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国中外学者官员媒体出席,关注这份重磅报告

学术   2024-08-07 17:03   北京  


本文约4000读完约需5分钟


2024年8月5日,《攻坚: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及 2029、2035 畅想》四国合作智库研究报告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地缘政治经济研究小组、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合作举办。会上发布了《攻坚: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及2029、2035畅想》点击蓝色字体可下载查看全文)研究报告。来自中外10多位专家学者,与来自英国、德国、波兰、新加坡等12个国家驻华外交官及外国媒体记者齐聚中国人民大学,共议新时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攻坚成效,并对2029、2035年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进行畅想与展望。新华社、央视新闻、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CGTN、深圳卫视、三沙卫视、广东卫视、中国网、中宏网、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都市报等近30家媒体报道此次会议。

GGRC2017





在开幕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郑新业作致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主持开幕和报告发布环节。

郑新业表示,二十届三中全会官方定调很高,但有些人认为平淡无奇。这是因为这些人对1978年以来历届三中全会脉络缺少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缺少了解,对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少了解。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兼容是非常艰难的,而没有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很多工作都无法完成。因此还应继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的“三个面对”,“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概括了新时代新时期环境的变化,约束条件的变化,复杂目标的变化。二十届三中全会正是为国内外新形势、新产业带来了机会,对人民的新需求作出了安排,是至关重要的。相信中国共产党2029年一定会完成新任务,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后,《攻坚: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及 2029、2035 畅想》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徐天启介绍道,该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地缘政治经济研究小组、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四国智库合作发布。经四国智库共同研究商议,按国际语境,报告将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推行的诸多改革攻坚措施总结梳理简化为六大类,反贫困(Anti-Poverty)、反封闭(Anti-Blockade)、反污染(Anti-Pollution)、反腐败(Anti-Corruption)、反霸权(Anti-Hegemony)、反危机(Anti-Crises),六大类措施均取得明显成效,改革攻坚获得突破性进展。报告显示,过去十多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60项改革任务已总体完成,中国不断实现着世所罕见的成功改革实践。

点击报告封面可下载全文
此外,报告还对2029、2035年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有七大畅想。一是经济更稳健:202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超过20%,世界500强企业超过40%来自中国。203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多数行业科研制造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二是民主更丰富:2029年,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占代表总数在2020年末94.5%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2035 年,基本医疗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更容易获得,并在当前各自 95% 覆盖面水平上进一步提高。三是文化更出圈:2029年对中国互免签证、单方面免签以及落地签的国家超过100个,2035年超过120个。2035年中国人均每年国内跨地域出游次数超过5次,全国超过三分之一人实现出境旅游。四是生活更舒适:2029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由高迈向极高,分配制度改革推动国民收入结构逐渐呈“橄榄型”,“健康中国”建设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超80岁,2035年中国人均月收入有望突破1万元。五是环境更绿色2029年,“碳达峰”目标提前实现,之后平均每年将比上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4亿吨,成为年减排量最高的国家。六是国家更安全:2029年,中国成为全球综合安全程度最高的国家,中国航天员登上月球,国产大飞机年产量突破100架。2035年,国产大飞机年产500架,新增10个驻外保障基地,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人数及数量进一步增加,中国航天发射次数达到每年200-300次。七是步伐更坚定:2029 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党的自我革新相辅相成,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从蓝图走向实现,人均GDP达到准发达国家水平。2035 年,一个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将以前所未有的文明面貌傲立在世界东方。

王文在总结时表示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发布了未来五年中国要推行的300多项改革的举措。为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作为新型智库与多个国家合作推出了这一份研究报告,希望这份报告能够让外国朋友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进程。

在主题演讲及研讨环节,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俄罗斯自由经济协会副主席、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原俄罗斯总统普京经济顾问谢尔盖·格拉济耶夫(Sergey Glaziev),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政治学教授、地缘政治经济研究小组联合主任拉迪卡·德赛(Radhika Desai),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原所长房宁,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默罕默德•萨奇布(Mohammed Saqib),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贾晋京围绕“中国改革进程与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一主题先后发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李珊珊主持主题演讲及研讨环节。

朱光耀围绕“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世界性影响”分享了三个观点。他表示,第一,从三中全会决定和实际数据可以看出,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是中国与世界,特别是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融合发展,不是对立的集团或平行体系,而是多国紧密合作、深度融合,这符合中国利益和世界利益。第二,二十届三中全会讲明了目标、路径与保障,表明中国有信心完成2035远景目标:GDP总额达200万亿人民币,人均GDP达2万美元。第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所在。

谢尔盖·格拉济耶夫表示,二十届三中全会展现了清晰的愿景和规划,明确提供了合作机会,为俄罗斯乃至欧亚经济联盟在推进人本主义、高质量发展、经济多元化、多极经济格局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他相信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展望未来,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中国将成为创造世界新型经济模式的引领者。

陈文玲围绕“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思想革命和制度创新确实应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应该具有引领性和前瞻性。资本主义理论,尤其是现在的原创理论已经跟不上变化的时代了。中国经济当下遇到了一些困难,这些困难是事实,但是只要中国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人民导向,持续深化改革,正视问题,包括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国一定会迈向预设的目标。

拉迪卡·德赛指出,中国在西方不断抵制其发展努力的情况下取得了巨大成就。三中全会的成果在西方受到了批评,这源于中国挑战了西方的期望,并通过掌握生产力,展现出超越西方金融化资本主义的能力。以扩大消费为例,虽然三中全会决议确实承诺扩大消费,但中国既无必要也无动力减少贸易顺差,将扩大后的市场拱手让人,因为西方商品不太可能比中国产品更加物美价廉。

房宁表示,当今世界风起云涌,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越是在变动不居的时代,人们越是要张望未来,对未来的形势做出有预见性的评估和判断,以至于提出正确的应对之道,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未来十年,是中国成功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关键的关键就是同等国民待遇的城市化率的问题。希望我们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希望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够顺利、能够成功。

默罕默德•萨奇布高度赞扬了中国改革方法的整体性。他认为,报告中概括的六大类改革攻坚措施,即反贫困、反封闭、反污染、反腐败、反霸权、反危机,为解决国内外问题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展望203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各国需要精心培育经济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他呼吁各国,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积极参与中国的改革进程,寻求互利共赢。

贾晋京强调,以“系统集成”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改革的重要方法。他指出,理解三中全会的改革方法不在于逐条解读300多项改革措施,而在于掌握前几条提到的“系统集成”理念,即将不同系统整合为一个整体。系统集成有助于形成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实效和重点,通过统一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最终目标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而非资本导向的异化发展。三中全会通过系统集成实现改革的实效性,推进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

李珊珊在总结时表示,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进一步解决当下发展面临的分歧与矛盾,二十届三中全会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举措,这将引领中国经济顺利实现2029和2035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GGRC2017


更多阅读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Global Governance Research Center, RUC)成立于2017年3月9日,是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琳女士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负责运营管理的教育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由原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领衔,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张燕玲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旨在构建高层次、高水准的全球治理思想交流平台,并向社会发布高质量的全球治理研究报告,努力践行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
自2018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连续四年入围由美国宾州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SCP)推出的、国际公认度最高的《全球智库报告》的“亚洲大国智库100强”。

扫码关注我们

GGRC2017


全球治理
开辟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研究的新篇章,开设全球治理研究的新平台,开启社会舆论的新共识,进而开创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新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