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悠悠思想瞭望塔 | ID: yoyo_watchtower
编辑:Yoyo | 图:Google
(转载请联系原平台)
1.企业出海为什么选择新加坡?
2.新加坡为企业提供了哪些税收优惠和激励措施?
3.新加坡的人才优势对企业出海的帮助。
4.新加坡的商业前景如何?
5.在新加坡发展的中资企业。
-金融与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
-能源与资源(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航油)
-基础设施与工程(中国建筑、中国港湾、中国中铁)
-科技与创新(华为、商汤科技、大华技术、中国航油)
-物流与运输(中远海运、顺丰)
-制造业(比亚迪、柳工机械)
企业出海为什么选择新加坡?
一. 地理位置和时区优势
1.地理位置:新加坡位于东南亚的核心位置,扼守马六甲海峡,是连接亚洲、大洋洲和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这使得中国企业能够便捷地进入东南亚市场,并以此为跳板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网络。
2.时区优势:新加坡所处的时区(GMT +8)使其能够在一天的工作时间内与亚洲主要金融市场(如东京、香港、悉尼)以及部分欧洲金融市场(如伦敦在其下午时段)进行交易沟通。对于金融、贸易等行业的企业来说,这种时区上的衔接可以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的业务运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比如,一家跨国金融公司可以在新加坡的工作时间内与亚洲客户完成上午的交易结算,同时还能在下午和晚上与欧洲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协调。
二. 政治环境稳定
新加坡政府以其高效、廉洁的治理著称,政治环境稳定,社会和谐。这种稳定的政治环境为企业提供了长期投资和发展的信心。
三. 商业环境优越
1.新加坡是一个国际化的商业中心,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关系。这为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商业网络和国际合作机会。
2.新加坡的商业氛围良好,法律体系健全,外汇结算方便,这些都有利于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业务拓展。
四. 税收优惠
1.新加坡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较低,为17%,这是东盟成员国中相对较低的税率。
2.新加坡政府还提供了多种税收优惠和减免措施,如新注册公司可享受前3年的政府免税计划、研发税收优惠等。
3.新加坡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这为企业在新加坡和协定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多的税收确定性。
五. 金融体系健全
新加坡金融市场发达,融资渠道多样,包括银行、证券、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这为企业在新加坡乃至全球的融资提供了便利条件。
六. 基础设施完善
新加坡的基础设施建设堪称世界一流,拥有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码头、服务最优质的机场,以及亚洲最广泛的宽频互联网体系和通信网络。这些设施为企业的物流、通信和运营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支持。
七. 法律体系健全
新加坡的法律体系完善,透明度高,执法严格。这为企业提供了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并有效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八. 移民与生活优势
通过在新加坡设立公司并实际运营,企业股东可以实现全家移民新加坡,获得商业和新加坡身份的双重收益。新加坡还拥有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和生活环境。
九. 人才汇聚
新加坡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吸引了全球人才的汇聚,特别是来自东南亚邻国的精英,使得新加坡成为企业测试产品与商业模式、进而辐射整个区域的理想平台。
十. 政策支持与便利的注册流程
新加坡政府积极推动商业创新和投资,并提供各种支持措施和优惠政策。企业注册流程简单高效,通常在7-10个工作日内完成。
新加坡为企业提供了
哪些税收优惠和激励措施?
新加坡为企业提供了多种税收优惠和激励措施。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税收环境,使新加坡成为全球投资者和企业的优选地之一。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新加坡政府也持续调整和完善其税收政策,确保其在全球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1.低企业所得税率:新加坡的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为17%,是全球最低之一,且对新成立的公司前三年的应税收入提供减免,最高可达20万新元的免税额度。
2.先锋企业优惠: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长达15年的免税期,适用于从事研发、IT行业等高技术领域的公司。
3.发展与扩展奖励:为鼓励企业增加在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领域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公司可享受5%-15%的优惠税率,最长可达20年。
4.服务出口企业奖励:对向非新加坡居民或无常设机构的公司提供符合条件的服务,其服务收入的90%可享受10年免税期,最长可延长至20年。
5.区域/国际总部计划: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或国际总部可享受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期限从3-20年不等。
6.国际船运企业优惠:拥有或运营新加坡船只的国际航运公司可申请10年免税期,最长可延长至30年。
7.金融与财务中心奖励:设立金融与资金管理中心的企业可享受5-10年的优惠税率,并获得贷款利息豁免预扣税。
8.研发税收抵免:对符合条件的研发活动给予高达300%的税收抵免,以激励企业进行创新和技术升级。
9.资本投资抵扣和翻新支出扣除:企业可享受资本投资抵扣和翻新支出的税收扣除,以降低税负。
10.离岸收入免税:符合条件的离岸收入可以享受免税待遇,这对于将总部设在新加坡但主要业务发生在海外的企业非常有利。
11.避免双重征税协议:新加坡与7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帮助企业减少跨国运营的税务负担。
12.其他激励措施:包括对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项目的额外税收优惠、市场拓展补贴、人才培训与发展补贴等。
新加坡的人才优势对企业出海的帮助
2. 多元文化背景与语言能力
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和多语言的社会,新加坡汇聚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才,他们通常掌握多种语言,并且熟悉不同的文化和商业习惯。这对于希望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这样的团队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并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
案例:红豆集团、德司达等非主流行业的中国企业通过雇佣了解当地文化和消费习惯的新加坡人才,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3. 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
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创新和创业文化的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大胆尝试。这种环境孕育了一大批富有创造力和冒险精神的人才,他们乐于接受新挑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对于想要保持领先地位的企业而言,这类人才是宝贵的资产。
案例:大华技术(Dahua Technology)在新加坡设立办事处,利用当地人才库的优势开发智能视频监控产品;商汤科技同样受益于新加坡的创新氛围,加速了其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进程。
4. 高效的劳动力市场灵活性
新加坡的劳动力市场相对灵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快速调整人力资源配置。此外,政府提供的各种激励措施也使得招聘和留住关键人才变得更加容易。例如,企业可以通过申请“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 EP)为外籍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专才提供工作机会。
案例:阿里巴巴集团与Lazada的合作中,Lazada通过吸引新加坡本地及国际人才,迅速成长为东南亚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
5. 法律与合规的专业知识
新加坡拥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和严格的法规,这要求专业人士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才能有效运作。因此,在这里工作的律师、会计师和其他顾问型人才往往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专业素养,可以帮助企业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确保合法合规经营。
案例:中资企业在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时,往往会依赖当地的法律顾问或咨询公司来帮助理解和遵循相关规则,避免潜在的风险。
6. 国际化视野与网络
由于新加坡长期处于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的核心位置,这里的许多专业人士都积累了广泛的国际经验,并建立了庞大的商业网络。这些资源对于想要扩大海外业务的企业非常有价值,可以帮助它们更快地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分享资源和技术经验,共同开拓新商机。
案例:中石化与壳牌公司(Shell)在炼油项目上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双方借助各自的人脉资源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新加坡的商业前景如何?
新加坡在2024年的商业前景充满机遇与挑战。尽管全球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但新加坡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基础、政策支持和战略位置,将继续在全球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应积极把握机遇,通过科学合理的市场布局和深入分析,实现持续增长。
1.经济增长与行业表现
新加坡2024年的GDP增长率预测在不同来源中略有差异,但普遍认为将保持在2%至3%之间。例如,星展银行预测2024年新加坡GDP增长为2.8%,而MTI(工业贸易部)则将其预测范围缩小至2.0%至3.0%。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也预测2024年全年GDP增长率为2.6%。
尽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新加坡的外部需求前景依然乐观,特别是在电子产品、金融服务和旅游业等领域。例如,服务贸易和商品出口在2024年第三季度表现出色,推动了整体经济增长。此外,制造业和批发贸易等外向型服务行业预计将继续增长。
2.政策支持与投资环境
新加坡政府在2024年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和吸引投资。例如,政府推出了“企业援助计划”,提供企业所得税退税、融资方案和技能发展补贴,以减轻企业负担并促进健康经济增长。此外,新加坡还通过降低企业税和实施全球最低有效税率等措施,进一步优化了税收环境。
新加坡的开放贸易政策和吸引外资的环境也为其商业前景提供了有力支持。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商业与金融中心,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和高效的政府体系,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者。
3.挑战与风险
尽管前景乐观,但新加坡的商业环境仍面临一些挑战。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争端升级以及高利率环境可能对经济增长构成下行风险。此外,尽管通胀压力有所缓和,但核心通胀率仍可能保持在较高水平。
4.行业趋势与机遇
新加坡的多个行业在2024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金融科技、电子商务和健康医疗行业是其中的亮点。例如,新加坡的跨境电商市场正在迅速发展,移动电商和社交电商成为主流业态。此外,随着旅游业的复苏,酒店和餐饮业也迎来了显著增长。
新加坡的商业地产市场也显示出强劲的吸引力,尤其是在乌节路、滨海湾等核心区域。政府对商业地产市场的支持,如中央公积金制度的间接融资支持,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
在新加坡发展的中资企业
中资企业在新加坡的各行各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不仅推动了中新两国经济的深度融合与合作,也为新加坡的经济繁荣做出了显著贡献。根据新加坡中资企业协会公布的《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会员名录》,超过700家中资企业汇聚于此,业务覆盖金融、航运、贸易、能源、建筑和科技等多个关键领域,充分展现了中资企业在新加坡市场的深远影响力。
1.金融与银行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在新加坡设有分行,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
工商银行(ICBC):同样是四大行之一,ICBC在新加坡也有重要布局,提供全面的银行业务。
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在新加坡设立了分行,专注于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优质的银行服务。
招商银行(China Merchants Bank):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新加坡也开设了分行,服务于当地及区域客户。
2.能源与资源
中石油(PetroChina):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之一,在新加坡有其国际事业机构,负责东南亚地区的业务运营。
中石化(Sinopec):中国领先的石油化工公司,在新加坡设有炼油厂和销售网络,是重要的能源供应商。
中海油(CNOOC):专注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企业,在新加坡设有国际有限公司/贸易有限公司,参与国际市场交易。
中国航油(China Aviation Oil):主要负责航空燃油供应及相关服务,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上市。
3.基础设施与工程
中国建筑(CSCEC):在全球范围内承建大型建筑工程,在新加坡同样活跃,参与多个地标性项目的建设。
中国港湾(CHEC):主要从事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加坡设有分公司,承接各类工程项目。
中国中铁(CREC):中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在新加坡设有分支机构,执行轨道交通和其他土木工程项目。
4.科技与创新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世界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新加坡建立了研发中心和服务支持中心。
商汤科技(SenseTime):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公司,在新加坡设有区域总部,推动AI技术的发展应用。
大华技术(Dahua Technology):安防监控领域的领军者,在新加坡设有办事处,提供智能视频产品和解决方案。
5.物流与运输
中远海运集团(Cosco Shipping Group):中国最大的航运物流企业之一,在新加坡设有子公司,管理着大量的集装箱船队。
顺丰速运(SF Express):国内知名的快递物流服务商,在新加坡设有服务中心,提供全面的物流配送服务。
6.制造业
比亚迪(BYD Company Limited):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新加坡推广电动汽车及相关绿色出行方案。
柳工机械(Liugong Machinery):工程机械设备制造商,在新加坡设有亚太私人有限公司,服务于本地市场及周边国家。
《访谈精选:“中英的桥梁”趣谈:
中道西术,上善若水,顺其自然》
私享会知识脑图
完整版笔记,欢迎加入知识星球
SUNFLOWER
BLOOMING
/ 01
近期活动(上海)
12月29日周日晚,勇敢者俱乐部第三场
/ 02
悠悠思想瞭望塔-创始人IP打造:为企业创始人打造专属的IP,塑造有温度和个人风格的创始人故事,通过访谈的形式自然挖掘企业的文化、初心、产品宣传等,欢迎+V yoyolu1111咨询。
悠悠思想瞭望塔
会员俱乐部
- 你有故事,我有茶-
【悠悠思想瞭望塔】俱乐部基地—宋风雅园,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芦恒路1398号。以艺术之美,贯古通今,以自然之力,回归本心;会员俱乐部基地以企业出海、财富、文化、个人成长等活动为载体,诠释返璞归真的东方美学。
在这里,品茶、思考、赏花
在这里,奔跑、嬉戏、玩耍
在这里,成长、疗愈、蜕变
为终日忙碌的企业家打造
一个养心的城市后花园、心灵栖息地
1. 企业出海
在上海会员俱乐部,定期组织“悠悠思想瞭望塔”私享会,帮助企业了解马来西亚、日本、泰国、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投资机遇,并负责前期咨询、定制企业出海的报告,并由悠悠亲自带队去当地考察,包括工业园、企业注册、税务、本土化营销网络等考察内容。
2. 财富、文化、个人成长等
学习德国、美国、中国等百年企业的五代传承,学习世家大族的家风、家训的塑造,解锁财富密码,了解一个家族、一个企业是如何走向卓越的精神源泉。同时,一年一度的“悠悠思想瞭望塔”私董会,邀请往期访谈的嘉宾,和企业家们一起实操答疑、互相启发、彼此成长。
扫一扫,与悠悠交个朋友
难得一面,世当珍惜
| 悠悠思想瞭望塔 |
己所欲,施为人
© Copyright
悠悠主编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私享会:数字游民签证指南2025
创始人IP成功案例:小米、360、格力电器
企业出海:霸王茶姬在东南亚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