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0日至8月6日,北京大学“古代制瓷工艺实践”实验考古暑期课程在江西景德镇举办。此次课程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主办。来自国内外30余家科研院所共计50余人参与其中,我院考古科技与实验研究中心肖亚参加了此次实践课程。
图一 学员合影
本次“古代制瓷工艺实践”暑期班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程设计将陶瓷工艺学、陶瓷考古学、陶瓷器鉴赏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充分结合,主要授课形式包括课堂讲授、实践实验、田野调查等。理论学习方面,培训班邀请了来自御窑博物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学员讲授了明初官窑瓷器研究与鉴赏、元明青花茶酒器研究等。结合御窑博物院馆藏文物,学员们对景德镇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等有了基本认识。
图二 泥条盘筑实践
图三 参观考察传统制瓷作坊
此次实践课程还设置了陶瓷田野考古及室内整理方面的内容。学员们参观了御窑厂南麓明清窑址、北麓明初遗址、徐家窑等遗址,并在御窑厂西围墙遗址开展了田野考古调查实践,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了陶瓷作坊遗址的调查发掘、窑炉遗迹的测绘与考古绘图、以及出土陶瓷器物的分型定式与信息记录等环节。学员们纷纷表示,此环节充分体验到了田野考古人员的辛苦与不易。
图四 古陶瓷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实践
此外,在主办方的精心组织下,本次实践课程还为学员们介绍了古陶瓷保护修复与研究方面的内容。御窑博物院翁彦俊院长带领学员们参观了该院的古陶瓷基因库,以及出土陶瓷器保护修复实验室。参观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御窑博物院在古陶瓷保护修复及研究方面的专业性和先进性。据了解,该古陶瓷基因库全面采集景德镇地区从晚唐到民国时期的2000多万件古陶瓷标本的数字信息,形成的数据库不仅有助于古陶瓷研究、鉴定和工艺复原,对博物馆策展和文创开发以及陶瓷文化的国际交流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在古陶瓷基因库的建设过程中,该院还用到了自动制样系统,其自动制样机器人深深地震撼了现场的学员。作为一名科技考古工作者,我们常常深感制样过程的繁琐,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自动制样机器人定会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御窑博物院的老师还展示了他们的修复理念和修复方法,如3D打印在陶瓷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以及古陶瓷残损断面的展示性修复,这些先进的修复理念和修复方法将引领陶瓷器保护修复的发展趋势。
图五 参观御窑博物院古陶瓷保护修复实验室
景德镇以陶瓷文化闻名,有“瓷都”美誉,其陶瓷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此次参加“古代制瓷工艺实践”班,我深深领悟到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光华与风采,以及中国传统制瓷工匠的智慧与匠心。无论是制瓷工艺传承人,还是陶瓷考古研究与保护人员,他们对于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承都有着赤诚地热爱,这种“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此次培训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对这种匠心的传承。
我院历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岳州窑、长沙窑、醴陵窑等窑址的考古发掘项目,获得了大量的瓷片标本,以及出土了大量的史前白陶、彩绘陶等,这些陶瓷标本将为我们揭示湖南史前陶器的工艺特点和演变、湖南青白瓷的起源与湖南早期青瓷的发现与技术演变过程提供实物资料。本次培训班的学习所得将为我在今后的陶瓷科技考古研究过程中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六 颁发结业证书
湖南考古
http://www.hnkgs.com/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