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堆叠,夯土筑牢
每一块砖石
都是一座记忆的丰碑
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文星街道,坐落着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湘阴古城墙,其保存至今的部分为南古城墙及西护城堤。古城墙历经沧桑,如今仍然坚持挺立,它们不仅是湘阴县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研究清代城墙建筑技术的重要实物例证。
图一 西护城堤北侧远景图(摄影:邵发波)
四百多年前的风早已止息
但城墙依然保留着迎风而立的姿态
历史的重量
铭刻在古老的墙体之上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湘阴县开始建筑北城池,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才建成完整的城垣。经历康熙二年(1663年)的重修后,这座城墙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面貌。2023年12月,湘阴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首次发现了湘阴古城墙的残存墙体。随后,湘阴县文物保护中心展开现场保护,岳阳市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中心至现场调查。经过详细测量、文献比对、群众走访,基本判断其为清代湘阴县城南城墙。
此次发现的南古城墙位于湘江路西端北部,已勘探部分大致呈“一”字形,西南—东北走向。另发现有西护城堤,位于滨江路西侧江边,呈南北走向。清嘉庆《湘阴县志》载:“(城)高一丈五尺(约4.8米),宽一丈(约3.2米),周围共计三里七分(约2.13公里),俱系砖砌,水门外护城石堤高二丈二尺,长五十九丈二尺,面宽一丈三四五尺不等”,这些数据与现场实测基本相近。
湘阴古城墙是岳阳市罕见的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城墙遗址,它代表了清代县城城墙的建筑形式及规模,反映了当时筑城的规划设计能力和建造技艺水平,见证了湘阴古城区的发展和演变,是研究湘阴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证据,也是研究清朝县治城池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
图二 《湘阴县图志》(清·光绪)湘阴县城与现代街道
走向对比图
砖石层叠,早已超越建筑的定义
每一块砖,都是古人信念的承载
它不仅是抵御风雨的屏障
更是人类对安宁和未来的永恒追求
南古城墙现存城墙总高4.36米,其中包砖墙现存最高约2.5米,由下往上逐渐收窄,其上为夯土城墙。
包砖墙两侧使用完整的青砖,由顺砖和丁砖依次垒砌,以石灰砌筑,中部使用青砖则较为随意,有整砖、残砖、厚砖、薄砖,多斜向或散乱摆放。除石灰外,青砖之间还使用纯净的黏性较强的红色粘土,红土中夹杂有少量青瓷片、青花瓷片、砖瓦片、窑具等。
城墙中部为夯土层,局部解剖夯层面,夯窝较大,推测是使用较粗的棍棒进行夯筑。中上部土质较纯净,仅包含有零星青花瓷片、砖瓦片,近底部直接将早于城墙建筑废弃渣土包含在夯层中。
西护城堤由长方形石块垒砌而成,麻石材质,上部石块间灌黄色粘土,下部可见残存石榫件。
湘阴古城墙遗址体现了清代城墙的典型特征,反映了当时筑城的规划设计能力和建造技艺水平。城墙包砖密度大、强度高,夯土纯净致密,这反映了筑城材料和筑城工艺的高超水平,为研究清代城砖、白灰烧制和夯土技术提供了实物例证。
图三 西护城堤侧面局部图(摄影:邵发波)
在这座古老的城墙中
时间纤薄如金箔,深厚如江海
它的静默中
蕴藏了与时光共存的智慧与力量
这座城墙不仅承载了历史,更反映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与城市规划的智慧。作为清代县城的主要防御工事,湘阴古城墙具有双重功能。它不仅抵御了外敌的入侵,还凭借其依水而建的护城堤,有效防范了水患的威胁,大大减轻水灾对城区的影响。
古城墙对防洪和防御功能的巧妙融合,体现了古代建筑在抗灾防御中的高超技艺。对于研究清代城墙的建筑形式、规划设计能力以及筑城材料和工艺水平,湘阴古城墙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素材。
(资料来源:岳阳市湘阴县四普办)
湖南考古
http://www.hnkgs.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