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剖学基础
腘窝坐骨神经位于腘窝内,腘窝下界为腘窝皱褶,外界为股二头肌长头,内侧为重叠的半膜肌腱和半腱肌腱。腘窝顶部,坐骨神经在股二头肌肌腱和半膜/半腱肌腱之间的深面,腘动、静脉外侧,沿着神经向远端分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1-坐骨神经:人体全身最长最粗大的神经,也是脊神经中骶丛的主要神经。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直径可达1厘米左右。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后,其总干和终支延伸在整个下肢背侧。总干位于臀大肌深面,经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下降至股骨背侧,分支至大腿背侧肌群。坐骨神经是股后群肌、小腿和足肌的运动神经,也是小腿和足的重要感觉神经。
2-胫神经:是坐骨神经干的延续,由腰4~5和骶1~3脊神经的纤维组成。在腘窝内,胫神经与腘血管伴行,在小腿经比目鱼肌深面伴胫后动脉下降,绕过内踝后方,分为足底外侧神经和足底内侧神经。其肌支支配小腿肌后群和足底诸肌;其皮支分布于小腿后面下部、足底、小趾外侧缘皮肤。
3-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两大终支之一,由腰4~5和骶1~2脊神经前支的纤维组成。自坐骨神经分出后,沿股二头肌内侧缘行向外下,绕腓骨颈穿腓骨长肌近侧端达腓骨颈前面,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其肌支支配小腿肌外侧群,前群及足背肌;皮支布于小腿外侧面、足背和趾背的皮肤。
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是最常见的下肢神经阻滞之一,可以覆盖小腿除内侧以外的区域和足踝部位的感觉和运动分布。
三、操作方法:患者处于俯卧位或侧卧位,两膝之间可放置软垫,操作者使用高频线阵探头,将探头放置于腘窝皱褶处,首先寻找到腘动脉以及腘静脉图像(图1)(可以打开超声COLOR辅助判断),逐渐向近端缓慢滑动探头,可见坐骨神经(SN),此时不应急于注射局麻药物,应当上下扫描(探头可稍向头端旋转以获取更好的图像),以判断SN走形分叉形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在这两支神经将分未分(本人称之为拉丝)的位置(图2)进行局麻药物进行平面内穿刺,使药液完全包绕神经。
图1
图2
个人体会:
1、以腘动静脉为基准点寻找坐骨神经成功率较高。
2、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属于外周神经阻滞穿刺导致的神经损伤高发区域,故应使超声探头与穿刺针进针方向始终处于一个平面之内以便清晰的显露穿刺针影像,且应当使用水分离法判断针尖与神经之间的位置关系,避免鞘内注射损伤神经。
3、使用神经刺激仪以及下肢神经刺激针(120mm),电流0.15-0.2mA进行此项操作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神经损伤。
4、0.3%罗哌卡因注射液25ML可以达到很好的感觉运动阻滞效果。
以上图片清晰度受制于超声仪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学术文章、科普文章约稿:
文章请发送至1537001819@qq.com或添加微信wx_urbcj38gb68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