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汉代考古及中外文化交流分会”代表发言

文摘   2024-09-10 16:21   湖南  

纪要与述评

编者按: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17日——19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设多个学术分会。在“汉代考古与中外文化交流” 分会场,有四十多位代表发言,议题涉及马王堆汉墓研究、汉代考古、汉代历史与文化研究等方面,内容丰富,成果显著。现将本分会代表发言纪要及述评整理介绍如下。

2024年8月17—19日在长沙召开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会议。17日上午的开幕式,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毛伟明同志、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同志分别致辞,不仅充分肯定了马王堆考古发掘的价值和意义,也为当前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开幕式还邀请4位学者就马王堆考古发现与研究(湖南博物院段晓明)、生命艺术视野下的马王堆汉墓文物(哈佛大学汪悦进)、子弹库帛书发现与迁徙(北京大学李零,发言题目为“从子弹库到马王堆”)、马王堆汉墓简帛研究(复旦大学刘钊)等内容做主旨发言。大会设“汉代考古与中外文化交流”“汉代艺术史与思想史研究”“汉代简帛研究”“汉代医学研究”四个分会议。我们参加“汉代考古及中外文化交流”分会会议(地点在九所宾馆二号楼会议室),并被大会安排做现场记录和会后总结。现将我们的会议记录、学习与感悟整理如下。

本分会会议一共有45位代表围绕汉代考古与中外文化交流两大主题做学术报告。

中外文化交流

有4位代表就此类议题发表意见。孙志新先生未能亲临,他在线上发言的内容是秦汉时代的海上贸易和文化艺术交流,他指出秦汉时期海上贸易不仅有商业的往来,更有艺术和文化的交流。近年来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和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考古发现提供了重要信息,揭示出汉代宝石雕刻和金银器艺术新风格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这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海上丝绸之路能早到什么时候,秦汉肯定是一个重要节点,但应该有更长的时间轴线,如何将各问题及其线索弄清楚,本土工作要进一步深化。涉及跨区域的经济文化和交通,更需要国外考古工作的推进。周繁文老师着重考察了丝绸之路西段秦汉以前地中海丝绸的问题,目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地中海地区的丝绸来自东方中国,也有观点认为这之前,早在青铜时代地中海周边已有野蚕丝织业,这派观点又一直受到质疑。大家公认的是罗马帝国时期中国丝绸也就是“赛里斯织物”的传入。这让我联想到中国青铜器的源头问题,马车源头问题,以及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问题,与国际学术界关于中国丝绸西传问题,相关观点之对立与折中,何其相似乃尔。看来,跨越喜马拉雅东西交流的时间、路径与方式,还有不少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熊建华先生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海丝元素”进行了提炼,认为丝绸、珠玑(土)、玳瑁器、犀角象牙角(木)、金币、地形图等,均可提炼出海丝元素。他的观点新颖大胆,值得思考。他还提出了古遗址、古墓葬所谓“堆、墩文化”叫法的文物和文化现象,又是一个新奇的提法。熊建华先生长期在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有不同的学术视角,很有启发意义。与之大致相同的研究是陈国华老师对马王堆域外元素的全面考察,其着重分析了象牙、犀角、玳瑁制品、土珠玑的出土,胡人的记载,以及不少器物的器形与装饰,并对其产地与传播路线进行分析,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湖南在秦汉乃至先秦时期的对外交流之广,远不是一个落后闭塞的地方。当然,湖南与域外的交流与海丝到底是什么关系,将西汉时期湖南之外的元素都归结为“海丝”是否恰当,还需从学理上加以分析。

汉代考古

汉代考古是本会议发言的绝大多数者,内容也极丰富,也略显庞杂,不好归类。拟将相关发言内容按照经济技术(物质文化)、社会关系与政治制度(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来总结。在这三个层面之前,是考古发现和考古发掘。

(一)考古发掘与发现

白荣金先生作为马王堆汉墓发掘的亲身参与者,为马王堆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与呈现做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12月出席了马王堆发掘四十周年会议,这次又亲临会议现场,非常难得。他说他的发言要念稿子,以防发散性跑题。白先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将马王堆发掘的收获和研究成果更好地展现给世人,比如或许能够重建汉代漆器的工艺流程,重建汉代的丝绸工艺流程,并不断创新文化产品。白先生的发言很有意义,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只有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刘斌老师的研究题目属于对考古的“考古”,与李零老师做子弹库帛画考古一样,他根据弗利尔美术馆所藏的美方发掘者留下的一批信阳发掘原始资料,结合其他资料,对1924年信阳发掘的王坟洼、擂鼓台汉墓形制、随葬品、墓葬年代、等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个考古资料非常特殊,墓葬本身因为被盗,文物价值另当别论,对于学术史却是有重要意义的,建议弗利尔美术馆重新发表考古报告。柴怡老师介绍了4座西安大型汉墓,对西安地区西汉大型墓葬的分布及等级做了深入分析,以期厘清西汉大型墓葬在长安地区的分布规律,探讨西安地区大型西汉墓葬在等级制度方面的规范。陈书迁先生系统梳理了南昌地区汉墓,建立了南昌汉墓分期体系,进而分析不同时期南昌汉墓的空间布局特点及演变历程,有助于深化对汉代南昌城开发利用历史和活动空间变迁的认识。南昌为南楚,司马迁、班固往往将豫章之南昌和长沙相提并论,但汉代南昌城不出简,不像长沙,南昌城的范围与布局也可能与长沙不一样。作为省会城市,南昌城市考古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王咸秋老师介绍了洛阳白草坡东汉帝陵陵园的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遗存虽然受晚期破坏,但田野考古工作水平很高,布局揭示得非常清楚;何旭红先生介绍了近年开展的汉代长沙王陵墓群的考古工作,锁定了陵园分布范围、基本结构与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成果。黄祎晨老师分析了安徽两座西汉早期列侯墓,认为双古堆汝阴侯里面的漆器可能来自长沙,巢湖北山头的一些器物可能来自湖南,墓主可能是来自楚国并因军功而获取了功名。

(二)经济技术层面

涉及这方面内容有相当多发言。王明达先生对马王堆的丝、漆、玉进行了考察。他指出,玉、帛是表征中华文明的高等级产品。马王堆出土玉器甚少,但其他地方很多高等级墓出土金缕玉衣,其表征作用还在。丝绸、漆器既是具有象征身份等级的重要指示物,也是经济技术和贸易交流的表达,丝绸、漆器上的图像又是精神信仰的表达。王先生还指出长沙是汉代重要的丝绸和漆器产地,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供给地,甚至是源头。这个结论让我们“弗兰”人听起来很激动振奋,但也压力剧增,因为目前并未发现这方面的生产场地和车间,还有不少工作要做。苏荣誉先生对衡阳东汉道子坪青铜马进行了分析,指出那是用失蜡法方式制作而成,是比较早的传统技术的延续,不同于两汉之际出现并于东汉时期流行的分块铸造然后套接的成形工艺。徐琳老师发言的题目是“汉代皇家治玉机构探讨”。她详细梳理了文献资料,指出少府的太官、东园匠、尚方、御府都和治玉有关。太官就是大官,管理皇帝和皇后饮食。阳陵发现了不少碎玉料,也发现了“大官之印” ,是皇家治玉遗存的重要发现。我们联想到南方地区湘阴马王墈发现了“大官”款的青瓷,景德镇有御窑,是为皇帝制瓷之所,但还没有发现治玉作坊。周晓晶老师介绍了铁岭西丰西岔沟出土的汉代珠饰。对珠管的成分做了分析,考察了使用方式,也讨论了这些珠饰的来源可能来自陆上和海上,反映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刘琦先生关于文物技术成像的实践与研究,充分挖掘文物本身的内在特征,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考古,让我们看到了文物的本质,文物的工艺,也看到了原来看不到的形象,很有意义。华扬老师对于汉代至隋唐建筑的人字栱、排架、柱间阑额进行考察,并由此讨论汉晋隋唐时期穿斗和抬梁以及人字栱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这是跨区域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大课题,显然马王堆汉墓棺椁的建造也要纳入此范围,这项研究很有启发意义。黄梅老师通过贵州东北务川青铜器的分析考察秦汉时期务川矿业移民的来源。务川位于乌江支流洪渡河,与外界交流没有障碍。此项研究或许为朱砂的开采与贸易研究找到了一条新线索。原丰老师从墓葬开凿、画像石制作、采石遗址、采石工具等方面对汉代徐州地区的采石技术和采石业进行综合研究。陈熜先生聚焦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出土封泥匣相关财政经济问题研究。谈的虽然是财税经济问题,但实际上是反映了西汉的财政管理机制和行政制度建设问题,反映中央对于诸侯王权利的管辖与监控问题。黄喆安琪老师对海昏侯墓出土金属兵器的材质、种类、形 制、工艺、来源等进行分析,还原汉代诸侯武器装备情况,加深对汉代生产技术与汉代物质文明的了解。鲍怡老师对海昏侯墓出土原始瓷开展科技考古研究,将海昏侯墓出土陶瓷器分为软陶、硬陶、原始瓷和漆皮原始瓷四种类型,首次发现其使用原始瓷作为内胎的漆皮瓷。陶瓷器的来源地有三:长江中游、环太湖和岭南,且三个地区瓷业技术有差异。这为了解海昏国陶瓷生产技术、贸易往来和社会风尚提供了重要研究资料。郝雪琳老师讨论了汉代刻纹原始瓷,认为其起源多元,可能与刻纹铜器有关,也可能与包括马王堆在内的锥画刻纹漆器有关。

(三)社会关系与制度层面

郭大顺先生对大连姜屯汉墓出土玉圭和玉璧组成的玉覆面进行考察,梳理从史前开始的斧、钺、璧组合到后来(乃至明清)的圭、璧组合,指出圭、璧一直是等级最高的玉礼器,专用于帝王诸侯,说明姜屯汉墓某些墓主人来自皇族或王侯之族。大连在王莽到东汉初属于辽东郡,时代和地理位置都很重要,姜屯汉墓潜藏着丰富的内容。师彬彬老师通过文献梳理,对西汉外戚封侯制度研究,其以皇帝颁布的诏书为依据,对涉及外戚封侯的依据、对象、食邑与程序等内容开展了分析。遗憾的是完全没有考古材料。张钊老师从马王堆一号墓和虎溪山一号墓的棺椁复原研究来考察西汉早期列侯级葬制,并认为这两座墓葬应该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列侯级葬制。我们知道,马王堆一号墓是一个椁室四层棺,虎溪山一号汉墓是一个椁室两个外藏椁一层棺。他们在形态结构上是不一样,墓圹、墓道结构、朝向不一样,防盗的方式也不一样。深入仔细比较还可发现更多的不一样,不一样是为正常。李则斌先生对马王堆一号墓九子奁的考察认为,超过九子的奁必定大贵,只见于诸侯王级别,而不见于侯级别,可见辛追地位的重要。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出过1件多子奁,可惜已残,不知几子。常乐老师做了“汉代‘绞衾’制度的考古学研究”的报告,指出“绞衾”作为一种多重衣被裹束尸体的装殓方式,源于先秦葬仪,《三礼》中有明确交代。在大一统国家深入发展的汉代,其施用及内涵皆发生一定的改变。合理辨识考古发现中的“绞衾”之制,需要综合考量尸体的捆扎方式、穿裹衣衾的层次以及衣物数量等。这对保存完整的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墓主人的装殓研究很有参考价值。或者说,马王堆一、三号墓捆绑包裹的22、18层衣衾对汉代葬仪的研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郝丽君老师聚焦汉代的“列鼎”,指出西汉早期仍存在“列鼎”现象,西汉中期列鼎制度被打破,西汉晚期,鼎的数量急剧减少。到了东汉,鼎作为祭祀礼器的功能彻底走向落幕。汉代祭祀礼器的变化根本上反映了汉代礼制的变化。黄鑫鑫同学从走马楼西汉简出发考察汉代的爵位。走马楼汉简是长沙国官方档案,提供了汉代官职研究的新材料,这是很好的尝试。杨慧婷老师以西汉益阳简和走马楼简、常德印中的“长沙邸(长沙国驻长安办事处)”为视角探讨了汉代郡国邸的执掌范围,对其功能与性质、地位进行考察。选题好,很有启发。陈雄老师认为海昏侯墓出土的“昌邑籍田”鼎并非诸侯礼器。文献的记载中,只有皇帝籍田,而从无诸侯王籍田。他的结论是,昌邑籍田鼎是天子(武帝)东巡时在昌邑国一带例行籍田礼,时任昌邑王为天子铸造的礼器。刘尊志老师考察汉代列侯配偶及有关内容,是很有价值的研究。开展墓葬资料背景下汉代列侯配偶及有关内容的研究,不仅可对与之相关的丧葬内容有进一步深入认识,也可为汉代列侯家庭有关内容的研究提供补充和参考。曹旅宁老师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妾辛追”的考证后提出,辛追当为利仓富贵后新娶的吴氏公主,属老夫少妻性质,这对于讲述文物背后故事的大众而言颇为有趣,有点“君生我未生”的意思。曹说或可成一家之言,值得注意。周杰老师对巫山地区战国至秦汉时期墓葬的文化因素分析,考察这个地区文化的汉化过程。其将历史文献、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因素分析相结合很好。巫山先是巴国,后归楚,然后归秦,再归汉,经历了多次政治格局的变化,文化因素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相关行政建置如巴、巫郡、巫黔郡、南郡问题,牵涉到巴楚关系、秦楚关系以及峡江地区中国化进程等很多问题,这个分析个案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官子木老师分析了长沙地区西汉墓葬所见越文化因素,主要有本地生产的印纹硬陶,岭南输入的戳印硬陶罐,还有融合创新的新产品。此外软陶上的纹饰也有明显的越文化风格。从吴姓长沙王家族与越人族群的密切联系到刘姓长沙国与岭南地区关系的变化,反映出多元一体汉文化的发展路径和曲折过程。富霞老师通过两广地区出土汉代文字研究,分析了小篆和秦隶在两地的变化过程。这一地区出土篆书比较多,隶书也带有篆书的笔意。我们知道,两广地区汉武帝以前是南越国,彼时中原汉朝立国已快百年,这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特定地区,是岭南地区中国化进程的重要物证,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四)精神文化层面

这次会议专门开了一个分会场——汉代艺术史与思想史研究。那个分会场全是讨论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参照学习。本分会场发言的李银德先生认为马王堆汉墓中的“棺前悬璧”不是所谓“灵魂通道”,而是死者阴宅的一种等级标志,是礼仪表征。因为阴宅“不是死者的灵魂飞升之前走过场的地方,是地下的万岁堂(孙机)”。换言之,这种悬璧乃是表征等级身份的礼器,不是引路升天的灵魂通道。它是社会等级层面的表征,而不是精神文化的表征(李先生没去那个会场看来也是有原因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或许反映了汉代人们真实的生死观。内棺悬璧的等级,李银德先生在马王堆汉墓发掘四十周年纪念会上已经做了详细阐述,十年磨一剑,这次有了新的认识,进入了另一个层次。黄晓芬老师对汉墓形制由竖穴的椁墓到横穴的室墓的变化进行考察,指出汉墓的变革与中国古代坟墓祭祀的确立密切相关,地下与地上的方圆之变与坟墓祭祀的变化相关,这种分析是很有见地的。墓葬制度研究是黄老师的强项,这一次又更加深入了。朱连华先生对栗家村一号汉墓出土“乐队”进行介绍,也考察马王堆一号、三号墓北边箱出土舞俑、歌俑 、伎乐俑、编钟、竽 、瑟、编磬等明器,阐释了汉代乐队的基本构成。马王堆一、三号墓也各有一套乐队。礼乐是古代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列为《六经》之一,但《乐谱》后来给弄丢了,先秦的礼乐就不甚清楚了(最近荆州王家嘴出土一批楚简,可能与此有关)。曾侯乙墓出来编钟之后重建的楚乐不知所以,湖北省博物馆还专门建了一个编钟馆,挺好的。汉乐的乐队如何,马王堆出土乐器甚多,湖南博物院也搞了汉宫乐舞,是很好的尝试。文物活化的重要方式是“非遗化”,这方面的实践,还有更加深入拓展的必要。张玉妍老师从马王堆1号墓的“T”形帛画结合汉代盛行的葬具蝉形口琀,分析了蝉蜕重生的象征意义,将汉代琀蝉与其他带有重生寓意的动物符号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由此联系庄周化蝶与古埃及圣甲虫屎壳郎推粪球,从而一窥古代世界的生死观念,是很有见地的发言。

总之,本次汉代考古与文化交流分会场学术会议的成果非常丰富,我们的记录难免挂一漏万,失之偏颇。更多的真知灼见还来不及消化和理解,只能慢慢去学习了。会议给了我们很多启迪,很多感悟和认识。这次会议发言最大的特点是老中青三代在一个平台上交流,各显千秋。长者似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中者如天穹日照,风头正旺;少者像雨后春笋,蓬勃生长。学术有传承,更有发展。马王堆汉墓是一座宝库,源流不涸。我们坚信马王堆考古与文物的研究,必将永驻学林,倍享尊荣;马王堆文化遗产的光华,必将泽被后世,长耀寰宇。

撰稿:郭伟民 贾明羽 张婕 王可欣 苏好

湖南考古

http://www.hnkgs.com/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湖南考古
湖南考古官方微信主要用于发布我省最新考古发现和重大考古资讯,同时提供一个公众考古交流的平台:传播考古知识、宣传遗产保护理念,欢迎关注!
 最新文章