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街心公园,那是您对永定门公园大大的误解!︱为何不恢复永定门有轨电车?!

文化   历史   2024-10-11 06:31   北京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加星标,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请大家长按识别二维码

收听音频 回放

 谢谢



今天推送图文与音频内容不同,点击音频可直接收听!

摄影:敏格格(快看!细看可以看到正阳门哦)

永定门是北京外城南面三座城门中正中的一座,与正阳门遥遥相望。它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553年,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由于永定门的修建,将北京的中轴线南端从正阳门又向南延伸到永定门。

永定门成为从南进京的第一道大门,也是北京中轴线的起点。使这条轴线成为世界古代城市规划建设史上现存里程最长、时间最久、建筑数量最多、种类最多、最辉煌的城市中轴线,堪称是世界城建史上的奇迹。

摄影:敏格格
现在,南中轴线在网上很热很红,但很多人实地走过却很失望,感觉不知道要看什么,特别是永定门北侧的永定门公园,很多人觉得那就是街心公园,其实,这是大家不了解这座公园的文化设计理念。



很多人觉得一说皇家文化,好像就离着老百姓很远很远。其实,在南城,在永定门内,皇家文化做到了和市民的民俗文化深度融合,因为这里介乎于郊外和城里,北京内城的人说它是郊外,可这里又实实在在是北京外城,里九外七皇城四,外七门和外城城墙圈起来的北京外城,您说这不是城里是什么?所以,从今天修建完成的永定门公园来看,这里更是模糊了城里城外的界限,而是把皇家文化,和市民的公共文化空间相结合,带给人们一种奇妙的感受。


摄影:敏格格

壹丨永定门这块地的前世今生


说到永定门公园这块地方的前世今生,这里当年被称为“门脸儿”,有好几条胡同,居民也不少。但是,这里的居住环境真的很差,一旦遇到雨天,就是一片水乡泽国,永定门内大街也是泥泞不堪。

1901,永定门内大街,在天桥的某高处向南拍摄,大街两侧分别可见天坛和先农坛的坛墙。


不过这一带的路况多少随着清末北京城内第一条铁路的开通有所改善。1865年,英国商人在北京城外修造了一条长约0.5公里的小铁路,试行小火车,不料,由于当时的中国人视火车为“怪物”。没过多久,慈禧太后也急忙饬令步军衙门将这段小铁路拆卸掉。



清末北京城墙的拆除,也是从永定门开始。1900年庚子之变,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在8月14日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参战军队立即占领了北京的内、外城,划分了各自的占领区域。 外城除北面一段窄条,就是以广安门内大街向东延伸过菜市口,珠市口,与崇文门外大街汇合的以北至西便门和内城南城墙之间的区域为德军占据,其它大多数区域以中轴线为界:东为英军,司令部设在天坛;西为美军,司令部在先农坛。

1900-10,八国联军为了运输的方便,扒开永定门西外城南垣,将京奉铁路由城外的马家堡车站延伸到天坛西坛墙外,建成的新“北京站”。


此前,英国人建造管理的“津芦铁路”因清廷不准,终点站只能在1897年6月延伸至马家堡。这座车站在庚子之乱中被焚毁,为了保证外国联军的军需后勤补给,英国人擅自破开永定门西侧城墙,铁路过城墙,到先农坛东坛墙根后,向东从永定门内关厢中间穿过,过中轴线御道在天坛西外坛墙附近向北从“圜丘坛门”前到天坛 “祈谷坛门”止。

1900,永定门西侧城墙豁口临时铁道进城后的临时天坛“北京站”站台。


如果您对南城地理不太熟悉的话,估计上面的这段您可能理解起来有难度,这么说吧,英国军队以天坛为自己的大本营。为了方便军用物资和士兵的运输,英军决定弃用已经被焚毁的马家堡车站,而将铁路继续往东北方向延伸至天坛西门,并在永定门城楼下凿开了城楼西侧的城墙,以方便火车的来往。所以,这就是当年天坛成为火车站的由来。八国联军侵占天坛后,在天坛设立了总兵站,为其运输方便,从马家堡接轨,入永定门,到天坛,在圜丘门外设总车站,称天坛外站,又从此斜接轨道到祈谷坛门,称天坛内站。外站运军火粮草,内站运兵员。 


清政府认为将皇帝专用的祭坛大门改成车站实在是有失体统,要求他们重新选址。后来,英军就把新的火车站选在了今天的正阳门城楼东南侧,并着手兴建正阳门东车站。您想,这里离着东交民巷,当时的使馆区更近了,他们当然求之不得,所以,这也是当年正阳门火车站的由来。此后,永定门的豁口被封上,永定门附近的铁路也被拆除。铁路拆除后,永定门开通了有轨电车,不过永定门有轨电车存在的时间非常短。  这是1900年隔着永定门大街拍摄的祈谷坛门图片

经过庚子之变之后,永定门内老百姓的生活,可是混乱了一阵子。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才算稳定了下来。


著名作家肖复兴先生,曾经在《蓝调城南》一书中专门有一篇文章写的就是《永定门》,说的就是他小时候,差不多这一时期,他在永定门内外的回忆。


对于北京城中轴线南端终点的永定门,肖复兴先生是非常熟悉的。小时候,他家住在前门附近,俗话说:门见门,三里三,常常走着就到了永定门。


肖复兴的母亲养着几只鸡,总让他到永定门外的沙子口去买鸡麸子。那时,还有有轨电车,叮叮当当地响着,从前门到永定门也就四站地,3分的票钱,肖复兴却总是走着去,可以省下那3分票钱买根冰棍或糖葫芦吃。永定门是他的目标,只要一见到它那高高的城门楼子,3分钱就算省出来了,仿佛它成为了冰棍或糖葫芦的化身。

1953,永定门瓮城已于1951年拆除,1953年春又在城楼西扒开一豁口。


在南城,除了天坛,永定门是最巍峨的标志了。据说永定门还有一个颇为堂皇的箭楼和瓮城。沿瓮城下来,《燕都丛考》说:“东西有小街市,东曰棋子胡同...西曰佑圣寺。”这些地方,肖复兴先生没有什么印象了,倒是记得很清楚的是一个拱形的城垛,从城门的两旁蜿蜒下去,像是永定门两撇浓重的大胡子。路过时他总要爬上去玩,上面有许多酸枣棵子。如果是秋天,能看到带刺的枝子上结满小小的酸枣,红红的像挂满了红色小灯笼。


那时的永定门四周没有什么遮拦,如果往南望去,一直能够望得到南苑,当年皇帝到那里去打猎就得从永定门出城;往北望,前门楼子仿佛就在眼前,皇家气派扑面而来,近在咫尺。当然,自古都说北京城是南穷北贱。那时从前门一路往南走来,是越走越穷,过了珠市口到天桥就够穷的了,到了永定门,就更是穷得拾不起个儿来了。

1946,永定门瓮城外西面城根 [()赫达·莫里循Morrison Hedda]


永定门附近确实非常穷,到处是破破烂烂的棚户土房,一簇簇蘑菇似的,参差不齐地一直拥挤到城垛边,甚至城垛上面。但是,这一切似乎都不能影响永定门巍峨与威严的地位。


现如今,这些被肖复兴先生说成是破破烂烂的棚户土房,都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绿树婆娑,环境清幽的永定门公园。

 


贰丨永定门公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文化景观?


永定门公园的设计者,是我们节目的老朋友,曾经为我们解读过颐和园楹联的园林设计师夏成钢先生,他曾和伙伴赵新路一起,发表过《续写北京中轴壮丽之美》的学术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永定门公园的设计理念,我们节选一些,和您分享。您了解了这些设计内容,相信下次您再去永定门公园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这里暗藏的文化之妙了。

   

历史上的北京中轴线以距离最长、空间形态最具特色而在世界城市中独树一帜。被学者们誉为“伟大”与“壮丽”。然而自清末开始,这一轴线与整个城市逐渐失去往日的光辉,城市格局被打乱。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的飞速扩张,形形色色的水泥建筑扑天盖地挤进古老都城,以致光辉的痕迹也渐为遥远,北京开始变为失去记忆的城市。

永定门城楼上北望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改善这一状况提供了契机,旧城保护成为人文奥运的一部分,自2003年开始的永定门重建,启动了完善传统中轴线的第一步,沿线景观环境的整治也随之展开,由此才创建了永定门公园。


咱们现在说的北京中轴线,也是历史上的传统中轴线,南端为永定门,北端为钟楼,全长共7.8公里,习惯上以紫禁城为中心,分称南北中轴。而未来的轴线是由历史轴线南延,是从永定门至南苑,甚至到大兴新机场,这一段也有称南中轴的;而时代轴线由历史轴线北延,就是从北二环至奥林匹克公园,也有称北中轴的。


而永定门公园呢,整个规划设计自2003年初开始,至2004年3月正式确定方案,其间经过一次公开招标、二次方案专家评比、一个月的社会公开及网上评选、八次市级会议、十几次方案修改。自2004年3月开始进入深化设计及施工。同年9月中旬,一期工程完工。可是,十几年过去了,当初设计者的文化理念,却并没有被更多的老百姓熟知,我想这也得需要一个过程,并且,也需要南中轴线各项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才可能完成。

永定门城楼国庆灯光秀


永定门城内沿中轴线东西对称有天坛、先农坛,这种对称性是北京中轴线格局的一大特点。城外有燕墩等国家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天坛外坛墙东、南、北三面都没有坛门,只在西边修有两座大门——圜丘坛门和祈谷坛门,朝向中轴线。


先农坛对称于天坛,位于中轴线西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山川坛,明嘉靖年间于山川坛内建先农坛,清代统称先农坛。


天坛与先农坛之间距离约280米,中轴线基本居中,清朝时就有御道在此穿过,整治前为永定门内大街,是南城重要的机动车道。现在,中间的御道已经贯通了,不过,当年恢复中轴步行路,取消有轨电车的计划,可是还经过一番周折的。因为这是体现古都风貌的第一步,也是恢复北京中轴线的壮丽体验感受常常被忽略的一点。

御路永定门

过去在中轴线上的观赏方式是以步行或骑乘为主、全视野的体验:穿过门洞、跨过桥梁、经过拥挤或稀疏的人群,体验空间的开合……,传统中轴线上的节奏变化、氛围布局正是依据这样的观赏方式、速度,形成了壮丽的风貌。


而今天观赏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代交通工具充满了原有步行者的位置,人们身坐围定的铁壳中、通过小视野的车窗、以稍纵即逝的速度穿梭于中轴线上,纵然正阳门、钟、鼓楼依在,又有多少人能感受“壮丽”二字。


因此,不改变城市中轴线等于交通干道的规划思路、不恢复原有的体验方式,即使恢复再多的中轴传统建筑,也无助于“壮丽”的体现。


沿传统北京中轴线开辟7.8公里的中轴步行路,形成一条观光走廊,是展示古都风貌的最佳方式。所以,当原永定门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曾明确要恢复永定门到前门的有轨电车,并在媒体上公布时,设计者夏成钢先生和他的团队是坚决反对的。后来,他们作了进一步的论证:从文化层面来讲,重建永定门本意是体现古都历史的悠久与城市格局的辉煌。而最早有轨电车在北京的出现仅仅是在1900年,永定门——天桥有轨电车更是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期,差不多是1935年的事情,这都无法与北京的“悠久”相媲美;尤其是当年有轨电车的修建,根本没有尊重北京城市的布局思想与中国文化精神,它的出现是伴随八国联军对北京城市的蔑视与破坏,伴随着北京城的耻辱与没落的。

而从现实意义上来讲,当时对永定门公园修建的另一目标是借助永定门的恢复,为南城增加一块生态绿地,改善本地区发展滞后的城市面貌。而恢复有轨电车将对这一区域不堪重负的交通雪上加霜;轨道设施将占用大量绿化用地,使生态成为空谈;两坛之间本应恢复的肃静氛围成为泡影;景色不存观光电车也就失去意义。


正是因为夏成钢等人的据理力争,最终,这里才取消了有轨电车的设想,代之以人行步道。


摄影敏格格

摄影敏格格

叁丨说说那些被忽略的


现在,走到南中轴线新贯通的人行御道上,已经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景观符号,具有中轴线特有的标识与神圣性,使人一看就知道它与紫禁城、金銮殿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设计者们选用紫禁城中的御道形式,作为绿地中轴步行路的地面铺装:青白石与青砖的组合,简洁而有深意,最具北京中国特色,最符合“龙脉”的身份,别处也无法仿作,同时也最具有帝王之气。

2004,永定门城楼复建后,北面。


为进一步提升“御道”的神圣感,点明这条御道在整个城市中的延续性:您现在去永定门公园,可一定要注意御道中以216米为模数,在南中轴线上共安置的5颗里程星。如果以后这条御道能够南北贯通,总共会有36颗里程星,而36乘以216,正好是7776米,将近7.8公里,是可以引出中轴线整体长度的联想的。之所以称为“里程星”,是呼应紫禁城象征天上星座、象天法地的建城思想。


此外,现在您走在南中轴线的御道上,您可以蹲下来摸摸里程星。这5颗里程星为铜石结合体,铜制龙头寓意中轴路的“龙脉”。游人可以抚摸龙头,呼应老北京正月十六摸正阳门门钉祈福的传统习俗。使人不仅走在“天街”上,同时还可以触摸“龙脉”,触摸中轴、触摸历史。

 

参考资料:

《蓝调城南》 肖复兴著

北京中轴线历史文脉  沈方 张富强著

北京中轴线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编著

古都北京中轴线(上册、下册)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编著

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一起传播京味文化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徐徐道来话北京,聊聊北京城的故事

新闻资讯 线下活动 |  私聊北京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欢迎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和我们一起
行走大北京,感受古都文化魅力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小强讲北京”听听号,收听更多小强老师最新动态及最新节目信息。

BRTV徐徐道来话北京
传播京味文化,说说北京城的故事。 北京交通广播FM103.9兆赫每早6点,每晚11点~12点,《徐徐道来话北京》,咱们天天不见不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