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痉挛最佳治疗方法(拉尔森手法)

健康   2024-10-10 07:02   新疆  



  

 喉痉挛是麻醉期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易于发生在麻醉诱导期和苏醒期,尤其多见于小儿。

   病人表现为严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可有三凹征。处理不当可致病人严重缺氧危及生命。

    治疗时,标准麻醉学教科书建议:面罩加压给氧,正压通气,如果失败,则给予琥珀胆碱,建议剂量为静脉注射0.25-1mg/kg。


    有一种迅速终止喉痉挛同时恢复自主呼吸的技术,临床已经使用了无数次。该项技术是将两只手的中指放在喉痉挛切迹的地方。切迹位于每个耳朵的耳垂后面。前面是下颌骨的升支,与髁状突相邻,后面是颞骨的乳突,头侧是颅底(图1)。

   治疗医生用两根手指较大力气向颅底按压,同时将下颌骨抬起,与身体平面成直角。如果操作得当,它将在一或两个呼吸内将喉痉挛转化为喉喘鸣,并在另外几个呼吸内解除喉痉挛。


   该技术最常犯的错误是将手指放在下颌骨的隆起处或下颌角处。在这些位置的压力和下颌骨的前移会使舌头从咽后壁上抬起,但不会纠正喉痉挛。为了对喉痉挛有效,压力必须要大,而且必须在喉痉挛切迹的最头侧部分施加压力。在进行该技术时,最好能提供氧气。这很容易做到,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将面罩放在病人的脸上,同时用中指施压和向前移位。该技术对婴儿、儿童和成人都很有效。因为病人在治疗时有自主呼吸,不需要施加正压。这种治疗喉痉挛的技术可能优于本文开头所推荐的技术,因为它绝对可靠,比正压通气更迅速地解决痉挛,而且比施用琥珀胆碱或利多卡因更快速和安全。该技术也可用于在面罩麻醉期间维持通畅的气道。


   问题是,为什么它能发挥作用?不幸的是,我们无法提供一个合理、科学的答案。它之所以有效,部分原因是下颌骨向前移位,纠正了因舌头向后落在咽后壁上而造成的气道阻塞。也可能是疼痛的刺激通过副交感神经或交感神经的方式使声带和声门放松。也有可能与中医翳风穴的穴位按摩有关系,打通了经络,解除了痉挛。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一键三连=关注+点赞+转发


我会在每个有意义的时刻,远隔山海与你共存

临床麻醉科普
临床麻醉科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