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
本套丛书按照中国古建筑的功能类型,分为宫殿建筑、陵寝建筑、园林建筑、坛庙建筑、庙学建筑、祠庙建筑、佛教建筑、民居建筑等类型,共22卷组成。每种类型均选取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国家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建筑的测绘图,是全面、翔实地记录和梳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数据信息和资料档案。通过这些成果,反映了中国古建筑在功能类型、地域分布等方面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为我国古建筑的科学保护和深入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设计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现代建筑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国的古建筑测绘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为创立我国自主的建筑史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作出了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贡献。正像梁思成先生早年强调的那样:我国“古物的命运在危险中,调查同破坏力量正好像在竞赛”,而古建筑测绘成果则正是对这些“古物”进行保护和研究的最重要的基础档案资料。这项伟业虽然历经80多年来的积累,相关测绘成果规模宏大,质量优秀,也曾赢得国内外相关学术权威高度评价,却由于各种原因,大多垒之高阁,系统出版的成果犹如凤毛麟角,显然不利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建筑史学的发展,不利于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以及面向世界的相关文化交流,不利于文化强国的建设。
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古建筑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的展开,建筑设计和研究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为后世子孙完整保存和完美呈现大批中国古建筑——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利于促进与其他地区建筑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向世界展示我国历史悠久的建筑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实现我国成为文化大国、文化强国的梦想书写重要的篇章。
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分册
《景山》
景山
中国古建筑测绘大系·园林建筑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市景山公园管理处 合作编写
王其亨 主编 张凤梧 杨菁 编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3
景山位于北京皇城的中心,南临紫禁城,北望钟、鼓楼,西邻北海。全园占地二十二点七公顷,以景山五亭为地标,是俯瞰北京城市风貌的最佳地点,现存各式殿阁、亭楼、牌坊等共四十余座,或独立点景,或组群布置,围绕景山山体,划分为前山宫门区,山顶五亭,山北寿皇殿建筑群、观德殿建筑群、关帝庙建筑群和永思殿建筑群以及集祥阁、兴庆阁等。
因风景优美,古木参天,金代在这里已有建设活动,至迟在元代,景山便已成为皇宫后苑,又经明、清两朝的持续建设,成为一处建筑恢弘、风景绮丽、内涵深厚、功能独特的皇家宫苑,曾是清朝皇家祭祖家庙,更是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中心点和制高点。
景山凝聚了古代中国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大智慧,承续了中华文明有容乃大的深厚传统,是北京中轴线上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格局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苑杰作,这里不仅见证了北京皇城宫苑的建设与更迭,甚至影响了城市的变迁乃至皇城的架构。1928年,景山开放为公园,1957年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列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备选名录。
▲ 景山南立面图
金代在中都城东北部湖泊一带建设太宁宫,景山区域虽无建筑,但已有农事活动。金代贞祐三年(1215年),蒙古军队攻占金中都,攻克太宁宫。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元帝国,并设立北京为「元大都」,在太宁宫的基础上建造皇宫,并将景山一带纳入皇城范围,作为皇帝从事耕种、灌溉等农事活动的场所。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将都城迁至北平,改名为「北京」。
永乐年间,永乐皇帝用十三年时间在元朝都城的基础上整修皇城宫苑,重新规划和建设北京城市格局,在皇城正北用挑挖南海和营建新宫的渣土堆在元代廷春阁旧址上,筑起高大的「镇山」,将之作为北京城的中心地标和制高点,后称之为「万岁山」,与西苑北海琼华岛景致相互因借。
此后,明代各朝陆续围绕万岁山前后建设亭台殿宇,并在山前种植了百果林,在山上和山后种植了大量的松柏树,营造出一处兼具游赏、校射,以及饲养禽鸟、种植花草等多重功能的皇家「后苑」。
弘治十一年(1498年),在万岁山下建毓秀亭;嘉靖十三年(1534年),万岁山后建玩芳亭;万历十三年(1585年),在万岁山北建寿皇殿、左毓秀馆、右育芳亭、后万福阁、臻禄堂、永禧阁、聚仙室、延宁阁、集仙室。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五月,添盖观德殿,以山左空旷处作为射箭场所,故名「观德」。同年,玩芳亭更名「玩景亭」,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更名「毓秀亭」;万历三十年(1602年),闰二月,添盖观花殿,植牡丹、芍药。万历三十一年(1630年)二月,添盖寿春亭、辑芳亭。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四月二十八日,兴庆阁更名「玩春楼」,万历年间后苑正门更名「万岁门」。至此,景山一区基本形成以南端北上门为起点,东、西、北三面宫墙环绕的完整宫苑格局,包括万岁门、山里左门、山里右门、山左门、山右门、寿皇殿、关帝庙、观德殿、永安亭、寿安室、景明馆,以及鹰房、鹿苑、野鸡房、家鸡房、土地庙、龙王庙等为主的庞大建筑群。明末,崇祯皇帝自缢于景山山体东侧。
清初,自顺治皇帝入关,直至康熙朝,景山格局并未发生改变,仅将万岁山更名为「景山」,清代两朝皇帝延续明代万岁山的宫苑格局和功能,在此赏景、校射、停灵。迨至乾隆朝,乾隆皇帝对景山进行了大规模修建,不仅在山顶修建五亭并铸造五方佛像,更对山后进行大幅度调整:乾隆九年(1744年),重修关帝庙,将东西向调整为南北向;乾隆十五年(1750年)仿照太庙的规制、圆明园安佑宫的格局,将东偏的寿皇殿建筑群重新修建于中轴线上,作为皇家祭祖家庙,挪盖后的观德殿与关帝庙并置,山前添建绮望楼,山后添修集祥阁,与兴庆阁对称。
至此,景山已形成集皇帝后妃游乐、祭祖、登高、校射以及官炮制作等多重功能,汇集亭楼、殿阁等各式建筑的重要场所。直至清末,各朝未改变格局,仅对景山内古建筑进行维修。1900年辑芳亭被八国联军烧毁,1902年修复,观德殿及永思殿内外檐遭拆毁。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永思殿正殿大部分已塌毁,仅存永思门、朝房和配殿。山顶东西四亭内佛像被劫走,万春亭佛像虽幸免于难,但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破坏(图一~图四)。
▲图一 康熙八年(1669年)景山格局图
▲图二 乾隆十五年(1750年)景山格局图
▲图三 乾隆十七年(1752年)景山格局图
▲图四 景山现状格局图
自清末至今,景山古建筑群历经多次管理权与使用权的变革,作为中轴线上的重要古建筑群,始终备受关注,针对文物建筑的保护维修实践时断时续。
1928年,景山开放为城市公园,并由故宫博物院管理至1945年。1954年十二月一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将景山公园移交北京市园林局管理。1955年三月一日园林局正式接管,并成立景山公园管理处。
1957年二月,北京市园林局撤销景山公园管理处,成立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统一领导两园的管理工作。2003年七月,景山公园从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中独立出来,成立景山公园管理处。
(一)民国期间
1941年至1945年,由张镈先生组织的北京中轴线测绘项目,囊括了景山建筑群轴线建筑,包括绮望门(今万岁门)、绮望楼、山右里门、观妙亭、周赏亭、万春亭、寿皇殿宝坊、疏璃门、寿皇门、焚箔炉、配殿、东庑、碑亭等共十三座建筑,绘制图纸八十一张(图五,图六)。
▲图五 1940年代景山测绘图
▲图六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景山寿皇殿纵剖面图
至1945年前,景山公园由故宫博物院管理,设景山管理处,对部分文物建筑进行了整修,如:民国七年(1918年),关帝庙失火烧毁窗棂,后修复。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至二十八年(1939年),故宫博物院委托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刘敦桢等代拟设计修理五座亭子计划,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四月一日开,修理万春亭,刘敦桢为修亭工程师。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万春亭遭雷击并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对宝顶、木柱、琉璃砖楼及菱花窗户进行过修理。此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修理观德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寿皇殿建筑群前部三座九楼牌楼被改为钢筋混凝土柱子、额枋,其他部位仍用木料,撤去戗木(图七)。
▲图七 五亭修缮图
在此期间,由于经费紧张,部分建筑出现破损,甚至年久失修,倒塌损毁,如,民国三十年(1941年)永思殿年久失修,倒塌残毁。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经勘查,寿皇殿上层檐西北角梁后部翘起,琉璃脊筒臌出两节,内裂大缝。近该角处左右翘飞及翼角下垂,且殿顶积土生草,陇灰脱落之处甚多。查得观德殿琉璃门内东部须弥座石及两门墩稍有沉陷,以致东北角由上部闪裂严重,且门框、门龙均错离部位,殊有塌落之虞,似应修整,以免损伤琉璃瓦件。
(二)1949年后
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城市建设的需要以及功能使用的需求,对文物建筑进行了多次整修,如:1950年,绮望楼新做楼梯(东次间)及左右门木栅栏修缮。1954年,拆除北上门及两侧配殿官学,鸳鸯桥被埋没,绮望楼作为景山公园筹备处及少年宫筹建处办公用房,进行维护性修缮。1955年整修万岁门、五亭、绮望楼。
1955年八月十六日文化部文物局正式将寿皇殿、观德殿、永思殿、关帝庙一区批给北京市少年宫使用,随后由少年宫负责保护整修。1965年北京市少年宫将永思殿正殿拆除,殿基完好无损。同年,对观德殿进行大规模整修。1966年至1989年期间,多次对山左里门、山右里门和万岁门进行修缮和油饰见新。
「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文物遭到破坏,最重要的事件是1966年,万春亭内的铜佛被拆除卖掉,四周菱花格隔扇窗一并拆掉,改为敞亭。
1973年为迎接景山闭园三年后重新开放,对景山三宫门与五峰亨、绮望楼等开放区古建筑进行修绪,油饰见新。
1981年四月十日晚,因北京市少年宫工作人员失误引起火灾,烧毁寿皇殿建筑群寿皇门及周围有数百年树龄古柏。1983年由故宫博物院负责复原设计,1985年重建竣工。同时对寿皇殿进行挑顶整修,更换东北角梁。
在维修文物建筑破损的同时,为满足功能使用需求,公园也对古建筑进行了局部改建,如1966年绮望楼改作商业用房,将金步装修改至前檐,并将东次间楼梯改在西侧后廊步位置。
1973年,在五座亭子的檐柱位置添配了坐凳,以便于游人休息。
2006年和2008年,为迎接北京夏季奥运会,分别对景山五亭、绮望楼、三牌楼进行整修并油饰见新。2009年、2011年、2013年又陆续对集祥阁、关帝庙和观德殿进行整修。
2013年,随着少年宫腾退搬迁,天津大学于2014年、2016年、2017年先后三次分别对寿皇殿建筑群、五亭及三门(万岁门、山左里门、山右里门)、观德殿和关帝庙及集祥阁进行扫描测绘,在此期间结合文物本体勘察对绮望楼进行测绘,基本完成了景山所有古建筑的信息采集工作,共绘制二维线图六百三十张,从中挑选二百六十九张,作为本册图集的主要内容。
与此同时,寿皇殿启动修缮工程,2017年竣工。至此,景山公园主要建筑群都已完成基础信息采集和残损整修工作,仅永思殿尚未进行修复和整修。
▲寿皇殿建筑群内院南立面图
▲寿皇殿建筑群纵剖面图
▲寿皇殿大殿明间脊檩彩画
▲观德殿与关帝庙建筑群南立面图
▲景山总平面图
▲景山总剖面图
▲万岁门明间横剖面图
▲绮望楼南立面图
▲万春亭正立面图
▲显承无斁昭格惟馨牌坊背立面
▲西南砖城门琉璃纹大样图
▲南砖城门正立面图
▲寿皇门西石狮三视图
▲寿皇门南立面图
▲寿皇殿正立面图
▲寿皇殿上下檐梁架仰视图
▲观妙亭横剖面图
▲山左里门正立面图
▲东西琉璃门正立面图
▲西碑亭侧立面图
▲富览亭上檐架仰俯视图
供稿: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
编辑:李祎童
审核:张凤梧
校对:龙斯淼 赵晓玮
往期中式营造记录
全网ID矩阵账号
设计 | 艺术 | 文旅
努力做最好中式设计平台号
丨中丨式丨营丨造丨
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微信号:Chinese-Construction
欢迎个人转发、扩散。
投稿请发邮件注明“投稿”
商务合作请在后台留言联系“管理员”
公号转载请在后台键入“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