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想很重要,但思辨能力更重要。不要在茫茫人海中随大流,乌合之众总是最危险的。实事求是,洞见未来。
这篇文章建议大家至少读三遍。
---分割线----
最近有些小感悟,分享一下。
1
前几天跟一个投资界的朋友聊天,谈到去年底的股灾,他说中国的股民大部分是长期亏损的。我就很好奇地问,为什么股民会前赴后继地去做亏本的买卖。这个朋友说,因为他们都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散户很容易满仓,但凡有一点疑虑是不会满仓的。
我同意他的观点。阳明先生不是说了吗,“知行合一”,行动是自己认知和判断的忠实体现。不管他嘴上如何的谦逊和惶恐,行动才是最真实的。
事实证明,股市上大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的,包括专业人员。
我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年初把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的预测记录下来,到年底检验。我发现大部分经济学家的预测准确率不到50%。
“我们坚信自己是对的,但实际却经常错误”。当我想明白这个事情后,悚然而惊,我自己应该不会是例外。年龄大了,经常有人叫我黄老师,就有些飘了,真的认为自己很厉害。
我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大声地跟别人辩论着,老子天下第一。
记得有个邓宁-克鲁格效应,亦有人称井蛙现象,是一种认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我们的经验主要集中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再优秀的人进入一个新领域,都会停留在第一阶段。说到本业务领域的时候唉声叹气,看不到希望。说到别人业务的时候,扬眉吐气,指点江山。我从自己身上经常能够看到这种影子,明明只是个工程师,谈起国家大事,侃侃而谈,治大国如烹小鲜,当政者都是傻X。也不想想别人是如何走到这个位置的,不尊重别人的专业性,就好像上图中愚昧的人攻击辱骂大师一样。我发现在本领域越成功的人,这个特点越是明显。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会越来越盲目自信,好为人师,说得太多。在不同的场合,不断重复着自己的观点,像祥林嫂一样。没有耐心倾听,躺在自己的经验里,停留在自己狭窄的认知里,很难接受别人的观点。
威廉詹姆斯说“很多人觉得他们在思考,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在不断重新整理自己的偏见”
这是比较要命的,我们把自己关进了信息茧房,很难吸收新的思想,人就停滞了。当我们陷入这个怪圈时候,实际上就是老了。
2
我认为人生有几条曲线,一条是期望线,一条是现实线,还有一条是能力线。
人的痛苦来源主要是期望值跟现实的距离,距离越大越痛苦。这个期望包括对自己生活、对子女教育、对国家政治形态的期望;有时候这些期望脱离了实际,离开现实太远,让自己陷入痛苦,佛家说的“求不得苦”。
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有钱并不代表快乐,因为你还想要更有钱,还想要钱之外的其他东西。孩子考了95分,你还想他100分,考上211,你还想他进C9,完全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普通本科毕业。国家的经济慢慢跟上来了,你的日子变好了,又会期望国家的整体治理能力迅速超过发达国家,三年超英,五年赶美。人永远不会满足,不会知足。
最近遇到几个年轻的朋友,一直很成功,但走着走着就迷茫了,感觉很焦虑。升迁太早并不一定是好事情。
人的焦虑很大程度来源于能力线和现实间的差距。所谓的卷,就是人为了能力之外的事情疲于奔命,这既是焦虑的关键源头,当然也是改变命运的途径。
人被自己的欲望和周边的期望裹挟着走到了一个跟自己能力不匹配的位置上,或者是跑步上岗,边跑边锻炼、边适应。或者是受周边人劝告,跳着脚去买超出目前能力的房子、车子,不断地加杠杆。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提前学,各种课外课,让孩子做着超出这个年龄段能力的事情,违背着自然规律。
2024.3.8 于深圳
---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