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2024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博汇”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召开。本次学术活动由文化和科技融合生态汇组委会、中国文物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主办,由南京大明文化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会议围绕着“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主题,展现数字焕活文化遗产方面的实践性成果,共同探讨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应用与创新。我院文物数据中心一行四人参与会议。
会议现场
会上,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副主任张喆、甘肃省文物局安全督查处处长张顺、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赵海英、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首席架构师王朝阳、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文溪,分别以《新质生产力与文物保护的融合发展——以数字化应用为例》、《甘肃文物安全信息化建设实践》、《文化计算大脑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解码与活化利用》、《从探元计划看科技创新助力焕活文化遗产》、《历史如此流动——和你一起共建一座美好的博物馆》为题做主旨报告。
主题报告
此外,本次活动还举办了圆桌对话,邀请多位行业资深专家围绕着“数字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议题进行高效交流,现场由南京博物馆研究馆员张小朋主持对话,我院文物数据中心副主任张晶作为嘉宾参与问答。
圆桌对话
参加此次会议,我们受益良多,有以下几点体会:
1、要重视数据统一平台的建设,打破数据孤岛,充分利用AI、大模型等手段,对文物数据进行高效、智能的集中管理、深度分析与综合利用,推动数字化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实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2、要积极学习、吸收、借鉴已有的先进技术、优秀成果和典型案例,不断提高数字化的水平,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数据资源的管理,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赋能。
3、要重视多学科、跨行业的交流合作,不断吸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共同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新路径。努力建设兼具文物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促进文物数字化的不断发展。
4、要重视采集数据如何有效转化的问题,注重文物数据的深度挖掘与价值提炼,充分挖掘文物蕴含的文化元素和符号,通过数字化复原、互动体验、沉浸式展览等形式,拓宽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湖南考古
http://www.hnkgs.com/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