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一篇讲透髓内钉的应用

学术   2024-09-27 20:03   广东  

髓内钉,作为现代骨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内固定器械,其发展历程见证了骨折治疗技术的进步与革新。这种沿骨髓腔插入的长条形植入物,以其独特的中央型内夹板式固定机制,为骨折的稳定提供了一种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的可能。

髓内钉的设计不断优化,从最初的简单结构到现代的带锁、动力化及个性化设计,其演变不仅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也极大地促进了患者的术后恢复。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剖析髓内钉的发展历程、核心特性、多样化类型,以及它们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旨在为骨科医生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以指导临床实践中更精确的选择和使用。


一、髓内钉的发展史


髓内钉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创新和改进。以下是髓内钉技术发展的时间线,包括其关键的历史节点:
1886年:奥地利外科医生Robert Kocher首次尝试使用金属钉来固定股骨骨折,这是早期髓内固定技术的雏形。
1897年:德国外科医生Rudolf Allgöwer引入了一种新的股骨骨折固定技术,使用钉子和钢板的组合,尽管这并非真正的髓内钉,但它为后来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9年:德国医生Gerhard Küntscher在二战期间对髓内钉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设计了一种带有螺纹的钢钉,可以通过骨折线插入骨髓腔,以固定骨折。Küntscher的髓内钉设计允许骨折端之间有一定的活动性,从而促进愈合。
1940年代:Küntscher继续改进他的髓内钉设计,引入了更为精细的钉子,这些钉子可以在不打开骨折部位的情况下插入,减少了手术创伤。
1950年代: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X光的使用使得医生能够更精确地放置髓内钉,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和成功率。
1960年代:髓内钉的设计进一步改进,引入了锁定髓内钉(Locked Intramedullary Nails),这种设计通过在钉子的远端和近端使用锁定螺丝来增加稳定性。
1970年代: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了骨折固定的原理,这促进了髓内钉设计的进一步优化。
1980年代: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钛合金和其他轻质、高强度材料开始被用于制造髓内钉,以减轻患者的负担并提高生物相容性。
1990年代: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的应用使得定制化髓内钉成为可能,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解剖结构定制钉子。
21世纪初: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髓内钉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使得手术更加精确和微创。
2010年代至今: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个性化和复杂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得医生能够为患者定制更加精确的髓内钉。

二、髓内钉的特点


  • 微创:髓内钉通过小切口插入,减少了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有助于术后恢复。
  • 稳定性:髓内钉直接作用于骨髓腔,提供了沿骨干长轴的稳定性,有助于骨折的对齐和愈合。
  • 承重:由于髓内钉位于骨髓腔内,它可以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承担部分或全部体重,减少对其他结构的压力。
  • 可调节性:许多现代髓内钉系统具有可调节的锁定螺丝,允许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或术后调整骨折的对齐。
  • 适应性:髓内钉有多种尺寸和设计,可以适应不同类型和部位的骨折。
  • 生物力学优势:髓内钉的设计考虑到了骨骼的生物力学特性,如应力分布和负载传递,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 可取出性:虽然许多髓内钉可以留在体内,但如果需要,也可以在骨折愈合后取出

三、髓内钉的类型


(1)根据强度分为:刚性髓内钉、弹性髓内钉;
(2)根据穿针方式分为:扩髓、非扩髓; 
(3)根据穿钉方向分为:顺行髓内钉、逆行髓内钉;
(4)根据固定方式分为:锁定髓内钉、非锁定髓内钉; 
(5)根据材质分为:不锈钢髓内钉、钛钉、可吸收髓内钉; 
(6)根据截面形状分为:空心髓内钉、实心髓内钉。

四、髓内钉的应用


(1)股骨交锁髓内钉

1)股骨钉适应症

①股骨粗隆下2cm距膝关节9cm以上的各种类型骨折;

②股骨干中段陈旧性骨折;

③钢板内固定失败者。

2)股骨交锁钉的特点

①固定骨折的力臂比钢板长,作用力均匀分散在整个骨干的中轴上,不易发生折弯变形;

②锁钉使骨干从上到下形成一体,防止缩短和旋转,对骨折的固定达到最大的稳定性。

(2)胫骨钉

1)胫骨钉的适应症

①胫骨1/3稳定型骨折:横形骨折、短斜形骨折、假关节;

②胫骨中部60%长度内的不稳定性骨折:干骺端附近的骨折、长螺旋形骨折、节段性骨折、粉碎性骨折、骨折伴骨缺损。

2)胫骨钉的特点

多用于胫骨中段骨折。尽管也可用于胫骨近端和远端骨折,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易发生畸形愈合。

(3)肱骨交锁钉

1)肱骨交锁钉的适应症

①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适应证为: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多发伤、不稳定型骨折、病理性骨折、近端肱骨骨折;

②能够固定的范围自肱骨头下2cm到鹰嘴窝上3cm,可以选择顺行髓内钉从肩部固定,又可逆行从肘部固定。

2)肱骨钉的特点

①肱骨干骨折的手术固定方式基本为钢板内固定及髓内钉内固定。

②钢板内固定抗旋转、抗弯曲性能强,固定牢固,但手术创伤大、感染机率多,易损伤桡神经。

(4)Gamma交锁髓内钉

1)Gamma钉的适应症

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特别是转子下骨折。

②加长Gamma钉(重建钉)适应症: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股骨转子合并股骨干骨折。

2)Gamma钉的特点

①提供抗旋转和抗压缩稳定性。

②允许微创手术和动力化促进愈合。

③临床效果良好,适应症广泛。

(5)股骨逆行髓内钉

1)股骨逆行钉的适应症

①主要用于股骨髁上骨折,包括髁上粉碎性骨折和累及关节面的髁间 “T”和“Y”形粉碎性骨折;

②也可用于股骨峡部以下的股骨骨折;

③距膝关节20CM以内的股骨干、股骨髁上、髁间骨折;

④钢板固定失败者。

2)股骨逆行钉的特点

①逆行交锁髓内钉,以其稳定的力学性能和对骨折端控制的优势,成为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优选方法,促进了患者的早期关节活动。

②对于复杂的髁上和股骨干合并骨折,加长髁上髓内钉提供了有效的固定方案,简化了手术操作,并确保了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的可能性。
来源:智汇骨
手术室护理ID:ORNURSES

投稿邮箱:ORNURSES@VIP.QQ.COM

手术室护理
全国手术室护理知识科普教学平台,全国28万手术室护士交流平台,手术室护理公众号创建的初衷是为了宣传手术室相关科普知识,宣传手术室护士,让更多的人了解手术室,做好围术期护理,同时,在这个大家庭中一起努力学习,学促进手术室护理专业蓬勃快速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