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和明清的中轴线是重合的吗?︱明北京的中轴线和历史上中轴线有什么不同?

文化   2024-10-09 06:30   北京  

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图文与音频内容不同,点击音频可直接收听!


北京的中轴线始于元朝对大都城的规划设计,至明清两朝形成了现有的规模。明清时的北京城,皇宫居全城中心,受三重城垣包围,皇城是朝廷重地,禁止一般百姓进入;内城居住着官僚和商人;外城为一般平民居住。整个北京城的布局体现了以皇室为主体的思想。一条中轴线从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太和殿、景山到钟鼓楼,将外城、皇城和内城串联起来。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平衡对称、高低有别、错落有序,形成一幅独有的壮美画卷。



元明清三朝中轴线的变化


中轴线是北京城的脊梁,就跟人的脊梁一样。朱祖希先生大多数时候会用中山装,为北京的中轴线做一个“原创”的比喻:老北京城就像一件中山装,脑袋是太和殿,领子是紫禁城,五颗纽扣分别是午门、端门、天安门、正阳门和永定门,上面两个小口袋是太庙和社稷坛,下面两个大口袋是天坛和先农坛。


  • 中轴线的起源



说过了朱祖希先生对北京中轴线的比喻,我们要探讨一下中轴线的起源,这就需要先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建城思想。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王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相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也就是说,在周朝的时候,皇城中间是宫城。皇城比宫城大一点。这在北京城的布局中没有变化,北京城的皇城就在中间,然后就是层层包围,层层套着。可见,这个思想在周朝就确定了。


但是周朝城和现在的北京城有一个不同。那时候,人们建城讲究每面要有三个城门,而且道路要都对着,它这个九经九纬,经和纬就是横的竖的它都对着,皇城在中间,这就是古代最早的建立都城的思想,这种思想有好多专家考证过,说是源于中国的井田制,因为中国的井田制就是方块的,方块不断地叠砌在一起,是中国最早的建城的思想,所以中国很多城是方的,凡是规划的城都是方的。《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的是儒家的礼制思想。《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 北京城建城的特点


北京城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先有规划而后建的城,有很多城市,比如上海,大连,青岛,是依地势,依海边,或是依河流而建的。但北京不同,北京城是先有规划再建城的。是依据周王城的思想,在一块空地上建起的一座方形的城,皇城在城中央。

  

但是这种思想到汉以后,发生一个变化,那就是明显的城市中轴线的出现。现代考古发掘,三国时期,曹操建的邺城里面,每条路都对着,它有一条路更突出了,对着皇城,这就是最早的在城市里头引用中轴线的都城。

  

  • 明北京的中轴线和历史上中轴线有什么不同?


首先,明北京的中轴线把南边拉长了,全长7.8公里,把进入北京城的建筑大大的拉长了,增加了从永定门到前门这块,等于就是它从前门那儿进,就从城的正门,北京多了一个外城,外城把轴线拉长了。

  

再有,明北京城做了一个大贡献,就是使中轴线继承了古代建筑整齐对称的思想。永定门两侧一边是天坛,一边是先农坛,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称感。进到天安门后,一边是太庙,一边是社稷坛,就是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让你整齐地对在这儿,元大都社稷坛和太庙是在城的两边,不是紧挨着中轴线,你看它把中轴明显整齐对称,非常明显。

 

 

明代中轴线除了继承元代的思想之后,最主要的就是它建了景山,原来的中轴线上景山位置上有圆形建筑,上面没有山。景山是挖湖堆出来的山,其巧妙之处在于,使景山成为中轴线上的全城制高点,这不仅增加了城市景观,也使中轴线的内容大大增加了。

  


最后一个它的变化,就是把钟鼓楼放到了中轴线的末端。元朝中轴线的最北边是个寺庙,叫万宁寺,万宁寺有一个建筑叫中心阁;金中都的时候中轴线北端也有个寺,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叫天宁寺。寺庙里面供奉的是宗教里讲的神。

  

明朝以后,中轴线的末端是钟鼓楼,钟鼓楼的作用和皇城不一样,它是给老百姓报时的,是为民服务的,它周围是民,是人,这体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

  

在5000年的历史演化当中,中轴线最后形成了一条非常出色的气魄雄伟的北京城市中轴线。




元代和明清中轴线是重合的吗?


当我们了解了北京城中轴线的来源之后,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元代和明清中轴线是重合的吗?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讲述“北京中轴线”时,总有人认为,“北京的中轴线在今天的旧鼓楼大街及其往南的延长线上,明初建北京城时才往东移到今天的位置的。


其实,对于这种说法,早在数十年前,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士元先生就在他的《故宫札记》中这样写道:“196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林苹芳同志,曾以考古科学钻探技术坚定元代大都中抽线的位置。他们从现存北京钟鼓楼大街西的旧鼓楼大街向南,越什刹海、地安门西恭俭胡同一带到景山西门至陟zhì山门大街一线上,按东西方向由北向南排探过6条探沟,均未发现元代路基土。然后,他们往东在今地安门大街上钻探,结果在景山北墙外探出东西宽约28米的大街路基一段。在景山寿皇殿前探出大型建筑物基址,又在景山北麓下探出元代路基,证实从鼓楼到景山的大街就是元大都南北中轴线大街,而与今天地安门南北大街是重合的。寿皇殿前的基址正是元宫城北门厚载门的基址。这就完全证实明代北京城的中轴线就是元大都中轴线,元大内就建在这条中轴线上,明宫紫禁城又建在元大内旧址上。”

      

元至元元年( 1264年)忽必烈称汗。元初仍以开平为首都,也就是现在内蒙古多伦附近,称上都。但随着政治、军事重心的南移,元代都城南迁的决心也日益强盛,并于元至元三年( 1266年)派谋臣刘秉忠来燕京相地。考虑到中都旧城的宫室已毁,蒙古人又有不愿在别人的废墟上营建新宫室的习俗。何况,作为原中都城水源地的莲花池水系当年水量已经很小,而忽必烈来燕京时曾驻扎停留过的琼华岛周围湖水浩淼,完全可以依傍高梁河水系修建大都城。


大都城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修建,十一年(1274年)宫城大内建成:十三年(1276年)大都城垣建成。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汗之城”----元大都城。


元大都是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中最后一座按既定的规划,平地创建的都城,面积近51平方公里,而从规划的完整性和面积的宏大来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突出的。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元大都曾进行的考古勘探和重点发掘,已经基本上探明了大都外城、皇城、宫城的轮廓,庙坛、官署的位置和主要街道的布局,并发表了大都城平面复原示意图。


据勘察报告和复原图可知,大都城东西宽约6.7公里,南北长约7.6公里,面积50.9平方公里,呈南北略长的矩形。周长62.2里。这与史书所载大都城方60里的数字相符。大城的东、南、西三面各开三门,北面开二门,共11门。皇城、宫城在大城的南半部,皇城北的钟鼓楼处集中了各种集市;太庙和社稷坛分布在东西两城最南的城门----齐化门、平则门间大街的北侧。整个元大都城基本上比附了《周礼.考工记》营国制度中所规定的“旁三门”“面朝后市,左祖右社”,而其尺度则已远远超过“方九里”的规模。元大都北面只开两个门,则又传承了汉魏洛阳城以来都城北垣正中不开门的传统。

      

如果将元大都城复原图的四角画对角线以求其几何中心,则可发现它正位于鼓楼,也就是原齐政楼处,而在鼓楼正北方,恰当光熙门至崇仁门之间的中分点位置建有钟楼。在钟、鼓楼间连以南北大街,并向北延伸至北墙,形成了全城的几何中分线。这条中分线即是元大都城北半城的中轴线。今日的旧鼓楼大街,便是它的遗迹。而自大城正南门丽正门,宫城正门崇天门向北延伸,穿过主殿大明殿,延春阁,直抵北门的规划建设中轴线。上述南北半城的中轴线之间相距129米。那今天我们也会在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中给大家奉献上元大都的平面图,您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些标注。

     

这种既遵循王城规划的古制,又结合大都城所在地的地理条件,把全城分成南北两个半城:在南半城的中轴线上建宫城。南起大城的正南门丽正门,北止于万宁寺中心阁:而在北半城的几何中分线,也就是中轴线的南端建鼓楼,也就是齐政楼,再在齐整楼的正北建钟楼,形成一条南北向的街,甚至在全城的几何中心点建的“中心之台”。这种在城的南半部强调建设中轴线的同时,又在城的北半部强调几何中分线的处理手法,说明在规划大都城时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而不得不将中轴线东移。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上,突破大都城的齐化门,并占领了大都,改称“北平”,取“北方太平”之意。但是,为便于军事上的防守,就把大都城北部曾因遭遇火灾而显得较为空旷、荒凉之地让出城外----而在原北城的南五里,并借一条海子东流的小河作护城河,在它的南侧砌筑新城垣。这样,新城垣的西段正遇海子宽阔的水面,便不得不选择在它最窄处与原西垣相接。这样,明北京城的西北角便成了一个斜角。正因于此,也把海子原有的一片水面隔在了城外,这就是后来的“太平湖”,老舍先生当年就是这里投湖自尽的,当然,现在太平湖已经消失。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燕王朱棣就藩北平。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驾崩,它的长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并于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升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并作迁都的准备。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开始兴建北京宫殿。永乐八年 (410年)朱棣至北京,在奉天殿接受朝贺。十七年(1419年)十一月展拓北京南城,即将原大都城南城墙以今天的东西长安街线,南移二里,重筑新城。永乐十八年(42年)十一月,北京宫殿、城池告成,第二年正月初一日,便以北京为京师。


明北京城的规划建设完全继承了大都城南半城的中轴线,即自丽正门(后改正阳门)北上,经过承天门(天安门)、紫禁城、万岁山、北安门、海子桥(万宁桥)、鼓楼、钟楼。但有两个突出的变化: 一是把全城的几何中心点移到了万岁山,也就是景山;二是把原先位于中心阁之西,位居大都城北半城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钟楼东移,并把它们作为明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端点。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加强京师的防务,开始加筑外城,进而把北京中轴线的南起点也移到了永定门。这样,便最终完成了我们日后所见的南起永定门,北上经正阳门、大明门、紫禁城、地安门,北止于鼓楼、钟楼,全长7.8公里,贯通全城南北、统领全城规划建设的北京中轴线。


正是这条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北京中轴线,把很多重重封闭、自成空间格局的平面组织串成一体,形成了一条压倒一切的主轴,并通过它将整个北京城无论是从空间组织上,还是体量的安排上都完全连贯了起来,使整个北京城呈现出一种既跌宕起伏,又有极为完整的节奏感,从而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明北京城的规划和中心建筑群的布局,不仅有其非常沉厚的中华民族理念和文化渊源,而且也是都城中轴线运用的最高成就。这是当今世界上一条最长、最伟大,也是最壮丽的城市中轴线。而清朝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参考资料:

 《北京城的中轴线》 朱祖希 文

魅力北京城 韵律中轴线    李建平文

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权利人通过后台留言及时告知,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一起传播京味文化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徐徐道来话北京,聊聊北京城的故事

新闻资讯 线下活动 |  私聊北京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欢迎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和我们一起
行走大北京,感受古都文化魅力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小强讲北京”听听号,收听更多小强老师最新动态及最新节目信息。

BRTV徐徐道来话北京
传播京味文化,说说北京城的故事。 北京交通广播FM103.9兆赫每早6点,每晚11点~12点,《徐徐道来话北京》,咱们天天不见不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