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门外燕墩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燕墩上的乾隆御碑为什么会和天桥西侧的一样?

文化   历史   2024-10-09 06:30   北京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图文与音频内容不同,点击音频可直接收听!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国传统文化活的载体,代表着东方文明古都规划建设的最高成就。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份文化遗产,不仅对北京这座城市具有重大意义,也必将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您如果想从南往北仔细了解这条中轴线,您的第一站要从哪里开始呢?告诉您,一定要从永定门外的燕墩开始。



01

燕墩是干嘛用的?

摄影:颐和吴老


北京现东城区南部,过了永定门桥和永定门外铁路桥,有一座方形墩台,它隐身在2019年9月底才开放的燕墩公园里。如果您由北向南去燕墩公园,从便道上要穿过东侧一条仅可通行一人行走的狭窄过道。虽然来来往往,人们行色匆匆,并没有多少人在意旁边这个有些老旧的墩台,只是时不常会有人抬头看看墩台上的那座乾隆御制碑。

其实,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墩台才是“燕墩”,上面的乾隆御制碑是清朝乾隆年间才放到上面的,再早之前,那上面只是四周有低矮的围栏,上面空空如也。但即便如此其貌不扬,却大有来头。它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元代,是老北京城发展过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数百年来,它矗立在老北京城的南部,老北京每到重阳节时,这里都是老北京人登高之处,颇有盛名。因此,这座默默守护着北京这座古老城市的燕墩,在老北京人眼里总是有着难忘的记忆。并且,更有人将它看成是老北京中轴线南端延长线上的起始点,早在1984年,就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摄影:颐和吴老


在现如今的燕墩公园里,以燕墩为背景,面向西侧,您会看到一个小广场,小广场之前的刻石上,简要写着燕墩的历史。其中这首清代文人杨静山所写的竹枝词常被人反复诵读。“沙路迢迢古迹存,石幢chuáng卓立号燕墩。大都旧事谁能说,正对当年丽正门。”



这首竹枝词,说的就是位于永定门外大街路西铁道南侧、立有著名乾隆御碑的燕墩。关于燕墩的始建原由,史料中记载的不多,李俊玲女士在清于敏中等编《钦定日下旧闻考》中查到如下记载:“燕墩在永定门外半里许,官道西,恭立御碑台。恭勒御制《帝都篇》、《皇都篇》。其制,砖为方台,高二丈许。北面西偏门一,以石为之。由门历阶而上数十级,至台顶,缭以周垣。碑立正中,形方而长,下刻诸神像,顶刻龙纹,面北恭镌御制《帝都篇》,面南恭镌御制《皇都篇》,均清、汉书。”


而这首竹枝词虽只寥寥四句,却道出这燕墩的故事多多。
沙路迢迢古迹存,石幢卓立号燕墩。
两句诗为我们指明了燕墩的地理位置。


早年间,出了永定门以后是一条由人、马、车走出来的沙土路,下雨满地泥,刮风沙满天,您从沙子口这个地名儿就可以想象出那黄沙满天的情景。明、清时,永定门既是重要的出城通道,也是保卫京城的战略要道。出于战略防御的需要,清政府曾在永定门外安扎了72座营盘,所以当地流传有“永定门外七十二营一挡”之说,而这“一挡”指的就是燕墩。不论从战略制高点或城南镇物的角度去理解,燕墩都被看作是人们心理上抵挡外来侵犯的屏障。但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上看,“一挡”没能挡住清朝攻克明朝皇都、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日本侵略者的侵犯,永定门总是北京陷落的一个攻破点。



后来人们对燕墩的依赖远不如古人了,虽然在1984年燕墩被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它也只能屈身于一片居民住宅区里。直到永定门城楼复建以后,这儿的路宽了,也通畅多了,燕墩才得以亮身于永定门外铁路桥的西南角上,与永定门城楼隔河相伴,组成北京城南的亮丽景观。现在,这里更成了燕墩公园,城市休闲公园面积达1.9万平方米,不但吸引了许多周边居民前来游玩休憩,更引起很多老北京人的注意。


燕墩周边整治前,这里是个平面呈正方形的高台,高9米,上窄下宽,台基底部每边长14.87米,从北面偏西一个对开的石门进入,登上45级石阶,便来到燕墩台顶。台面每边长13.7米,以前台顶上有0.5米高的女儿墙,现在已经没了。中央有方形台基座,上面立着的便是通高8米的乾隆御碑,它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燕墩时立的。仰视时,甚觉巍峨壮观,碑首雕四角方形攒尖顶,四条垂脊各为一龙,腾身跃起聚向宝顶中心。碑身的南、北两面分别以满、汉两种文字对照形式镌刻清乾隆十八年(1753)高宗弘历亲撰的《皇都篇》和《帝都篇》两篇碑记。能看得清楚又感觉有意思的是它的基座,那是个束腰须弥座,座四周以云、龙、菩提珠、菩提叶等为图案雕了5层,束腰部位精雕了24尊水神像,用高浮雕技法表现他们袒胸跣足、悠然自如、坐驭惊涛骇浪之上的生动神态,可以说是精美极致的石雕艺术品。

竹枝词的后两句:大都旧事谁能说,正对当年丽正门。也说出了鲜为人知的一段和中轴线有关的历史。



02

燕墩最早叫烟墩


燕墩在元、明时期叫“烟墩”,这个烟,是烟火的烟。它的起源得归功于元大都的设计者刘秉忠,他可是元世祖忽必烈身边的一位奇人,佛、道、儒三教精于一身,尤其对《易经》研究颇深。他将道家的五行学说运用到元大都的建设中,还分别在东、西、南、北、中五位设置镇物以镇金、木、水、火、土,定都城之平安。

东是神木厂的金丝楠木镇木,西有大觉寺的大钟镇金,南为永定门外燕墩镇火,北是昆明湖的铜牛镇水,中间则是当时北京城内的最高点景山镇土。是否真有震慑之力,咱谁也说不清,反正除了神木厂的神木,那四样东西一直在原地呆了好几百年。燕墩也一直履行着坐镇北京南方的火神祭坛之职。


当然,说到燕墩是老北京的五镇之一,近年来也有出现了不同说法,一些专家考证,除了燕墩为元代修建,其他四件镇物至少在乾隆朝之前,应该是不存在的。即便存在,也可能不是上文所提到的这五个。


实际上,这五个“镇物”最早组团出现,是出自清代光绪年间李虹若所写的《朝市丛载》。

《朝市丛载》可谓是清末的一本北京旅行指南,全书共八卷,分别记述了品级、衙署、斋戒、忌辰、国朝鼎甲、会馆、庙宇、风俗、路程、风暴、时尚、服用、食品、古迹等内容,涵盖清末北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当时的一本畅销书兼导游词指导书。


书中的古迹部分里收录的前五首竹枝词,正好就是“黄木”(神木厂)、“燕墩”、“大钟寺”、“昆明湖”和“景山”。然而李虹若本人,可并没有说这五个古迹是“镇物”,书中介绍的古迹也远远不止五个。可见镇物之说可能是看过《朝市丛载》者附会而来的。


据说,1900年以前,清廷在燕墩尚有祭祀水火神的仪式。清末民初,石幢前还陈列着来自紫禁城宝华殿的雌雄“神燧石”一对。“神燧石”下承以海南沉香木座,高如八仙桌。民国四年(1915年)前后,神燧石和木座不翼而飞,传说是被人盗走,高价售出了。民国时期,墩台四周都是农田。日本侵华期间,这里被日本经营的“大华火油有限公司”占有,燕墩也被圈占其中。1937年10月,这家公司以“恐燕墩坍塌”为由,要将燕墩拆除。为此,当时的北京《晨报》还组织调查组对燕墩进行调查。调查组认为,燕墩“其有保存价值,亦无坍塌之虞”。这家公司怕激起更大民怨,才没敢将燕墩拆除。1949年以后,这里为五金仓库所在地。


03

为什么说燕墩所在位置很有研究价值?


按刚才竹枝词中“正对当年丽正门”来说,这里应该是元大都中轴线的最南端。我们现在定位的北京城中轴线是从南端的永定门城楼到北端的钟鼓楼,然而最新的《北京卫星影像图》显示,作为北京中轴线北端标志的钟楼与永定门并不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北京的中轴线在明朝建北京城时就已向东偏移了300米,而这300米又正是燕墩与永定门之间的轴线间距。由此显见,燕墩与钟楼同在一条直线上,而这条轴线的北端延长线所指便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发祥地——元上都,这一要将两都的“王气风水”连为一脉的设计思想,只有刘秉忠这位精通《易经》之人方可为之。



04

为什么燕墩上的碑和天桥上的碑一模一样?

对于燕墩来说最有价值、也最为吸引人的是它的那两篇碑文——《帝都篇》和《皇都篇》。


2005年,这块御制碑的姊妹碑在先农坛出土,人们才得见“乾隆十有八年岁次(在)癸酉孟夏月御笔”。要说这块碑可真是历尽艰辛,早先这块碑立在天桥十字路口西北的斗姆宫里,民国时有人把它移至了先农坛东北外坛墙下,后来不知何人又将它移至先农坛内坛的东北角,埋入地下,现在这块碑立在首都博物馆东侧,有兴趣的人可前去一观。


把碑文认认真真地读上一遍以后,对乾隆皇帝的历史知识和文字功底深感钦佩。

《帝都篇》,他只用了300字,便将尧、舜、夏、周、春秋、三国、直至元、明、清对都城的择址观一一叙述,还表述了最适合作为帝都的四个地方是西周镐京、东周洛邑(今洛阳)、汉唐长安(今西安)和明清北京,而这四个地方比起来,最适合定都的便是北京。北京西有太行山,东临渤海,南近黄河和济水,北有居庸关天险。这里既方便海上交通,又可以通过经商大运河,把南方丰富的物产运抵京师,具有前三个古都无法比拟的重要的战略地位。文中,乾隆认真总结了历史上帝王统治中失败的教训,认为“然在德不在险,则又巩金瓯之要道也”,阐述了治理国家要以德服人的理论,这在碑文的最后以四句诗表述得更为明确:“我有嘉宾岁来集,无烦控御联欢情。金汤百二要在德,兢兢永勖其钦承。”正是这种以和谐治国的理念,使满族治国呈现出康乾时期的昌盛繁荣。

 

《皇都篇》则用简练的语句叙述了北京自唐代至清朝的历史沿革,描写清朝入关以来,富庶兴盛的景象:“玉帛奔走来梯航,储胥红朽余太仓。天衢十二九轨容,八旗居处按界疆。”写到此处乾隆笔锋一转写出一句“富乎盛矣日中央,是予所惧心彷徨。”表现的是居安思危的治国的理念。


由此可见,乾隆御制碑具有历史、政治、文学等多方面的价值,从而也更加强化了燕墩作为文物的历史性、艺术性和科学性。


那烟墩上的这座乾隆御制碑原本和天桥西侧的那座碑是一样的内容,为什么相同的碑要制作两块呢?


其实,清代乾隆皇帝在永定门内外先后立了三座1.45米宽,8米高的大型方石碑:第一座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永定门燕墩上立的方碑,碑上刻乾隆写的《帝都篇》和《皇都篇》,因此碑立在显要位置高墩台上,风光无限;第二座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乾隆皇帝修建天桥至永定门石板路排水渠并重修天桥后,在天桥西侧重立的刻有《帝都篇》和《皇都篇》的石碑,规制内容与燕墩上的碑完全相同;第三座则是同时在天桥东侧立的《正阳桥疏渠记》碑。



文物专家王世仁先生认为,按古代礼仪,祭天应在城南郊外进行,天坛原在郊外,明代嘉靖修建外城后,天坛由郊外变为城内了,与郊祀的规定不符。要迁移天坛到郊外,或在郊外重建天坛,工程巨大,难以实施。乾隆对此也很纠结,为此他在天桥重建“国门”,将天桥作为象征性的新国门,在此立刻有《帝都篇》和《皇都篇》的石碑,就表示天坛处在郊外了。

 

说到燕墩,其实这还是北京南城的一大景观。“永定石幢”,或者说叫“燕墩石幢”在民间流传为燕京小八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也叫民间燕京八景:是哪八景呢?告诉您,分别是南囿秋风、东郊时雨、银锭观山、西便群羊、燕社鸣秋、长安观塔、回光返照、永定石幢。现如今,原汁原味原貌还存在的只剩下银锭观山和永定石幢,所以,如果您有机会去燕墩公园,不妨感受一下。

 

参考资料:

《城南镇物:燕墩》 李俊玲文

颐和吴老 博客

《永定门和天桥的三座石碑》  高世良文

《小燕墩蕴含的大历史》  田海文

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一起传播京味文化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徐徐道来话北京,聊聊北京城的故事

新闻资讯 线下活动 |  私聊北京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欢迎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和我们一起
行走大北京,感受古都文化魅力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小强讲北京”听听号,收听更多小强老师最新动态及最新节目信息。

BRTV徐徐道来话北京
传播京味文化,说说北京城的故事。 北京交通广播FM103.9兆赫每早6点,每晚11点~12点,《徐徐道来话北京》,咱们天天不见不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