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客儿”微信公号:historymook2015
在安阳殷商文化之前很久,中国就已结束了使用粗陋器物的时期。由商代文字及青铜器可知,中国早期木作的质量并不亚于青铜器,甚至有着比青铜器更为久远的历史。实际上,有充分证据表明,两种流传至今的中国木家具基本形式早在商代就已经发展完善。
其中一种为箱盒状的台案结构。端方铜禁(插图3)是此结构最重要的实例。端方铜禁大约制作于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仿木器造型,由支撑框架围合,长边四板,短边两板。每块板上各有两个长方形装饰孔和与浮雕装饰,浮雕可能对应着木器上的髹漆图案。这件器物并未清楚表现构件的接合方式,但在一件仿制攒边木板门的周朝中期青铜器(XXIII)中,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中国家具中的龙凤榫、斜角接合以及穿带面板结构(图版152、153,节点1、1a、11a)。商代青铜工匠都已有如此技艺,我们或许可以假定中国的家具工匠早早便熟练掌握了斜角接合框架的做法,并懂得运用其美学价值(XIV)。
图版152
图版153
箱盒结构可设定为各种大小,小到矮桌与坐具,大到会客厅中间的大榻。插图2中展示的榻,其框架面板结构和约定俗成的位置,保持了三千年,直至清末。
插图2
端方铜禁向后两千年,家具中台案的结构未尝改变,插图4展示的唐代风格复原品便是清楚的证明。不过此器物挖空部分的形状,可能是自汉起几百年中的创新,这种尖拱和壸门形状可见于诸多例证,尤以唐代为多。插图4展现的是许多变体中的一例。有时,这一形状的底边会消失,两侧的底部膨起如同腿足,直接与底框相接。唐及唐以前还可见更为简化的形式,或省略底框,或四角的立木与面板融合等(插图10),不过这些都并非主流,由分离的框架与面板两部分组成骨架才是后面几个世纪的标准形制。
插图10
大约在9世纪末期,该结构发展出新形式。尖拱有了新的样式,但壸门形状也没有消失。框架与面板原则上还可以区分开,但面板的底部永久地消失了,面板上端成了锯齿状牙板。面板两侧腿足般的底部又被改造为向两边探出不少的卷叶般的尖曲形。插图5摹自宋徽宗仿前人画作,原作大约作于10世纪,展示了一张该风格的榻,它的复杂结构呈现出混合风格,体现了台案家具发展过程的中间形态。
插图5
样例72、73(图版94)为框架面板结构杌凳,样例74、75(图版95)为立柱横杆结构杌凳,样例76、77(图版97)为仿竹结构杌凳,它们或许代表了从中国远古家具中流传下来的三种椅凳样式。
图版94
图版95
图版97
这些椅凳原是一种方形大榻,可供一人跪坐或跏趺坐,如唐代李贞《不空金刚像》(XVIII)中所绘。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一百年间,中国流行起西方坐姿,传统中式结构上有了靠背,一些还有了扶手。随着中式椅的结构对印度— 中亚地区靠背椅及扶手椅的大量吸纳,平板的中式椅凳发生演变,上文提及的三种杌凳形式被应用融合。
最初,似乎有两种主要的发展方向。一种(插图18)含建筑斗拱元素,椅子的靠背框架继承了与印度的轭形设计类似的中国传统轭形木架样式(插图11)。另一种(插图19)将印度或印度—中亚地区的圈椅改造为中国风格。
插图11
靠背板是改良后的中式椅的一大特征,在尚存最早的大约制作于1100年的宋件(插图20)上已经完备。其结构功能显而易见,之前轭架形框架中既不舒服又不牢固的横杆被舍弃,先是如插图18的早期样式那样,有两根连接搭脑与坐面的平行竖杆,两杆之间用基础图案的柔软藤编(参考图版93上),迈出了发明靠背中间的竖直背板的第一步。于是,新椅子靠背的轭架形框架中,原本的横杆被竖直的藤编框架所取代,最后,又变成了实心的靠背板。
图版93
早在西班牙菲利普二世时期,就有一张带着靠背板和弯搭脑的中国交椅出现在西方(插图21),当时并未被效仿。但一百年后,带靠背板的椅子流行起来,成了欧洲椅子的主流样式。研究艺术史的人都熟知欧洲椅背样式的演变和后期发展。中国椅子的靠背板大多保持着其正面轮廓的平直,在侧面曲线(图版99、101、108)、木材的色泽纹理(图版102,样例80)上实现其美学追求。靠背板上偶尔可见一些装饰,比如上部奖牌形状的开光,底部的窄孔,或者嵌瘿木板,但这些都不会改变其正面轮廓。中国椅子的靠背板上部有时会雕刻涡卷纹,两边有突出的壸门形挂牙强调,挂牙是中式靠背板正面轮廓上唯一可能出现的装饰物。
图版99
图版101
图版108
图版102
附:《西洋镜:中国花梨家具图考》部分插图
【摘自:《西洋镜: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第36辑) 作者/[德]古斯塔夫·艾克 主编/赵省伟 译者/黄忆 北京日报出版社&西洋镜 点击下图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