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文库·陈明达先生著作三种《应县木塔》《蓟县独乐寺》《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

文化   2024-11-24 19:59   北京  


1973年陈明达与莫宗江等重访应县木塔


陈明达(1914-1997),我国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实践者,毕生致力于重新发现中国古代建筑学体系,并尝试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确立自成体系的中国建筑理论,著有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尤以宋《营造法式》专项研究享誉中外。


营造文库

应县木塔 蓟县独乐寺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


作为我国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以来,他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达六十年之久,取得了极富创造性的重大贡献,是这一领域中继梁思成、刘敦桢先生之后,又一个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杰出学者,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建筑史学界也有相当大的影响。陈先生的学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不会简单地停留在一座建筑的表象之上,不会就建筑论建筑,而是深入一座历史建筑的内在精髓之中,去探究、去发掘这座建筑蕴藏的历史之谜,特别是这座建筑蕴含的古人的创作智慧与设计方法。本次推荐陈明达先生建筑历史学上的三本著作。


营造文库·应县木塔

著 陈明达▕ 整理校订 殷力欣

出版:浙江摄影出版社

版次:2024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装帧:裸背平装16开356页

书号:9787551447454

定价:138元


释迦塔是辽代兴宗皇帝耗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修建的。这个塔的修建,在当时是为了宗教的需要。在另一方面,它表现了劳动人民在建筑技术和艺术方面的高度成就。当然这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成就,在今天看来,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本书的目的主要是试图通过对这个塔在建筑技术上的分析,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的几个建筑技术问题,供建筑研究者参考。


应县木塔 南面近景(1964年摄)


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调查记”是概括地介绍一下大致情况,以期在详细了解或研究之前,先有一个总的轮廓印象。其中的第二节“释迦塔建筑实录”,是综合记录塔的实测结果,主要是各部分的尺寸做法。这些东西在实测图或图版上已都有了,这里只是把分散在各图版上的情况或数字,按性质集中起来,或指出各种相似部分的异同之处,使眉目清楚,以备专门研究某些问题时查阅之便。下篇关于寺、塔的研究,是个范围很广泛的题目,限于个人水平和条件,只是就修建历史、原状、建筑设计及构图、结构等四项作了初步研究。此外如彩画、瓦作、小木作、塑像、壁画以及结构的力学分析等等,都限于条件或专业范围,或只提出问题,或未敢涉及。


营造文库·应县木塔 书影


本次出版,整理者殷力欣先生对原著的整理以1980年再版文本为蓝本,除按作者生前批注修订了部分文字外,又将实测图、分析图的批注副本附于原图之后一并排印,并在图版部分增补了若干张梁思成、莫宗江、刘致平、赵正之等前辈于1933、1935、1950年考察所摄照片,以期更加全面地记录木塔的历史信息。相信此举是符合作者愿望的,对今后的研究工作也是不无裨益的。


目 录


整理说明/1

佛宫寺释迦塔

引言/5

上篇 调查记/7

壹 佛宫寺概况

贰 释迦塔建筑实录

叁 损坏情况

肆 碑记匾联

下篇 寺、塔之研究/32

壹 绪论

贰 释迦塔修建历史

叁 寺、塔原状

肆 建筑设计及构图

伍 结构

陆 关于建筑发展史的几个问题

附记/121

实测图/133

图版/181

年表/324

附录/332

一、弥勒院立幢记

二、残八角石柱

三、第三层“释迦塔”匾铭记

四、释迦塔字跋

五、重修应州志

六、重修释迦塔记

七、重修匾记

八、应州志

九、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一O八

十、应州续志卷四

十一、“重新真会”匾序

十二、重修碑记

十三、重修佛宫寺碑记

十四、重修序

十五、重修匾记

十六、各层牌记

十七、各层匾联

英文简介/345


实拍书影



营造文库·蓟县独乐寺

著 陈明达▕ 整理校订 殷力欣 丁垚等

出版:浙江摄影出版社

版次:2024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装帧:裸背平装16开356页

书号:9787551447461

定价:138元


蓟县独乐寺现存观音阁及山门两建筑,建于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在现存辽代建筑中时代最早,上距唐亡仅七十七年,其保留唐代风格较显著,自不待言,且制作精丽,堪称上乘。此两建筑现存情况,在梁思成先生五十余年前所写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也曾有专门介绍。


营造文库·蓟县独乐寺 书影


《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制度》,是陈明达先生晚年的学术研究力作,大约始作于1983年,经多次修改,至1990年定稿。陈先生去世后,整理者据此增编为专著《蓟县独乐寺》,从陈先生学术生涯看,其建筑历史研究的第一本专著《应县木塔》基本上沿用梁思成、刘敦桢先生的方法而有所突破,取得了重大的研究进展;第二本专著《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基本证明了至迟在北宋时期已经存在完整的以材份为模数的建筑设计方法;而到了这本专著,似乎陈先生已经完全进入了古代建筑师的世界,不但解析着一个个技术方面的疑难,更要通过对技术问题的解析而还原到审美的文化的层面。


营造文库·蓟县独乐寺 书影


陈先生自信经此对独乐寺两建筑的研究,完成了其研究生涯的又一次飞跃:对应县木塔的研究,初步证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是有设计规律可循的;撰写《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基本整理、归纳出北宋时已经存在的“以材为祖”的模数制设计方法;此篇则尝试实际应用材份制进行建筑学理论分析,遂追索出若干中国建筑在结构力学、建筑美学等方面的独到建树。陈先生的一些新发现或过去提出设想而未及全面展开的话题,如中国建筑按数字比例而非几何比例设计的问题、设计中确定标准间广材份数的问题、材份制原则可能同样适用于建筑组群布置等等,均在此有较充分的阐述。此论文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几乎展示了古代建筑师设计一个建筑组群的全部过程。


营造文库·蓟县独乐寺 书影


本次出版,整理者以论文+测绘图+摄影作品的编排体例,收录大量珍贵的手绘图稿和历史照片,对古建筑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


目 录


整理说明及凡例/1

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制度

引言/7

(一)关于结构形式

(二)关于用材尺寸

一、实测用材等第及材份数/14

二、规模、形式及标准间广/24

(一)观音阁五间八椽

(二)山门三间四椽

(三)标准间广

三、平面设计构图/33

四、断面、立面设计构图/40

五、结构构造/56

(一)概况

(二)柱额及屋盖层构造

(三)铺作构造层

结语——关于建筑发展史的几个问题/69

(一)“阁道”“楼阁”与殿堂结构分槽形式

(二)所充实的材份制的内容

(三)复原成材份的研究方法

(四)关于古代的建筑设计图

参考文献/76

图版/77

附录一 蓟县独乐寺历史大事记················

附录二 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建筑构图分析··

附录三 Thousand-year-old Wooden Structure

——A Study on Architectural Composition of Dule Temple····

附录四 回忆陈明达先生——《蓟县独乐寺》代序/王其亨


实拍书影




营造文库·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

著 陈明达▕ 整理校订 殷力欣

出版:浙江摄影出版社

版次:2024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装帧:裸背平装16开356页

书号:9787551447737

定价:118元


本书原为《陈明达全集》第三卷,现作再次校订并重作次序编排,单独发行,以飨读者。此次印行陈明达学术著作的单行本,则以《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为主干,列《<中国建筑>导言及图版说明》为附录。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是陈明达先生晚年的标志性学术著作,也是目前建筑历史学界及读者更为关注的课题;将《<中国建筑>导言及图版说明》列为附录,意在使读者较为便捷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通史概要及经典实例(特别是木结构之外的实例)。


前言▕ 陈明达原序

近三十年来,我们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偏重于建筑艺术史方面,先后编写过数次建筑史,最近一次是1978年完成的第八次修改稿,即《中国古代建筑史》(1980年版)。此书出版时,原建筑科学院在书前作了一篇说明,指出:“全书偏重于记叙,对源流变迁的论叙还不够;对建筑的艺术方面比较侧重,建筑的技术方面则注意不够·····”这一评语极为中肯。事实上,我们对古代建筑的技术,并没有认真研究过,这是建筑史上的空白点。


营造文库·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 书影


研究古代科学技术须依赖典籍、实测两方面的基础资料。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如天文、数学、医学、地理等都有很高的成就,并留下了丰富的典籍。唯独古代建筑技术,尽管也达到很高的水平,但留下来的典籍却十分稀少。因此,研究建筑技术须从现存实物着手。而现存实物多为明清时期所建,早期实物最早不过唐代中期;即使是间接的、形象较为具体的资料,也早不过东汉时期。所以,研究唐代以前的建筑,只能依靠铜器上的刻画、古代器物上的造型、石刻画像、石室、石阙、考古发现的古代遗址以及含义晦涩的文献等等,作出推测,以备参考而已。


唐代虽存有二三个木结构实例,但不足探察建筑的全面形象。幸而在大量的艺术作品中-如雕刻、壁画等,可以获得较多的形象资料,往往可从中窥见木构建筑的结构细节,较之对唐代以前的认识要具体、系统多了。到了辽宋时期,保存至今的建筑实例较多,确实充实了基础资料。加之还有一部全面的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遗留至今,这才具备了具体分析研究古代建筑技术的条件。

营造文库·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 书影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被古代建筑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很自然地就偏向于艺术方面的研究,不自觉地促成重艺术轻技术的倾向。因此,到1978年完成《中国古代建筑史》时自然会得出上述的评语,这时才深感古代建筑的技术方面还是一个空白点,很需要认真补课,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就是在上述情况下,197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力量,要编纂一部《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显然其目的在于填补建筑史上“技术”这个空白点。这是一个严肃的研究项目,必须认真对待,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当时对这类实质问题并未展开深入的讨论,就按初拟章节,分配任务。给我的任务是撰写“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前一半,即自战国至北宋末期这一阶段。


营造文库·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 书影


既是任务,就不能计较难易,不能不接受,同时也考虑到从六十年代初开始,我个人曾对某些唐、辽建筑实例进行过较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对《营造法式》大木作的研究,当时也已进行大半,实际上开始接触到宋代木结构建筑的技术问题,所以对此任务应当是有信心的。


当初稿写成后,将文字部分油印了200份,作为征求意见之用,想不到却供不应求。1982年,汇入内部编印的《建筑历史论文集》时,始将文稿并所附插图分刊于一、二两集中。虽排印错漏较多,但不久这个排印本也分散完了(并已流传至国外)。于是有朋友建议:将以后南宋至明清部分续完,正式出版。我自己也有这种打算。到1984年,在开始整理积存资料时,才发现自己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了。已积累的资料缺漏甚多,要进行的基础工作庞大,我的年龄已不允许我再进行大规模的、长时间的测绘调查工作。例如在南方的宋元建筑,如苏州玄妙观三清殿、武义延福寺、上海真如寺、莆田三清殿、泉州开元寺,均须认真测绘;更重要的是在北方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很少做过精确的测量,而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迄今并未开始作深入的研究,只是一般的文字注释而已。从三十年代就已开始故宫测量,解放前仅完成三大殿部分,以后不曾有计划地继续测绘,至今不见有可供科学研究用的实测全图。


以上仅略举数例,便可见其工作量之庞大,要将南宋至明清的建筑技术发展史续完,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将原稿续完、出版的打算,只能停顿下来。


营造文库·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 书影


198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出版了。全书除个别章节(如第六章一至四节)认真讨论了技术问题并取得令人信服的论证外,其他各章的内容实质大都与以前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大同小异,所以也仍适用原建筑科学院的评语“(对)建筑的技术方面注意不够”。而该书的附表一“本书各章执笔人名单”中所列第五章的概说及第一、二两节注明由我执笔,但事实上,书中所载与我的原稿相差极大,观点不同。


当然,以上所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希望对这本书能展开讨论,借以明确进一步的研究方案,有效地促进这一学科的发展。而我个人的一家之言,也不妨暂存,故我决心将已写出的四章原稿修改补充,冠以《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一北宋)》之名,印成单行本正式出版。虽然不全,但对技术史的观点和研究方法是有别于建筑艺术史的,作为继续探讨技术史的参考,或不无裨益。


营造文库·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 书影


此次出版,除校正错讹、修饰文字外,还有三项增补。其一是第三章中关于北魏洛阳永宁寺九层塔,由于考古学家已经全面发掘出该塔的基座、全部柱网布置,原稿的估计成为不必要,而全部按发掘报告提供的资料改写,并补充了一张平面图。其二是第四章中新增“间、椽”一节。间、椽至迟在唐代已用为衡量单体建筑规模的单位,因间广即是屋架上木槫(檩)的长度,椽平长即是屋架每一架的水平投影长度,它们的长度变化,反映出结构力学的发展。这是原稿中一项较大的遗漏。其三是“结构形式与建筑形式”一节,原稿着重于叙述聚合建筑而忽略了普遍的单体建筑的形式,本书就此稍作补充。

陈明达 1987年9月


目 录


整理说明及凡例/1

前言/3

第一章 绪论/7

第一节 封建社会接受的遗产

第二节 木结构建筑是封建社会时期的主流

第三节 民间木结构技术概况

第四节 彝族建筑

第五节 建筑技术发展的阶段·

第二章 战国——西汉/30

第一节 高台建筑

第二节 栈道及桥

第三节 楼阁

第四节 战国至西汉木结构建筑技术发展的估计

第三章 东汉——南北朝/42

第一节各种木结构形式

第二节关于北魏洛阳永宁寺九层塔

第三节 东汉——南北朝木结构发展的趋势

第四章 隋一北宋/58

第一节 间 

第二节 铺作

第三节结构形式

第四节 结构形式与建筑形式

第五节《营造法式》

第六节 建筑技术提高到标准化、规格化的科学水平

第五章 南宋一元/104

第一节材份制的延续

第二节材份制的发展

第三节斗栱

第四节结构形式的沿袭及发展·

第五节小殿阁的结构形式·

第六节纵架及斜梁·

第七节 旧制度的延续 新制度的酝酿

第六章 明一清/125

第一节《鲁班营造正式》及《园冶》

第二节《营造法原》

第三节 明清建筑实例概况

第四节清《工部工程做法》

第五节 殿堂残迹——连瓣科、檐不过步

第六节 新制度的产生

附表/144

图版/158

附录/211

《中国建筑》导言及图版说明


实拍书影




喜欢此书的朋友,可点击下图购买



往期中式营造记录


中式营造 | 寻踪中国现存唐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 | 寻踪中国现存五代十国时期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宋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辽代木结构古建筑

中式营造丨寻踪中国现存金代木结构古建筑




全网ID矩阵账号


平台客服微信
中式营造建研中心群:47066368
中式营造客服QQ:1005063031

设计 |  艺术 | 文旅


努力做最好中式设计平台号

丨中丨式丨营丨造丨

传承传统文化精神


微信号:Chinese-Construction

欢迎个人转发、扩散。

投稿请发邮件注明“投稿”

商务合作请在后台留言联系“管理员”

公号转载请在后台键入“转载”

中式营造
中式营造是一个以设计师主体运营的【共同分享、彼此学习】传统建筑文化交流的公众信息平台。通过公益沙龙分享、设计类主题讲座、创意文化展览、出行游学、田野调查等方式让我们拓展专业视野和提升设计修养,平台涉及传统文化、艺术、设计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