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派员参加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

文摘   2024-10-22 15:49   湖南  


10月17-19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在敦煌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敦煌研究院主办。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主持开幕式,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甘肃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白坚、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王彦群、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次年会的主旨在于重申并强化科技创新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核心支撑与引领作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科学性、系统性原则的深度挖掘与广泛拓展。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图一 会议开幕式

图二 会议合影

17日开幕式后,苏伯民、常青、杜晓帆分别以《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中国古典建筑折曲屋顶由来的图像类比推演》《多重价值视角下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为题做主旨报告。同日下午10位专家学者围绕“科技支撑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主题作了精彩纷呈的大会主会场报告,报告内容涵盖石质文物保护新材料、石窟寺环境预测与评估应用、遗址风沙病害研究、文物降解机理与工艺研究、新型文物保护技术、文物保护修复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等方面。

图三 专家学者做主会场报告《关于文物保护修复学科建设的一些理论思考》

18日,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可移动文物分析检测与研究”、“石窟与土遗址保护新材料与技术”、“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创新”、“不可移动文物勘察与评估”“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与文物保护技术装备”等议题,分五个会场展开讨论交流。我院一行4人参加了此次会议,集中听取了木质文物分析检测与保护、石质文物保护材料、文物分析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方面的报告。

图四 专家学者做关于漆膜降解研究的汇报

图五 专家学者做关于古建筑修缮用材料研究的汇报

19日,集中考察了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将数字影像展示和实物展示相结合,在向全世界人民全方面、多角度展示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同时,对游客进行引导和分流,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对文物的破坏,其先进的保护理念和管理模式值得我院文保工作者学习借鉴。

参加此次学术会议,我们受益良多,有以下几点体会:

1. 文物保护技术中的多学科融合日渐深入,尤其是数据分析及模拟技术与文物保护理想相融合,逐渐落地到文物保护实践中来,如锁阳城遗址风沙堆积于侵蚀作用的模拟研究和石窟寺水热场的动态预测与劣化评估,均是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成功应用,切实起到了对文物保护实践的指导作用。但与新型技术相比,关于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基础研究的发展相对较慢,文物保护修复学科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2. 传统分析方法与新技术联用在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次会议中汇报的应用太赫兹技术原位、快速、无损的分析青铜器锈蚀物厚度和成分,利用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回归算法)与成分、物相等数据相结合进行硅酸盐产品的产地溯源为文物科技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3. 文物保护材料自身的老化和环境控制中的微生物防控是目前文物保护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张秉坚教授团队在研究镁基无机粘接材料时,对材料的耐老化性能以及材料与文物的兼容性进行了测试;敦煌研究院武发思研究员通过微生物及环境改造,对微生物进行防治,苏伯民研究员团队则使用蒜素类抗菌防霉熏蒸剂进行防治。

4. 应重视多维度挖掘文物的价值。杜晓帆教授阐述文物保护与修复作为交叉学科,不仅面临理念与方法的碰撞,也面临价值判断的多重取向,我们在文物保护实践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文物保护价值,在保护过程中最大化保留文物价值。

湖南考古

http://www.hnkgs.com/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湖南考古
湖南考古官方微信主要用于发布我省最新考古发现和重大考古资讯,同时提供一个公众考古交流的平台:传播考古知识、宣传遗产保护理念,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