殿可认为是明代原构。


▲图28 从大戟门明间望前殿


中殿(寝殿)及后殿(祧庙)构架基本相同,均为九间四进、分心槽十一檩殿堂建筑。黄琉璃筒瓦,单檐庑殿顶,屋顶有推山(图29)。与前殿相较,两殿除去单檐与重檐的区别之外,从整料楠木用材、草架与明架分层明确、步架与举架特征、斗口尺寸为4.0营造寸、斗栱做法、以及彩画形式等均同前殿相似。两殿也应为明代原构。



▲图29 太庙后殿



3、社稷坛总体格局


社稷坛建于午门东侧“阙右门”以西,与紫禁城的联系尚有端门南“社左门”及天安门和端门之间御路西侧的社稷街门,三门均西向。


社稷坛建筑群北向布局,平面呈长方形,社、稷同坛同壝,有壝垣、坛垣、外垣三重。五色土坛居中,拜殿(明代祭殿)、戟门(明代拜殿)往北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坛方形,现存三层,上层边长15.95米,中层边长16.90米,下层边长17.85米。四面各设一份垂带台阶,居中,四步,青白石砌筑。台上随方布色: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铺设五色土。壝墙随四方色,明代以砖砌涂色,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为四色琉璃砖瓦。壝垣四面居中各设一棂星门,每门原有朱扉两扇。


坛垣内原无植被,垣外遍植柏树,井然森列。坛内西南隅有神厨、神库各五间并列,东向。神厨在北,神库在南,悬山黄琉璃瓦屋面。宰牲亭位于西坛门外以南,北、西、南三面围以矮墙,墙之东端与坛墙相接,方形,重檐,歇山黄琉璃瓦屋面。社稷坛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加上封闭的院落,浓郁的古柏,衬托出一种肃穆庄重的氛围,与皇家祭祀建筑的性质相一致。


清代春秋常祀皇帝亲祭祀日,日出前四刻太常卿告时,皇帝御祭服乘礼舆由乾清门出宫,至太和门阶下降舆乘金辇。午门鸣钟,法驾卤簿前导,不陪祀的王以下各官齐集朝服跪送。金辇出午门,经阙右门至北坛门外降辇。入北坛门右门,候于戟门幄次。待奉安神位毕,太常寺卿奏请行礼,盥洗后帝至北壝门外拜位,南向立。因事祇告社稷礼则由遣官祭祀,祀日遣官由社稷坛街门入,北拐西转入南坛门后沿壝西行,由赞礼郎二人引导至壝北门外拜位。



4、社稷坛拜殿与戟门


拜殿与戟门是社稷坛主体建筑,明初社稷坛制度为“行礼”、“具服”二殿设置。“拜殿”为清代名称,明代称“享殿”或“祭殿”。“戟门”又称“戟殿”,为清代名称,明代为“拜殿”。两殿设置遵循南京社稷坛制度,但名称上于后世多有混淆。


现存拜殿建于明初,位于坛壝正北,为祭祀日遇风雨时行礼之处。祭殿单层台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平面无廊。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屋面(图30)。前后三进四柱,前后对称。十一檩大木为彻上明造的厅堂式构架,采用了随梁枋、穿插枋等构件,屋架上取消了叉手、托脚,简化了驼峰式样,代之以梁栿端头直接承檩、梁下垫以驼峰、或隐刻驼峰式样的驼墩、童柱。檐柱上置七踩单翘重昂后尾溜金斗栱,做法古朴。檐柱与殿身檐柱间以挑尖梁及溜金斗栱连接,旨在加强横向构架的稳定性。角科斗栱用鸳鸯交手栱,刻于栱身,栱下皮则模仿栱身成人字形凹槽,这时的小栱头一般不伸出承托上跳栱身,而是隐于上层栱身之后,做法与宋《营造法式》制度基本相同。加之耍头与齐心斗的做法,具有典型的明初建筑特色。另外,在大木结构去繁就简的同时,更注重各部分间的联系,在檩下设置檩下斗栱、在大梁与随梁枋间设隔架科,以溜金斗栱联系檐、金步等。由于大木加工细致、构件结合紧密,加之注重装饰细节的刻画,因此大木构架在追求简洁实用的同时,也增加了室内空间的艺术欣赏价值。



▲图30  社稷坛拜殿


戟门位于祭殿北,具服之所。建成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后经多次修缮,现存大木构架仍系明代原物。单层台基,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平面无廊。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屋面(图31)。明次间为大门明间及次间构架省去前金柱,梁栿直接伸至檐口。九檩大木为彻上明造的厅堂式构架,大木建筑特征与祭殿相似。戟门于民国五年(1916年)撤去中间三间大门,前后檐砌槛墙,安装玻璃门窗,改作图书馆。1950年图书馆迁出中山公园,现为北京市政协所在地。



▲图31  社稷坛戟门现状



四、太庙与社稷坛的

文物建筑测绘


1940年代初期,基泰工程司建筑师张镈组织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和北京大学工学院建工系师生及基泰公司部分员工,对包括太庙和社稷坛在内的故宫中轴线及其外围文物建筑展开了实地测绘(图32)。1980年代后期,中国文物研究所的祁英涛在对北京明代建筑进行调查时,对太庙中轴线上的四座建筑及社稷坛拜殿、戟门等进行了测绘工作。



▲图32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测绘的太庙东焚帛炉图纸


20世纪末期,出于对北京宫城“左祖右社”的深化研究与文物建筑“四有”等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天津大学与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及中山公园管理处合作,对太庙和社稷坛全部历史建筑进行了系统测绘。其中1996年进行了所有历史建筑及部分近现代建筑的测绘,绘制图纸130余幅。1997年至1998年完成了太庙所有历史建筑的测绘,绘制图纸200余幅。此后尚有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等机构进行了太庙少数历史建筑的测绘工作,补充了文物建筑资料。


天津大学的太庙与社稷坛测绘过程中结合了传统测绘方式与先进的计算机制图方法:1996年五色土坛以三维模型记录测绘成果;1998年太庙的所有图纸均以计算机绘制,是文物测绘领域中系统使用计算机绘图最早的范例之一,也提供了新的古建筑档案建设方式及文物保护数据采集模式。这一批测绘成果也为北京“左祖右社”的研究、以及后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所收录的图纸从这一批测绘成果中精选约150幅代表图纸,涵盖太庙所有古建筑及金水桥、焚帛炉等设施、以及社稷坛戟门、拜殿和坛门等附属建筑。依太庙和社稷坛建筑组群使用功能的空间顺序编排各个建筑的图纸。“左祖右社”各核心历史建筑的图纸系统完整,能够充分体现太庙与社稷坛的历史建筑全貌。



节选



▲太庙享殿前组群南立面图

▲太庙大戟门前组群南立面图

▲太庙建筑组群西立面图

▲太庙街门西立面图

▲太庙第二进院落总平面图

▲太庙大戟门南立面图

▲太庙大戟门明间剖面图

▲太庙中殿纵剖面图

▲太庙中殿明间横剖面图

▲社稷坛大殿北立面图

▲社稷坛大殿明间剖面图

▲社稷坛大殿镏金斗栱平身科大样

▲社稷坛北坛门立面图

▲社稷坛北坛门纵剖面图、侧立面图


供稿: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

编辑:朱伊凡

审核:何捷

校对:杨阳、杨佳琦





往期中式营造记录


中式营造 | 寻踪中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 | 寻踪中国现存五代十国时期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宋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辽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金代木结构古建筑




全网ID矩阵账号


平台客服微信
中式营造建研中心群:47066368
中式营造客服QQ:1005063031

设计 |  艺术 | 文旅


努力做最好中式设计平台号

丨中丨式丨营丨造丨

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微信号:Chinese-Construction

欢迎个人转发、扩散。

投稿请发邮件注明“投稿”

商务合作请在后台留言联系“管理员”

公号转载请在后台键入“转载”

中式营造
中式营造是一个以设计师主体运营的【共同分享、彼此学习】传统建筑文化交流的公众信息平台。通过公益沙龙分享、设计类主题讲座、创意文化展览、出行游学、田野调查等方式让我们拓展专业视野和提升设计修养,平台涉及传统文化、艺术、设计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